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雾霾“阴魂不散” 北方雾霾的要害在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6 11:33:5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29


空气是不服从行政管理的,被污染的空气仍然可以反扑回来。因此,想通过外迁企业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效果相当有限。有谁听说过贫困地区、贫困地带能够发展出低污染、低耗能的高新技术产业?

史上罕见的雾霾刚刚平息,中国北方新一轮雾霾已经飘荡于北方大地。

中国北方的雾霾,表面上看,主要是以河北为代表的环京津地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度聚集所导致的。但我们要反过来问:环京津地区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两高”企业?为什么它们很难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1

2016年初,经济学家王福重在广东卫视的一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王福重称,工业生产是雾霾的第一大来源,河北正在工业化前期,如果想让北京消灭雾霾,河北省的工业生产就要停顿。“北京倒霉就倒霉在生活在穷人中间”。

此番言论引起部分河北籍人士的不满,王福重一度成为“河北公敌”。

▲ 经济学家王福重在广东卫视的一档节目中发言

抛开涉嫌歧视穷人不谈,王福重实际上道出了一个事实:河北省为了经济发展,是能够容忍“两高”企业在本地发展的。

这里有数据为证:

自2011年11月实施“百家央企进河北”战略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河北省推进实施的589项央企合作项目,累计到位资金已经超过4000亿元。

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有冶炼能力的钢企148家,粗钢产能2.86亿吨,除钢铁外,电力、热力、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等行业占到了工业总产值的50%,煤炭约占河北能源消耗总量的90%,远高于全国的近70%的水平。

2

发展,最好把它理解为经济发展,是30多年来每个地方的第一要务。而一个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经济,形成何种产业形态,与该地的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河北为代表的环京津地区有这么多“两高”企业,与该地区人才、科研院所和资金稀缺有关,而这些正好是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当任何地方的政府谈论产业转型升级时,人才和资金来源,都是被当作当地优势,反复提及。

▲ 作为河北省的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却位于天津辖区

仍以河北为例,该省人口7300多万,但211高校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辖区,华北电力大学校本部迁到了北京,保定的华北电力变成了一个校区。河北的“211”高校尴尬如此。网上流传着2014年、2015年河北省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量,多名业内网友称,全省相加,比不上一所好大学。

在高层次领军人才方面,全国2000多位“两院”院士,北京市一个城市就占了1/3左右,而河北省现有“两院”院士不足10人,远不如北京,也少于天津的36人。

环京津地区的资本也会流向京津。石家庄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韩劲认为,受首都地区高利润率吸引,环首都地区原本不充裕的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交易等多种形式,流向北京。

尽管抽空了人才、资金,但民众的发展需求和官员的GDP考核指标,使地区内积聚大量其他地区不要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是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 河北 北京 首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