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从水污染的分类看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关注热度:23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瑞聆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存发展之本,遏制水污染,保障水安全,是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将其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研究和治理。但是,希望与现实之间往往差距很大,与污染治理的高强度相较,水污染防治效果反而陷入了一种越治越严重的怪圈之中。诚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面临的水污染压力很大,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环保,也不能以社会初级阶段为借口宽容水污染。水污染防治在目前阶段仍然不尽如人意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存在缺陷。该法调整范围的不完善,使得本应该属于水污染防治法体系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效用,这种局面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治理水污染在法律层面的力不从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水污染本身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治理对象不应当仅仅针对受污染的水体,还应包括水污染过程中各种介质对水体的侵入行为。本文以水污染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从水污染的分类角度来研究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找出目前的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存在的缺陷,根据水污染的分类来完善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法。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的论述对这一课题开展研究。在第一部分中,文章首先介绍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现实状况以及水污染防治不尽如人意的各种原因,通过分析得出水污染防治不彰深层次的原因是水污染防治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是要根据水污染防治的根本任务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重新界定,以纠正人们思想认识里的误区。 第二部分阐述水污染的主要分类和通过水污染分类指导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价值所在,即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通过水污染的分类以及对水环境污染物作用机制的介绍,总体把握水污染的特殊性。其中,水污染分类是重点所在,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几种分类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对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影响最大的水污染类型。然后,再根据这些分类初步提出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设想。另外,在必要性论述中本文结合水污染自身的特点进行阐述;在可行性论证中,本文主要论述科技的发展使水污染的分类更加细化和合理、水污染及时监测手段不断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涉水法律法规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都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将这些现有法律法规整合起来纳入水污染防治法的范围成为可能。由此,这些法律法规彼此紧密衔接形成合力的障碍不大,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法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具体阐述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历史沿革状况。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发展过程总体上是渐趋完善的,但始终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水污染的特殊性,更没有从水污染分类的角度来考虑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是否完善,这导致了今天水污染治理依然不容乐观的局面。同时本部分还重点介绍了美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通过对比总结出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尚存在明显不足,故而,分析并吸取美国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做好铺垫。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具体建议。首先,应当借鉴海洋环境保护的经验,改革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体系,确立《水污染防治法》在整个水污染防治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次,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标有水污染防治标签的法律法规所反映的水污染类型进行梳理,继而与水污染的实际类型进行对比,归纳出尚未纳入到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之中的水污染类型。对于上述没有纳入到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污染类型,相应在相关领域及时制定法律法规,以求完善整个水污染防治法体系。当然,这些与水污染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亦有层次高低之分,应当以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为价值指导,唯有如此,水污染防治法才会名实相副,发挥其应有效用。
【关键词】:水污染分类 调整范围 水污染防治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前言12-16
  • 研究意义13
  • 研究现状13-15
  • 研究思路15-16
  • 第一章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界定16-20
  • 第一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现状16-17
  •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17-19
  • 一、水污染防治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17-18
  • 二、水污染防治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18-19
  •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法的界定19-20
  • 第二章 水污染的分类和水污染分类指导调整范围的意义20-35
  • 第一节 我国水污染的分类20-24
  • 一、按产生的方式分类20-21
  • 二、按污染源分布特征分类21-22
  • 三、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类22-23
  • 四、按照接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分类23-24
  • 第二节 水环境污染物作用机制24-25
  • 一、物理机制24
  • 二、化学机制24
  • 三、生物学机制24-25
  • 四、综合机制25
  • 第三节 应当纳入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分类25-27
  • 第四节 水污染分类指导调整范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7-30
  • 一、水污染分类指导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紧迫性27-28
  • 二、水污染分类指导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必要性28-30
  • 第五节 水污染分类指导调整范围的可行性30-35
  • 一、人类对水污染认识的不断深化30-31
  • 二、水质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31-32
  • 三、涉及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32-35
  • 第三章 水污染分类视角下国内外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比较分析35-43
  • 第一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历史沿革35-38
  • 一、50 年代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35
  • 二、70 年代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35-36
  • 三、80 年代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36
  • 四、90 年代以后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36-38
  • 第二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不断变化的原因38-39
  • 一、产业发展的原因38
  • 二、观念方面的原因38-39
  • 三、水污染防治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39
  • 第三节 美国水污染防治法调整范围的研究39-43
  •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体系调整范围的建议43-58
  • 第一节 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改进的建议43-45
  • 一、明确《水污染防治法》在整个水污染防治体系中的地位43-44
  • 二、改革水污染防治立法体系44-45
  • 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客观类型反映的比较45-47
  • 一、水污染防治法反映的水污染客观类型45-46
  • 二、其它涉水法律法规反映的水污染客观类型46-47
  • 第三节 水污染分类视角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47-58
  • 一、对热废水管理的立法建议47-49
  • 二、关于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49-52
  • 三、关于畜牧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52-53
  • 四、关于采矿业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53-54
  • 五、关于扩散性污染防治的建议54-55
  • 六、加强对我国农药的法律规制55-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62
  • 发表的学术论文6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汪天祥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黄晶晶;林超文;陈一兵;张庆玉;

对水体热污染的立法建议    李娜;姜振生;

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崔峰;

天津市医疗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分析及处置的建议    魏莎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周才扬,穆宏强

城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研究进展    杨爱玲,朱颜明

《水污染防治法》修改之我见    吕忠梅;

中国的水环境状况及对策    胡宏韬,林学钰,蔡青勤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杨彩莲

广西采矿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袁小琴;彭斌;梁木金;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    周明玉

城市污泥的一种全新处理方式    钱光毅;

聚合氯化铝(PAC)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昂,楼菊青

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    袁征;徐建平;

浅谈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方文秀;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黄晶晶;林超文;陈一兵;张庆玉;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李佐荣;鲍素敏;黄祥明;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燕惠民;

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探讨    龚跃;吴开明;黄栋;郦颖;

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征、来源及控制技术    刘之杰;路竟华;方皓;张义安;

稻鱼共生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高志;陈菁;

保护性耕作及控释肥对水稻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许征宇;胡鹏;荚恒斌;

保护性耕作与氮肥后移对巢湖流域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的初步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养分淋失及春甘蓝产量的影响    何传龙;马友华;李帆;蒋光月;周维平;

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唐杉;

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地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    刘扬;高成广;

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以贵州省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为例    董云仙;徐长城;马杏;张军莉;谭志卫;

武汉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罗春;蒋湛;周超平;马立实;王颖杰;

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环境质量特征研究    孙清斌;尹春芹;邓金锋;肖文胜;熊巧;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宋海星;张玉平;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    李鸣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马永喜

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    戴天放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    舒丽娜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    李承力

重金属铜和镉(Cu和Cd)及乙酰甲胺磷对矛尾复虾虎鱼毒性效应的研究    刘香江

贵州省某村煤与土壤砷含量、形态及其排放的初步研究    杨娜娜

丹江口库区蒿坪河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曾繁富

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    郭琳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南淝河水质综合评价    丁春;盛周君;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刘曼红;于洪贤;刘其根;王瑞梅;

于桥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前置库对策可行性研究    边金钟,王建华,王洪起,蔡凌,朱萱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冀滨弘,章非娟

基于PCA和聚类分析的相似流域选择方法    李亚伟,陈守煜,聂相田

我国北方几个蓄水水体溶解氧的初步调查    徐镜波;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王秀娟;刘瑞民;何孟常;

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可变模型及在防洪风险评价中应用    刘冀;王本德;

灰色关联评价在矿区地下水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崔祥琨;杨小芳;

MCR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蒋茂贵,方芳,望志方

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    李鸣

我国财政政法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赵学群

大明湖主要营养元素时空分布特征与动态模拟    王晓明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水循环评价研究    李文生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    袁伟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李远远

田庄水库内源氮释放与外源氮淋滤行为研究    卢学伟

温榆河水质评价与水环境容量研究    刘明宇

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污染源的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王长娥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李美娟

水源保护区可持续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李国平,杨开忠,方森

城市降雨径流长期污染负荷模型的探讨    施为光

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崔玉川,傅涛

污染型环境犯罪的特点及其立法完善    辛巍巍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周才扬,穆宏强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价值评价与配置问题    何锦峰,陈国阶,苏春江

我国流域水事管理立法研究    焦跃辉;高桂林;

论生态价值的特性形态与实现    赵海月

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    李建新

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    阎伍玖,王心源

解读《水污染防治法》    

论水污染防治的立法    文伯屏;

再修水污染防治法:面对多少期待?    金果林;德永健;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强化责任    

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后的创新点    王长明;王伟;刘旺;武仁广;

对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的立法评析——兼评《水污染防治法》    李博;

常委会会议上的凿凿诤言    

批转市环保局关于我市“十一五”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津政发[2006]106号    

法律修订征求意见凸显环保公众参与性    

新法解读: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    宗禾;

关于农业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研究    刘婷;

建立禁止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修订思考    罗吉;吴贤静;蒋小翼;殷苗;

美国《水污染法》和中国《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    王一彧;

我国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之探析    许颖;

浅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及其完善    王艳霞;

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刑罚选择    李文伟;赵燕;

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    张志伟;

论水污染排污者的法律责任——对沱江水污染案排污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思考    李雅萍;

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徐辉;张大伟;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刍议    杨朝霞;王俊秀;

市人大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检查    记者 李奎福 实习生 李硕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记者赵彤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水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    记者李波

加快塘河保护立法 严惩偷排入河行为    记者 郑海华

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保护生命之源    本报记者 张如月

市人大常委会进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郑玲玲

青山绿水带笑颜    本报记者 李晓茹

确保老百姓喝上干净水    苏新 张新 本报记者 王靖瑄

两个半小时,提出意见20条    本报记者 谢文英

从水污染的分类看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刘瑞聆

中外水污染犯罪之比较研究    肖静文

我国刑法增设水污染罪立法研究    杨风娥

水污染侵权责任的实务分析    白红梅

突发性水污染应对法律制度研究    孟玉婷

水污染犯罪研究    尉昆萍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    徐春艳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    刘颖

我国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安金珠

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陈岑

 
关键词: 水污染分类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