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天然气脱碳单一胺液及混合胺液解吸性能研究

关注热度:9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花亦怀 郭清 冯颉 唐建峰 曾大龙 姜雪 王曰 史泽林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对MEA、DEA、TEA、DETA、TETA几种胺类脱碳吸收剂及其与MDEA混合胺液的解吸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考察了不同种类单一胺液及混合胺液解吸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DETA、TETA两种烯胺及其与MDEA的混合胺液解吸效果相对较差,而提高其吸收的饱和程度,有助于改善解吸性能。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研发中心;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天然气 脱碳 单胺 混合胺 解吸率 解吸能耗
【基金】:国家863项目海上天然气液化存储关键技术研究(2013AA09A2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天然气胺法脱酸二元混合组分交互性能研究(13CX06068A) 中海油气电集团LNG液化工厂天然气净化实验研究(CNOOC-KJ 125 ZDXM14QD003 QD2012)
【分类号】:TE64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气候变化的挑战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使其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为保障天然气储存、运输与使用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天然气过滤、分离、脱硫、脱碳、脱水等预处理加工。其中,天然气脱碳技术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    宿辉;崔琳;

天然气脱除CO_2方法的比较与进展    刘露;段振红;贺高红;

MDEA-MEA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    任铮伟,李盘生,路琼华,黎四芳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杜元龙,苏俊华

AMP-MEA-DETA三元体系吸收烟气CO_2实验研究    李建强;陆诗建;张艳;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平衡体系热力学研究    刘业奎,王黎,侯栋,万华,冯霄

低碳经济下燃煤电厂CO_2捕集技术    殷庆栋;魏颖莉;魏刚;刘斌杰;刘文献;

矿用救生舱CO_2净化方法与试验研究    曹利波;徐雷;李俊;

电厂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对比研究    王泽平;周涛;张记刚;李洋;

改性乙醇胺富集烟道气中CO_2的FTIR研究    尹文萱;刘建周;高丽平;江晶亮;王志华;

氨水与MEA喷雾捕集CO_2能力的比较    牛振祺;郭印诚;林文漪;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储存CO_2的研究进展    梁倩;赵震;

碳酸氢铵水溶液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张永昭;艾宁;计建炳;

CO_2的化学吸收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严政;姚成林;文娟;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王冠楠;肖峰;吕学铭;方诚刚;张志炳;

氨水与MEA喷雾捕集CO_2能力的比较    郭印诚;牛振祺;林文漪;

膜分离集成工艺在天然气脱碳中的应用    李莹;王从厚;党延斋;曹忠民;

二氧化碳与氮气或甲烷混合物的吸附分离    薛全民

等离子体催化二氧化碳经甲烷化制C_2烃反应的研究    代斌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试验研究    张卫风

酸性气体(H_2S,CO_2)的脱除及其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    陆建刚

膜吸收过程传质行为的模型化研究    陈庚

氮杂环卡宾活化CO_2及对其催化转化研究    周辉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定向制备及用于吸收燃煤烟气中SO_2和CO_2的研究    任树行

新型骨架结构材料的分离与催化性能的计算化学研究    郑成成

含碱工业固体废弃物捕获CO_2反应特性与机理研究    伊元荣

二氧化碳的吸附分离    张中正

二氧化碳在有机胺中吸收及解吸动力学研究    张宁

聚碳酸亚丙酯合成催化剂的高效负载化研究    金栋梁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的新型吸收剂的实验研究    吕忠

活化氨基酸盐溶液吸收烟道气中CO_2的研究    翁扬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混合水溶液对CO_2的吸收研究    方诚刚

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及其性能研究    高涵

铜改性纳米Ti_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    潘润芝

MDEA为主体的混合胺法吸收CO_2的研究    马乐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备二甲醚非晶态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曲风枫

硅酸锂的制备及其高温吸收CO_2的性能研究    李芹超

二氧化碳脱除工艺的优选    T.P.Shaw P.W.Hughe ,徐正斌,颜映霄

中空纤维膜基吸收法脱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    叶向群,孙亮,张林,周志军,陈欢林

二氧化碳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许勇,周卫红,吴善良

温室气体CO_2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费维扬,艾宁,陈健

CO_2/CH_4高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滕一万;武法文;王辉;李磊;张志炳;

CO_2在MDEA-MEA-H_2O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关联和预测    李以圭

碳化氨水解吸二氧化碳的研究    张成芳,郑志胜,钦淑均,范先国

改良型湿壁塔用于化学吸收的研究——热钾碱液与催化热钾碱液吸收CO_2的速率系数测定    张尔荣,胡亮,施亚钧

尿素工业的发展趋势    丁振亭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净化技术研究    于海迎;

MDEA配方溶液在珠海LNG项目脱碳中的应用    凌爱军;唐敏;周晓艳;周鹭;

NHD脱硫脱碳生产运行小结    丰中田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第18届年会情况报告    罗勤;许文晓;高军;何敏;王劲松;陈荟宇;

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于天然气吸附储存的研究    周桂林;蒋毅;邱发礼;

CO_2在天然气处理厂的扩散分析    扈滨;李明悦;

非再生性浆液脱硫及其推广应用    游世荣

天然气及其转化产品作燃料问题    徐德明

天然气分析系统操作评价的标准化    陈赓良;

改善天然气消费结构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李吟天

天然气的应用与环保的关系    杨小红,罗从杰

天然气脱除CO_2方法的比较与进展    刘露;段振红;贺高红;

用改进的扩展对应态原理计算天然气相平衡    王向阳;顾安忠;朱刚;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万书宝;迟克彬;李影辉;肖海成;徐显明;李方伟;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钌系催化剂应用于耦合甲烷部分氧化和CO2重整的研究    许建华;谢俊锋;陈清林;纪红兵;

天然气初加工装置综合用能探讨    公丕翠;曹万军;张新萍;

CH_4/CO_2重整反应载体对Rh基催化剂的影响    王锐;徐恒泳;李文钊;

二十一世纪最具推广价值的替代能源——轻烃燃气    张路;

浅谈鼓泡式轻烃混空管道燃气的优越性及开发前景    李全德;

脱硫系统造成转化催化剂中毒情况分析    黄智;蒋建农;戴广来;

小型LNG装置模块化设计及生产    李猛;杨雪婷;阮家林;

边远分散井天然气脱硫技术应用前景好    传华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有了新工艺    陈敬农 通讯员 杨晓萍

将二氧化碳“变”天然气,可能不是梦    

大型石油、天然气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    

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研制成功    记者 李军

煤可以像天然气一样清洁燃烧    王春

最大干法脱硫装置运行1100天    董刚郝光灿

催化燃品前景诱人    薛景照

喷雾塔燃料选择和节能降耗新思路    本文作者系佛山市金星光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华

脱硫技术需解决六大问题    毕家立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开拓研究    李洪强

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姬涛

生物油重整制氢/富氢合成气以及费托液体燃料的合成    王兆祥

合成气制液体燃料F-T合成Co/AC催化剂的研究    熊建民

天然气中硫化物组成分布研究—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法    谭为群

天然气脱硫催化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    孙金迅

旋转填充床在天然气脱水与脱硫液再生中的研究    于召洋

天然气分子筛脱水效果研究    李永达

天然气非催化制合成气的模拟计算及工艺优化    张援越

提高轻烃回收率工艺参数研究    李仁科

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纳米炭黑和乙炔的机理研究    罗义文

天然气处理装置制冷工艺加湿技术研究    孙波

热等离子体重整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合成气研究    兰天石

天然气等离子体法转化为碳二烃的在线研究    韩媛媛

 
关键词: 天然气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