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关注热度:131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俊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活性污泥法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种类多、污水处理效果良好等特点,但是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一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及有机物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处置不当会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目前的处置处理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农用、土地利用、焚烧等,随着法律法规对污泥处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环境保护的发展,已不能适应污水处理厂生产的需要,造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污泥问题。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种技术路线,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污泥减量化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解决剩余污泥问题的新概念,它是通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在保证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量降低。近年的研究主要包括:解偶联技术、维持代谢技术、溶胞技术和微型动物捕食技术,以及各种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等。但是,已有的污泥减量技术在实现污泥减量过程中不能与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相一致,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并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因此不能在污水处理厂得到实际应用。本文针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问题,通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专门的微生物,强化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和对死亡微生物菌体不断再分解,使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大幅度的减少,减少后续的剩余污泥处理,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生量。微生物的强化过程仅改变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运行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是剩余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 1、选择了MCMP、EM和芽孢杆菌三种微生物菌剂进行污泥直接分解的实验研究,根据减量效果最终筛选出MCMP菌剂的效果最好;并应用MCMP菌剂进行污水污泥源头减量控制的研究,在人工配水实验条件下,投加MCMP菌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按对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水力停留时间、菌剂加入量、水温和污水COD浓度。在模拟SBR实验装置中进行MCMP菌剂浓度实验,最佳的MCMP菌剂加入量为5×10~(-5)菌剂/污水(V/V)左右。 2、通过在江津和长寿污水处理厂分别连续进行62天和90天的中试研究,进水量为5m~3/d。其中,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的中试结果表明,投加MCMP菌剂对污泥产生量控制是有效的,投加MCMP菌剂浓度为0.02%和0.04%的试验装置运行了近四个月没有排放污泥,投加MCMP菌剂后的出水水质与污水处理厂的正常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投加MCMP菌剂对出水水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长寿污水处理厂的中试研究表明,试验装置投加MCMP菌剂0.005%和0.01%连续运行了二个多月后,试验装置的污泥减量率达到81.76%和89.18%;投加MCMP菌剂对出水中总氮、总磷的含量有一定的降低;同时,投加MCMP菌剂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条件,运行参数。长寿污水处理厂投加MCMP菌剂比未投加MCMP菌剂的污水单位处理成本可以降低0.02元/吨水,具有十分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3、通过在三峡库区江津德感污水处理厂连续180天的生产试验,研究了正常生产中应用MCMP菌剂进行污泥减量工艺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CMP菌剂0.005%后,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内污泥总量出现负增长,在没有排放剩余污泥的情况下,氧化沟内污泥总量少于试验前的污泥总量,污泥减量效果非常显著,达到预期的污泥减量80%的目标;MCMP菌剂污泥减量工艺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投加MCMP菌剂后的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的要求。但同时发现,总汞较试验前提高81%,总砷较试验前提高110%,总镍较试验前提高46%,总钾较试验前提高24%,总磷提高7%;总铬较试验前减少64%,总氮减少29%,污泥的MLVSS/MLSS值略有降低,SVI值从19.3增加到26.23,为了保证排放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在以后的实际生产运行中,需要定期以排泥形式排出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污泥,以保证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有机质含量基本一致,活性污泥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排出污泥能够正常进行处理。 4、通过对MCMP菌剂投加前、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DNA组成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投加MCMP菌剂后污泥中微生物种类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种类发生改变,原有部分微生物优势菌群在投加MCMP菌剂后消失,增加了新的微生物优势菌群,同时部分优势菌群的数量进一步增加。说明MCMP菌剂影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种类和数量,使原有活性污泥的功能发生改变,促进了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成为CO_2和H_2O,降低了污泥的产率;同时,污水处理效果的稳定表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形成一种新的共生平衡关系。MCMP菌剂对污水污泥减量影响是污水微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变与功能的统一。投加MCMP菌剂前、后的污泥形态学观察表明,活性污泥的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活性污泥中大颗粒污泥数量更多,结构更紧密。活性污泥的形态的变化,在污泥絮体中形成不同环境条件的物理结构层和分布,使不同的微生物优势菌群有了合适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在污泥絮凝体中形成优势菌群,促进活性污泥的功能发生改变。 5、基于微生态学结构平衡理论,强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功能,通过人工植入高效功能种群,实现对活性污泥生物群落的快速演替,从而达到对污水处理微生态系统功能强化的目的。可见,MCMP菌剂的加入优化了整个污水处理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使其功能随之强化,提高了污水中污染物的分解去除,而降低了有机物的生物转化。同时应用工艺简单,直接在活性污泥曝气池进行投加,使用成本低于已有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 剩余污泥 MCMP菌剂 源头减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39
  • 1.1 污泥问题概述11-16
  • 1.1.1 污泥的产生11-13
  • 1.1.2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3-16
  • 1.1.3 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发展趋势16
  • 1.2 污泥减量技术研究进展16-39
  • 1.2.1 基于解偶联生长的剩余污泥减量技术18-23
  • 1.2.2 基于细胞溶解(或分解)的隐性生长剩余污泥减量技术23-29
  • 1.2.3 利用微型动物生物捕食的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29-34
  • 1.2.4 其他降低剩余污泥产量的方法34-39
  • 第2章 研究思路和方案39-43
  • 2.1 引言39-40
  • 2.2 目的和意义40
  • 2.3 目标40-41
  • 2.4 研究材料与方法41
  • 2.5 研究内容41-42
  • 2.6 技术路线42
  • 2.7 试验地点42-43
  • 第3章 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43-53
  • 3.1 试验设计44-47
  • 3.2 结果与讨论47-51
  • 3.2.1 微生物菌剂对污泥直接分解47-48
  • 3.2.2 MCMP菌剂污泥减量的影响因素48-50
  • 3.2.3 MCMP菌剂浓度与污泥产量关系50-51
  • 3.3 小结51-53
  • 第4章 MCMP菌剂对污泥减量影响的中试工艺研究53-81
  • 4.1 试验装置54
  • 4.2 试验过程54-56
  • 4.3 结果与讨论56-78
  • 4.3.1 重庆市江津几江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试研究56-62
  • 4.3.2 重庆市长寿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试研究62-78
  • 4.4 小结78-81
  • 第5章 MCMP菌剂污泥减量影响的生产性应用研究81-91
  • 5.1 具体参数指标82
  • 5.2 生产性试验过程82-84
  • 5.2.1 前期准备工作82-83
  • 5.2.2 投加MCMP菌剂83
  • 5.2.3 实际处理水量83
  • 5.2.4 生产运行环节中的控制目标83-84
  • 5.2.5 进出水水质指标统计84
  • 5.3 结果与讨论84-90
  • 5.3.1 污泥减量分析84-86
  • 5.3.2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86-88
  • 5.3.3 污泥指标分析88-90
  • 5.4 小结90-91
  • 第6章 MCMP菌剂污泥减量的微生态学机理分析91-103
  • 6.1 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技术91-93
  • 6.2 实验过程93-94
  • 6.2.1 污泥取样93
  • 6.2.2 污泥群落的ERIC-PCR指纹图谱93-94
  • 6.2.3 污泥形态观察94
  • 6.3 试验结果与讨论94-101
  • 6.3.1 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94-95
  • 6.3.2 污泥形态学观察95-97
  • 6.3.3 MCMP菌剂污泥减量微生态学机理探讨97-101
  • 6.5 小结101-103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103-107
  • 7.1 结论103-105
  • 7.2 论文创新点105
  • 7.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5-107
  • 参考文献107-119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技术工作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9-121
  • 致谢12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肖晶晶;牛奕娜;陈曦;李昌春;于明;

组合填料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孙文杰

污泥内碳源增效释放及水解液氮磷去除的试验研究    薛莲

自然冻融法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研究    黄玉成

慢性生长菌的分离及其在污泥减量化中的作用效能评价    丁一

复合微生物制剂应用于化粪池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    谷伟

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研究    魏瑾

絮凝调理对市政污泥的理化性质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李婷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用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的研究    周海滨

微生物制剂IBC强化SBR处理系统的研究    黄黎明

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隐性生长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减量研究    林嘉添

利用微生物促进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张华;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存在问题分析    曹秀芹,陈珺

富底物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合成-能量代谢理论    刘雨,杨学富,陈光浩

城市污泥超声波处理技术    张光明,吴敏生,张维昊,张锡辉

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初步研究    许世梁,陈季华,郑景文,赵利娜

废水活性污泥处理法的进展与应用    杨秀强,金玉美,杨彬

能量解偶联代谢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研究    叶芬霞,陈英旭

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途径探讨    邓晓林,王国华,任鹤云

利用原生动物削减剩余活性污泥产量    翟小蔚,潘涛,W.Ghyoot,W.Verstraete

污泥热水解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王治军,王伟,李芬芳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利用微生物促进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张华;

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倪政胜;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方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桂轶;孙世群;

城市污泥在毛白杨造林中的应用试验    郭伟珍;高红真;

城市污泥综合利用研究    卢年春;李萍;凌云;赖发英;

ERIC-PCR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李犹平;倪学勤;

污泥园林绿化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丁武泉;包兵;吴丹;

超声破解对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    张凤杰;李海山;赵轶男;孙红杰;刘莹;袁玲玲;王磊;

污泥能源化的前景探讨    赵锐;刘丹;李启彬;黄明星;胡香芳;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    陈国炜;俞汉青;

不同性状污泥对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    赵方莹;巩潇;王向荣;

《资本论》与现阶段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研究    徐长玉;

“污水资源化”发展应用之污水变能源    王安民;石光;曹振婷;

腐乳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耿予欢;李国基;邹家兴;

超声催化金橙G脱色和降解研究    李华茜;卢守芳;薛红;张锐;

城市污水污泥综合利用技术方法探讨    赵爱平;

绿色生态社区规划基本要素研究    袁尊;王宁;

污泥焚烧过程重金属迁移行为的研究进展    陈宗良;李润东;李彦龙;张海军;王雷;

污泥减量化的研究现状    吴俊锋;冯晓西;魏兴义;

兔舍环境真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的传播    苗增民

秀丽隐杆线虫益生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王春阳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污泥热解制取富氢燃气实验及机理研究    熊思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烟草加工废水处理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汪美贞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肖升木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猪舍环境气载需氧菌的检测及大肠杆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    袁文

磨盘山净水厂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黄亮

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    唐寿明

矿井水Fenton高级氧化除铁除锰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姜中堂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及工艺分析    刘亚勇

污泥在不同氧浓度下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万嘉瑜

污水污泥气化特性研究    刘伟

污泥的结合水测量和热水解试验研究    谢浩辉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强化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胡亚冰;张超杰;谭学军;张辰;朱洪光;周琪;

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孟雪征,赖震宏,龙腾锐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王春丽;张鹏;李云;谢经磊;

EM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秦立?;程宏;

碱预处理提高污泥产甲烷潜力(BMP)研究    马涛;于海彬;孙茜;

三氯苯酚对A~2/O工艺污泥产率的影响    王涛;叶成全;李伟民;肖海文;罗璟;

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对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影响    张杰;王印忠;曹相生;孟雪征;

醌指纹技术解析MBR污泥膨胀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特性    孙寓姣;王勇;董萍;

自然冷能:潜在的能源    张津生 ,傅蓉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    耿静;王元刚;李秀荣;徐金凤;

医院污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消毒处理的研究    张景丽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能量平衡分析研究和应用    高旭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用水健康循环与污水资源化研究    王鹏飞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    朱虹

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苑宏英

市政污泥的固化填埋处理研究    曹永华

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污染及防治初步研究    桂红艳

农业废物堆肥化中木质素的降解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郁红艳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研究    刘征兵

城市污泥及其与煤混烧的燃烧特性研究    王艳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及工艺分析    刘亚勇

城市污泥干化与焚烧技术研究    肖文平

基于生物淋滤的污泥调理和脱水研究    肖凌鹏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试验及优化研究    史骏

初沉污泥水解产酸及其利用研究    吴一平

附着与悬浮生长组合SBR系统处理废水的性能研究    姜峰

污泥减量工艺OSA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张斌

污泥调理中调质条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苗兆静

双SBR脱氮除磷工艺的启动、特性试验与动力学分析    何新慧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肖晶晶;牛奕娜;陈曦;李昌春;于明;

赤峰市某镇污水治理工程实例    翟稚会;

剩余污泥强化水解及水解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窦克忠

慢速生长细菌原位代谢实现污泥减量化研究    王乐

控制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产生的新技术研究    刘雨,王歧东,吴效华

增强型电场协助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吴合进,吴鸣,谢茂松,刘鸿,杨民,孙福侠,杜鸿章

一种新型光电催化反应器的研制及甲酸的光电催化深度氧化    安太成,张文兵,朱锡海,熊亚,盛国英,傅家谟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吉方英,罗固源,周健,刘鸿霞

SBR法的五大优点    彭永臻

超声强化臭氧氧化偶氮染料的脱色效能    胡文容,钱梦騄,高廷耀

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途径探讨    邓晓林,王国华,任鹤云

利用原生动物削减剩余活性污泥产量    翟小蔚,潘涛,W.Ghyoot,W.Verstraete

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魏源送,樊耀波

剩余污泥处置的减量化发展方向    吴健波,刘振鸿,陈季华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叶芬霞

污泥减量工艺OSA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斌;吉芳英;官超;高小平;丁彩娟;

利用MCMP微生物制剂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    李俊;朱臻;朱国政;谢德体;魏朝富;庞子山;柳顺海;

“浙江环兴”可让10吨污泥减为1吨无害干沙    

污泥龄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影响    刘巍;张春燕;闫光绪;田大江;张克利;

污泥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研究    刘巍;郭桂悦;田大江;李艳秋;周剑锋;

污泥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产量影响的研究    刘巍;郭桂悦;田大江;李艳秋;周剑锋;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黄海峰,杨开,王晖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试验研究    眭光华;刘军;

微型后生动物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张恒;吉芳英;喻小花;

城市污泥的处理方法及填埋技术的应用    曹国凭;林伟;李文洁;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    陈国炜;俞汉青;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节能技术    马超;陈向明;

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雷电防护    刘娟;陈锡晖;

污泥减量技术    王琳;王宝贞;

填料强化生化池剩余污泥减量试验    仉春华;崔玉波;安晓雯;

两种活性污泥工艺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研究    高春娣;袁金萍;王丽;武联菊;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全氟化合物的存在及去除效果研究    范庆;邓述波;周琴;隋倩;黄俊;余刚;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探讨    陈鸣;

植物-生态工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郝虎林;杨关设;陈里晋;杨肖娥;

MBBR移动床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牛学义;

大洼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    首席记者 刘长军

庄河首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张兰 王岩

肇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底投用    王晓兵 记者 李德成

珲春城市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记者 王凤娟

凌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试运行    赵卓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由集中走向分散 由地上转入地下    孟凡模

依兰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张丽娜

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史文静 李若玲 周建萍

谁来投资城市污水处理厂?    本报记者 王娅

山东实现一县一厂目标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李俊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节能方法与技术    杨岸明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王晓慧

A+OSA污泥减量工艺物质能量转化及其微生态特性研究    贾丽

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    王广华

低能量密度超声波/碱协同溶胞—隐性生长污泥减量研究    马华继

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污染及防治初步研究    桂红艳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万琼

城市污水处理厂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研究    李晓东

剩余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王建芳

高铁酸盐污泥减量实验研究    刘天泽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用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的研究    周海滨

污泥减量HA-A/A-MCO工艺水解单元运行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力彦

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纪楠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    闫飞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研究    刘家勇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源头减量与企业责任问题研究    衡容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    徐晓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陈世飞

水蚯蚓污泥减量机制及工艺初步研究    沈晓明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