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关注热度:16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何颖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的流动将产生较大的改变,库区干流以及支流内的泥沙其运动规律势必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这对于库区内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此次研究主要从泥沙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综合考虑pH、温度、溶解氧等外界环境因素,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实地水样采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Cu、Zn以及TN、TP、NH3-N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与排污口距离的增加,泥沙中Cu、 Zn的含量变化以不断减小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水体的流动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造成表层沉积泥沙悬浮进入上覆水体引起的;泥沙中TN、TP、NH3-N的含量变化以不断增大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上覆水体与泥沙间污染物的浓度差造成的。 ②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在同一转速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水处理厂下游段悬浮泥沙对Cu、Zn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TN、TP、NH3-N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150r/min转速下随着时间推移Cu、Zn的释放量较小,TN、 TP、NH3-N的释放量较大;200r/min转速下随时间推移Cu、Zn、TN、TP、NH3-N五种污染物释放量均较大,释放速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③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在不同转速下,污水处理厂下游段悬浮泥沙对Cu、Zn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TN、TP、NH3-N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大,Cu、Zn、TP、TN、NH3-N各污染物的释放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转速从50r/min增大到350r/min的过程中各污染物的释放速率均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过程。 ④以现有的一维挟沙水流水质数学模型为原型,进行适当的修正与完善,以得到符合此次试验条件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进行匹配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污染物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且拟合度较高,有着较好的匹配性。
【关键词】:三峡库区 泥沙 重金属 总磷 总氮 氨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X5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7
  • 1.1 研究背景9-11
  • 1.1.1 三峡库区概况9
  • 1.1.2 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9-11
  • 1.1.3 三峡库区的泥沙状况11
  • 1.2 水环境中的泥沙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11-23
  • 1.2.1 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13-14
  • 1.2.2 泥沙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影响14-17
  • 1.2.3 泥沙吸附污染物机理研究17-19
  • 1.2.4 泥沙解吸污染物机理研究19-23
  • 1.3 污染物吸附解吸模型研究23-25
  • 1.4 研究内容25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25-27
  • 第二章 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研究27-39
  • 2.1 试验材料27-28
  • 2.1.1 试验泥沙采集27
  • 2.1.2 试验泥沙预处理27
  • 2.1.3 试验用水27-28
  • 2.2 试验方法28-30
  • 2.2.1 试验污染物的确定28
  • 2.2.2 试验污染物的测定方法28-30
  • 2.3 试验仪器30
  • 2.4 试验结果30-34
  • 2.4.1 断面环境因素测定情况30
  • 2.4.2 断面泥沙中各污染物含量分布情况30-34
  • 2.5 试验结果分析34-38
  • 2.5.3 异常实验数据分析34-38
  • 2.6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上覆水体扰动对泥沙中污染物重新释放模拟试验研究39-51
  • 3.1 试验材料39
  • 3.1.1 试验泥沙采集39
  • 3.1.2 试验泥沙预处理39
  • 3.1.3 试验用水39
  • 3.2 试验设计39-41
  • 3.2.1 试验方法39-41
  • 3.2.2 试验装置41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41-50
  • 3.3.1 同一转速不同搅动时间对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试验41-46
  • 3.3.2 不同转速对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试验46-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一维水沙污染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51-61
  • 4.1 模型的建立51-54
  • 4.2 模型的验证54-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1-64
  • 5.1 结论61-62
  • 5.1.1 环境因素对泥沙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影响研究61
  • 5.1.2 同一转速下扰动时间长短对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研究61
  • 5.1.3 不同转速对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研究61-62
  • 5.1.4 一维水沙模型的验证研究62
  • 5.2 研究前景与建议62-64
  • 5.2.1 建议62-63
  • 5.2.2 前景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pH值对白洋淀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梁淑轩;贾艳乐;闫信;李洪波;秦哲;孙汉文;

水体悬移质对重金属吸附规律研究——以长江宜昌段为例    方涛,张晓华,肖邦定,敖鸿毅,徐小清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王孟,邬红娟,马经安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    王晓青;李哲;吕平毓;郭劲松;

三峡库区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熊中福;梁修慧;

重庆主城区两江江段河床泥沙粒径与重金属污染物关系    陈静;王平义;杨延梅;张秀芳;

北京永定河(官厅—三家店)水体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王晓燕,尚纬,马梅,王子健

关于重金属吸附的泥沙效应    金相灿;王桂林;

辽河泥沙对COD测定值的影响及取样方法研究    杨洪莉,谢冰,李相力,姜扬

文思湖底泥COD释放规律模拟研究    罗玉红;苏青青;高婷;赵小蓉;

我国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行为和相关效应的研究进展    王艳;黄玉明;

淮河中下游底泥中的重金属与有机质研究    贺勇;黄河;严家平;

污水泵站前池浑水模型试验研究    何耘,马春生,韦鹤平

浅谈引黄灌区水沙分布规律及泥沙处理对策    杨宗国;

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规律研究    杨丽莉;张登峰;曾向东;

四川省内江市双桥乡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    徐云霞;彭培好;陈文德;

土壤-植物系统中铅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粟银;袁兴中;曾光明;李惠萌;李莲;

水库底泥中镉释放影响因素及释放规律试验研究    刘秀平;金腊华;王立立;汪梅;

红树林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的研究进展    曾雯珺;廖宝文;

地表水体底泥中氮磷及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研究    杨文澜;刘力;

太湖无锡水域底泥重金属现状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朱培瑜;魏轲;陈静;许艳娟;周怡;

基于水下钢球法的水工混凝土磨损影响因素研究    高欣欣;蔡跃波;丁建彤;

植物-微生物共代谢系统在湖泊修复中作用    李聪聪;成小英;周青;张光生;

上游法尾矿堆筑坝坝体沉积规律探讨    颜学军;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冲积河流水流动力轴线变化趋势    余明辉;段文忠;

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沈涛;刘良云;王纪华;李存军;

汉江泥沙全氮和磷的各种磷酸盐形态分析研究    殷艳霞;石勇;周炜;

大伙房水库底质重金属污染评价    齐晓君;王恩德;付建飞;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铜、锌及其回收技术研究    曾祥峰;王祖伟;

桂林市区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静态吸附研究    孙洪林;刘康怀;崔小尚;司圣飞;周维惠;张钦库;

四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李泉

基于数据挖掘的钱塘江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研究    曾剑

乐清湾环境水力特性研究    李佳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    钱轶超

我国典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与迁移特征研究    郑顺安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邱桔

金属矿区及污水灌溉区抗重金属放线菌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研究    林雁冰

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    张佳磊

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原位修复初步研究    陈建军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    朱梅

我国高职院校融资问题研究    马志峰

内源性营养盐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黄传灵

丹江口库区蒿坪河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曾繁富

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及富营养化动态分析    吴颖靖

突发重金属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研究    姚保垒

湖泊湖滨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焦伟

洋河水库、石臼湖、东钱湖和宜兴三氿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分布特征    陈磊

辽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薛杨

颤蚓扰动作用对东洞庭湖沉积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研究    吴淑娟

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杨静

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规律研究    杨丽莉;张登峰;曾向东;

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时的表面分形分析    王毅力;刘杰;石宝友;王东升;

浅水湖泊营养盐的释放    管益东;唐运平;付春平;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陈静生,王飞越,程成旗,陈江麟,宋吉杰

密云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刘振国,付素华

地下水砷污染分析    丁爱中;杨双喜;张宏达;

黑龙滩水库氮磷平衡与富营养化评价    施为光,陈达平

河口泥沙再悬浮对悬沙中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车越,何青,吴阿娜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    王晓青;李哲;吕平毓;郭劲松;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策略研究    唐秋生;朱泳霏;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拟    刘吉明;杨云龙;

生物酶制剂处理生活污水指标的测定    郭洪英;周文香;董军铃;

运用在线监控优化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李冬生,章非娟

日本霞浦污水处理厂除磷除氮工艺    阮如新;

卡劳塞尔污水处理技术在贵石沟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相国;

物元分析法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郭景海;

土壤类型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功能的关系    杨昌凤;夏盛林;许春所;陈华;刘天兵;

污水处理厂引进高速风机的探讨    冯生华

优序法在污水处理厂优选中的应用    田贵全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工业污水管理中的地位    杨玲,李宁江,张鸣

污水处理厂曝气控制    夏文辉;刘芬;周雹;

洛阳市污水处理与节能减排的思考和建议    王建美;丁绍凯;

湖州市北污水处理厂卡鲁塞尔氧化沟运行管理    黄海明;

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众望所归    高相升;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生物滤床处理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水资源应对措施——谈国外水循环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王苗苗;

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班福忱;程琳;张佩泽;苑晓叶;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    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之探讨    徐志瑛;徐志明;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    耿静;王元刚;李秀荣;徐金凤;

BOT污水处理厂落户武汉阳逻    金涛 陈克斌

河湖水质每季度向社会公布    闫雪静

山东通报批评治污不力者    记者  周雁凌

56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市场化    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加快污水厂建设步伐 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    刘剑辉

市政府下达污水处理厂“限期整改令”    记者  庄云锋

11月底前10个污水处理厂投用    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韦建飞

全省最大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    蒋凌

污水处理厂每天“生产”污水    雒焕素

兰州最大污水处理厂9月投用    孙存德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    陈立爱

反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与ASM2D在污水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杜敬

深圳河及沿岸污水处理厂典型雌激素微生物转化研究    王凌云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决策研究    蒋茹

广州市典型污染河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有机硫化物的初步研究    盛彦清

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方法及其在滇池水系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黄斌

典型湿地植物对氨氮、有机污染物的耐受性及其机理研究    徐景涛

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曾辉平

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曾辉平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关键问题研究    刘广民

山东嘉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武秋生

萧山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处理工艺研究    修燕

大庆西城区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应用研究    邢世才

污水处理厂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谭晶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评价体系研究    李为

污水处理厂远程交互式系统    王伟东

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研究    田秀芳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    方志珍

沌口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调查与预测    张齐云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强化除磷工艺实验研究    贾丽玥

 
关键词: 三峡库区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