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煤炭 > 正文

本人现在是学习锅炉的,但是又不懂,问那些锅炉工又不告诉我,各位能不能给我祥细说说锅炉是怎样操作的??

关注热度:105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锅炉操作规程 简 介 SHL35-1.25-AII型锅炉是自然循环、双锅筒横置式组装水管锅炉,它由上下二大件锅炉主机及尾部受热面现场组装而成。本锅炉设计燃用II类烟煤,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燃烧产物自炉膛经隔墙烟气出口窗进入燃尽室及对流管束,从前向后冲刷对流管束后进入省煤器上烟室,烟气由上而下冲刷省煤器后进入水膜除尘器,引风机至烟囱排入大气,烟尘排放浓度低。 锅炉开车方案 一、运行前应对锅炉内部进行检查,特别是新装或经检修过的锅炉,烘炉前应做好以下检查及准备工作: 1.锅筒及集箱内有无附着物或遗忘物。 2.人孔、手孔密封是否严密,必要时更换密封垫并加以紧固。 3.链条炉排冷态试车48小时以上,炉排不能起拱,要求平稳转弯,拧紧千斤压码,调整炉排,以防跑偏。 4.主动炉排片和侧墙的密封块间的最小间隙不小于4毫米。 5.炉排轴两侧于侧板的距离在链轴处应保持相等,主动炉排片与链齿的齿合良好。 6.检查是否有断裂炉排片,炉排轴是否有弯曲。 7.炉排面上不允许有不相干的杂物(如螺栓、铁钉等)。 8.煤闸板左右两侧与炉排面距离相同,以保持煤层厚度相等,盖板要严密以防止漏煤卡住煤闸板。 9.炉排各风室风门和烟道的调节门开关灵活。 10.鼓、引风机、出渣机,给水设备试车要正常。 11.管道部分是否严密、完整。 12.省煤器是否严密,烟气通道是否畅通。 13.所有轴承箱及油杯内是否注满的润滑油或黄油。 14.附属零件装置是否齐全。 15.上水试压,首先打开放空阀,以便上水时排出锅炉内的空气,上水一定要缓慢,水温不宜过高20-70℃为宜(冬季50℃以下),试验时若环境温度低于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升压要缓慢且不能用电动离心泵升压,待水压升至1.3—1.5MPa时,仔细检查人孔、手孔、压力表、温度计、法兰片间、填料等处所有与锅炉和集箱连接密封处是否有渗漏现象,然后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进行检查,再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16.对锅炉附件及相连接处的检查: (1)压力表、水位计是否有渗漏现象,弯管连接管是否有异常,安全阀是否调整到规定的开启排放压力,排污阀是否开闭灵活,及所有阀门填料是否有充分的调节余地,排污管道是否有异常。 (2)电路、电盘是否正常、灵敏。 (3)补水泵及电机是否正常,转向是否正确及减震垫情况、填料密封情况和轴承的润滑情况。 (4)进风机、引风机及电机是否正常。 (5)出渣机空转时是否有链条断裂及磨损严重现象。 (6)各变速箱、减速机的运转情况、油位是否正常。 二、烘炉和煮炉: 待锅炉主机、辅机检查无问题时,证实各部件有安全启动的条件,即可进行烘炉和煮炉。 1.目的:新装或是大修后的锅炉,由于砖墙和灰缝中含有较多的水分,所以要把炉墙炉拱中的水分慢慢烘去,以防体积猛烈膨胀使炉墙及炉拱裂缝变形甚至倒塌。煮炉的目的在于清除炉内的杂质和油垢,煮炉时,炉内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磷酸三钠溶液(5%),使炉水成为碱性,去掉油垢等。 2.烘炉的准备 (1)锅炉及附属设备全部组装和冷态试运转完毕,经水压试验合格。 (2)炉墙砌砖完毕和保温结束后,应打开各处门(前、后炉门、煤闸板等)自然干燥一段时间。 (3)清理炉膛、炉拱的炉灰及炉渣、烟道和风道内部。 3.烘炉方法和要求:烘炉一般由三种方法(火焰、热风、蒸汽),根据本公司锅炉情况,火焰方法较为适合。 (1)将木柴集中在炉排中间,约占炉排面积的二分之一,点燃后用小火苗烘烤,同时将煤前挡板开至约五分之一处,使烟气缓慢流动,锅炉水温保持在70℃左右,并尽量使火焰对前、后拱炉墙受热充分、均匀,保持2—3天后可少量加煤,逐渐取代木柴烘烤,并将前挡板开至约三分之一处,此时,可适当增加通风量,使锅炉内水加热到轻微沸腾,注意各部位的温差要小,各部位膨胀均匀,以免炉墙干燥后失去密封性和炉拱不坚固出现裂缝。 (2)烘炉时炉墙、炉拱不出现裂纹和变形为合格,然后增加通风量使温度缓慢升高,升温过快会使锅炉部件损坏,快装锅炉一般需用1—2小时起压,升温期间可适当换水,上补下排减少上下之间的温差,此时检查各连接处(法兰、水位计、压力表、阀门等)有无渗漏,并加以紧固,做升压准备。 (3)整个烘炉期间要注意温度的上升速度。本公司锅炉在一般维修后,烘炉需要5—7天的时间,重型炉墙或是刚浇筑的炉拱则需7—15天的烘炉时间。 4.烘炉前的点火注意事项: (1)严禁用挥发性强的油类易燃物引火(汽油、溶剂等)。 (2)烟囱抽力不足或没有抽力时不能点火,必要时用木柴草类在烟囱底部加热。 5.在烘炉完成前2天即可用火碱或磷酸三钠溶液进行煮炉,其用量以锅炉容积每立方米计,前者为5公斤,后者为3公斤,煮炉所用的药品配置成浓度为20%的均匀溶液,不得将固体药品直接加入炉内。打开上锅筒后人孔。把配置好的药品溶液一次性注入锅筒内,然后关闭人孔,开启一只安全阀或副汽阀,让锅炉内的空气和蒸汽有向外的排出通道。 6.将已处理好的水通过省煤器注入锅炉内,上水一定要缓慢,上水时间夏季不小于一小时,冬季不小于两小时,水温不应超过90度,以防锅筒内产生过大的温差。让锅内水位升至水位表的2/3处,关闭给水阀,待锅炉内水位稳定后,观察水位有否降低。 7.在炉排前1-1.5米长的范围内铺一层20—30毫米的煤渣,在煤渣上放置不带铁钉木板,再次用油棉纱或其它引燃物点火。 8.柴火要逐渐增强,前4-6天炉内保持不起压,如起压现象打开安全阀,水位下降时要及时补水,4-6天后,可间断开启引风机和鼓风机,进行通风,压力要缓慢的逐渐升至0.4MPa后,保持一天(24小时)然后停止燃烧,让压力逐渐降至0.1MPa以下,待水温降至70度以后,开启所有排污阀,将炉水全部放出。 9.待锅炉冷却后,打开人孔手孔用清水冲洗锅炉内部,并进行检查,如发现仍有油垢应按以上办法(用木柴点火,升火时间不少于3小时)再进行烘炉直到锅筒内部无油污为止。烘炉和煮炉效果达到要求时,即可升压。 三、升压: 经各方面、全方位检查无问题时,即可进入升压程序,进水前必须关闭排污阀,开一只安全阀或打开副汽阀,让锅炉内空气可以排出。 1.水通过省煤器缓慢进入锅炉内部,水温不能高于90℃,而水位升至水位表最低水位时,关闭给水阀,观察水位有否降低。 2.炉排上放置木柴,开大引风烟气调节门,增大自然通风。引燃后间断开启引风机,并间断手工添煤,当煤层燃旺后,关闭点火门,并进行机械加煤能连续着火,调节鼓风量,炉膛负压保持在-20--30帕。注意开启引鼓风机前必须把门关闭,以减少电机负荷便于启动,并时刻注意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内,做到高排低补。 3.升温不能太快,否则会影响锅炉寿命,初次升温从冷炉至气压升至所需用压力必须不低于7小时,以后除特殊情况外冷炉不少于2小时,热炉不少于1小时。 4.当开启一只安全阀,冒出蒸汽时,要冲洗压力表和水位计。方法:开启放水旋塞 关水旋塞 开水旋塞 关汽旋塞 开汽旋塞 关放水旋塞,水位线应该是轻微波动。 5.当压力升至0.2—0.3兆帕时,检查人孔、手孔各连接是否渗漏,并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同时使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排污前注意水位情况,查看排污阀的操作灵活性。 6.当锅炉内压力逐渐上升时,注意锅炉各部件有无特殊响声,如有立即检查,必要时停机检修。 7.升压至所需压力后,并以锅炉负荷大小及煤质情况来调整煤层厚度、炉排速度和通风量,三者不能单一调整,否则会使燃烧工况失调造成能耗大、效率低。 四、当压力升至车间所需压力后,锅炉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司炉工在时刻监视压力表示指示、水位显示的同时做好以下正常操作: 1.水位调节,尽量做到均衡连续地给水,要少补、勤补,但上下波动不能超过40mm,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线附近轻微波动,(本公司锅炉最低水位线在水位计的中间),若两台水位计显示水位不同要立刻查明原因,并加以纠正和维修。正常运行时水位必须保持在最低水位线以上。 2.汽压的稳定性主要是取决于操作工的燃烧调节。正常运行时,必须时刻监视压力表显示,并不得超过设计工作压力,锅炉压力的变化,说明蒸发量与负荷间的矛盾,蒸发量大于蒸汽负荷时,气压就上升,蒸发量小于蒸汽负荷时,气压就下降。所以,锅炉压力的调节也就是蒸发量的调节,蒸发量大小又取决于司炉工对燃烧的调节。 3.燃烧调节:对锅炉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依据负荷的变化调节燃烧,相应增减燃料的供给量,而燃料的增减也必须要调整相应的通风量,再就是炉排的速度,炉排的速度主要是来控制火床的部位,靠前、偏后都会使压力不稳定,也将会出现不完全燃烧,冒黑烟降低锅炉效率。本公司链条炉应保持薄煤层,快速炉排,小通风量的操作方法较为适宜。 4.要达到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目的,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有较高的炉膛温度,其主要取决于煤的质量,像灰分高、碳含量低、挥发性低的煤,热值不高,所以炉膛温度也不会高。在煤质方面,一般用眼观看火焰,火焰的颜色为橙色,热值较高,但炉膛温度不能超过1300℃。 (2)保证适当的二氧化碳,也与操作有关,在操作过程中,调解通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过剩空气量,增加烟气,体积就会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就相应减少。 (3)灰渣中可燃烧的物质视为燃料,应尽量降低灰渣中可燃物质的含量,残碳量<25%。 (4)降低排烟温度,通过调整和充分对省煤器的利用,在额定蒸发量时运行,排烟温度应控制在170—180℃。 (5)对锅炉的热效率来讲,每台锅炉的蒸发量大小不同,热效率就会不同,蒸发量与热效率成正比,本公司锅炉的热效率应在60%以上。 (6)对负压的调节,主要取决于风量的调节,风量大小必须与炉膛燃烧工况相适应,负压过小火焰可能喷出,烧坏炉门或危害人员安全,负压过大会降低炉膛温度,增加热损失,而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对负压的试定,用火机或其它火焰,在炉门望火孔处,火焰向炉内吸入较为适宜,炉膛负压保持在-20—30帕之间。 5.正常燃烧应是火床平整、火焰密而均匀呈黄亮色,没有冷风火口,燃尽呈淡灰色。 6.根据车间所需用汽来调节锅炉负荷和燃烧室。保证气压稳定当负荷增加时,先增加引风,再增加送风,然后增加炉排速度,必要时增加煤层厚度;负荷减少时,先减慢炉排速度,然后减少送风再减少引风,必要时减薄煤层厚度。 7.燃料是热二类烟煤,煤块最大不超过40毫米,煤进入锅炉前浇水混合均匀,铁器不能进入锅炉,以免卡住炉排。 8.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与煤的性质和炉膛负荷有关,大部分燃料在正常运行下,煤层厚度不应超过170毫米,一般为90—120毫米之间,煤层厚度调整后,不宜多动,只有煤种更换或负荷变化时,才改变煤层厚度。 9.煤浇水多少,应保证着火理想和煤不会在煤斗内搭桥,一般以手捏能结成松团最为适宜,含水量在10%—13%之间。 10.煤进入炉膛后,应距煤闸板0.3m范围着火,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在煤闸板下燃烧,如距煤闸板0.4m或以上处着火,就是脱火,如在煤闸板下燃烧,可适当加水,并加快炉排速度,如发生脱火,可在炉门处用火钩拨火。 11.煤应在炉排尾部前0.5米左右处燃烧完毕,发现结焦时要打焦,焦块不能超过300mm,火床出现火口或高低不平,应耙平,保证火床平整。 12.应避免长时间压火,因为长时间压火炉排和炉排两侧侧板不能得到足够的冷却,会带来: (1)炉排两侧板发生弯曲,卡住炉排; (2)炉排过热容易损害; (3)炉排轴弯曲。 13.炉排卡住的原因: (1)两边螺母松紧相差很大,炉排跑偏; (2)炉排在链轮处起拱,与侧密封块卡住; (3)铁物原因,炉排片破碎沉头丝钉松脱把炉排卡住; (4)大块结焦的阻力。 14.炉排风门一般首、尾全关,中间全开,根据用汽情况和负荷大小,可调节中间风门,但焦碳必须在尾部0.5m处燃尽。 15.前煤斗里的碎煤屑可回收,和煤搅均匀后继续燃烧。 16.排污是使锅炉水的碱度不能超过所规定的范围,排污量根据化学分析结果来调节排污阀。定期排污,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效果较好,集箱排污在低负荷进行,在保持效果的情况下,时间尽量要短,以免影响水循环,排污时注意水位,两台或两台以上使用一排污管道,一定要注意,切不能同时排污。 17.排污具体操作:首先将第二只排污阀(离锅炉远的一只)全开,然后微开第一只给管道预热,再缓慢开大第一只,排污完毕后,先缓慢关闭第一只,再关第二只,其目是让第一只是控制阀,以保持第二只严密性,当第一只漏时,可使用第二只。 18.排污后检查事项,排污完毕过一时间后,用手试摸管道是否冷却。 19.为确保水位清晰,无假水位,每班必须按时清洗,以便于操作。 20.为保证通风量,定期拉风室两次(每班)。 21.前后滚筒、变速箱、轴套等处加油点必须每班注油一次,保证润滑部位正常。 22.水处理压力表必须控制在0.20—0.4Mpa之间,确保压力稳定,出水合格。 23.为减少引风机叶轮的损坏,除尘器下封口必须是关闭状态,放灰时,除尘器下部暂存罐内可少有炉灰(一般不能见烟囱冒黑烟为原则)。 24.要时刻监视锅炉的运行工作是否正常。 25.做好锅炉房的清洁、交接班、安全、巡检等相关工作。 五、停炉: 1.临时故障停炉:先关鼓风机,微开引风机,停止炉排,清除煤闸板,防止烧坏煤闸板。迅速处理故障,若在1-2小时内无法解除故障,请转入暂时停炉继续解除故障。 暂时停炉:是有计划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停炉前根据用汽情况,提前20—30分钟停止供煤炉排速度减至最慢,抬起点火门,待炉排前的煤进入煤闸板200—300mm后,停止炉排放下煤闸板防止大量冷风进入适当关小鼓风机,煤燃尽后停止鼓风。 (2)冷却后水位要降低,因此停炉时水位高于正常水位。 (3)停止供汽后使锅炉内压力降到0,再关总汽阀及烟汽调节门。 (4)炉排上没有火后,使锅炉自然通风。 (5)煤燃尽后,重新启动高速炉排,将煤灰渣除净,炉排冷却后停止炉排转动。 完全停炉,一般运行2--3个月后应停炉一次,停炉时注意安全和维护设备,按照2的步骤停炉后,待炉水冷却到70度以下时,才可把炉水放出,再抬安全阀让锅筒内部与大气相通。如需缩短冷却时间,可通过给水管道进入冷水,同时通过排污阀放出热水,但水位不得低于正常水位,炉水放出后,再开人孔、手孔,用清水冲洗水污。 紧急停炉:一般是在锅炉出现较大的事故后,为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时采取的措施,主要防止事故扩大,具体步骤如下: (1)先停鼓风,再停引风。 (2)立即停止给煤,并将炉排前余煤扒出,停止送风。 (3)炉排速度开至最大,使炉排的煤尽量短时间内落入渣斗,并用水浇灰。 (4)打开各风室风门,停止引风、使自然通风。 (5)继续转动炉排直到炉排冷却为止。 如果车间短时间内停用蒸汽时,立刻停止炉排,关闭进风机,注意水位情况,若压力继续上升,可停止引风,可适当排污降压,并观察水位情况,待出渣机内无炉渣时,停止出渣机,并时刻做好开机准备。 六、保养 有两种方法,干法和湿法。停炉一个月以上用干法,一个月以下用湿法。 干法:放去炉水清除污垢,冲洗干净,炉膛内微火烘干,在锅筒内放置生石灰,并不与金属接触,生石灰的重量,以锅筒容积每立方8公斤计算。关闭人孔、手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生石灰成粉状,须立即更换,锅炉运行时将生石灰取出。 湿法:放出炉水,清理污垢,冲洗干净,注满水,将水加热到100度,让水中的气体排出炉外,关闭所有阀门。冬季不可采用湿法 ,以免冻坏锅炉。 七、维护保养 1.锅炉和运行期间应注意下列各点 (1)不允许炉膛喷烟正压燃烧,因容易烧坏闸门、看火门以及弧形管托扳等。 (2)如发现前拱砖断裂脱落,应在24小时内停炉进行更换。 (3)炉排前部链轮轴和筒的油杯中,每班应旋紧一次轴承加油。 (4)每班应检查调速装置出渣机头部减速箱以及引风机轴承箱内的润滑油,油位应保持在变动范围内,浅则应及时加油,渗油要及时消除。 (5)若引风机发生剧烈振动,应停车检查,一般因内部叶轮磨损而导致,应予调换。 (6)锅炉底部地平面上不可积水,以防潮湿腐蚀底座。 2.锅炉运行2—3星期应进行检查一次。 (1)检查前拱是否断裂脱落。 (2)使链条炉排空载转动,在炉前链轴处检查是否有炉排片断裂,若有应进行更换。 (3)水位表、阀门、管道法兰等处如有渗漏应予修复。 3.锅炉运行每隔6个月,应停炉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除做好上述2的各项工作外,还需进行下列工作: (1)打开省煤器顶盖,清除管处结灰,并拆除弯头,清除内部污垢。 (2)清除锅筒内部、水冷壁管内以及所有集箱内的水垢和泥渣,并用清水洗净。 (3)清除水墙壁管及锅筒着火面上的烟垢、煤灰。 (4)将锅炉内外进行检查,如受压部分的焊缝,钢板内外有无腐蚀现象,若发现有严重缺陷应即早修理,若缺陷并不严重,可留待下次停炉时修理,如发现有可疑之处,但并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做出记录以便日后参考。 (5)检查完毕后可在表面涂锅炉漆,以防腐蚀。 (6)检查引风机的动轴承是否正常,叶轮和外壳的磨损程度,使用单位应经常保持叶轮的备件。 (7)必要时将炉墙及外面罩壳,保温层卸下,以便彻底检查,如发现有严重损坏部分,必须修好后方可继续使用,同时把检查结果及修理情况填入锅炉安全技术登记簿。 4.锅炉保温层罩壳及锅炉底座(包括炉排底板下平面和鼓风管)每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5.锅炉运行一年以上应作下列检查维修工作: (1)调速装置、出渣机减速箱、引风机轴承箱等均应拆开清洗,并调换润滑油,安全离合器啮合面如有磨毛应进行修整,油封若损坏则应更换。 (2)检查出渣器磨擦件的磨损情况并及时修复。 (3)拆开链条炉排,检查链条、炉排片、炉排销轴、后微法兰轴、支架上和底板上的磨条等处的磨损情况,严重时应予以更换。 拉炉排时必须按运行转动方向由上面从前部向后拉,不可倒拉,钢丝绳扣的地方不可用卸夹,以免下部卡住,后滚筒装置时应严格注意轴线平行度,以免炉排跑偏。 6.水压试验步骤: (1)水压试验时,进水温度保持20—30度左右,温度低易使锅炉外壁凝有露水,与发生渗水等情况会混淆不清,增加检查困难;温度过高则易引起不均匀的胀缩,且外表温度太高能使水滴蒸发,使渗漏处不易发现。 (2)水上满后,渐升高压力时,即进行一次严密性检查,必要时可紧一次法兰人孔门和手孔盖的螺钉。 (3)水压试验时,水压应绥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然后再升压到试验压力,保持20分钟,若压力没有下降,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4)发现任何渗漏情况都应做好记录,以便降低到大气压时进行修理。
 
关键词: 锅炉 操作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