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政策法规 > 正文

杭州: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 渗透率达到50%以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0 11:00:36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23
核心提示:2024年05月20日关于杭州: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 渗透率达到50%以上的最新消息:电车资源获悉,5月17日,杭州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印发《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方面,《方


电车资源获悉,5月17日,杭州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印发《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方面,《方案》提到力争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全省目标水平;家电销售额增长6%,淘汰更新电动自行车5.1万辆,新增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回收点5个。

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渗透率达到50%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3万辆以上,二手车交易量30万辆以上;家电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0%,累计建成45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

原文如下:

杭州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杭政函〔2024〕36号),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以各区、县(市)为主体,在我市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现将《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专班办公室

(杭州市商务局代章)

2024年5月17日

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杭政函〔2024〕36号),推动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规模扩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现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顺应消费市场新形势新趋势,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行动,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持续推动我市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力争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全省目标水平;家电销售额增长6%,淘汰更新电动自行车5.1万辆,新增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回收点5个。

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渗透率达到50%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3万辆以上,二手车交易量30万辆以上;家电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0%,累计建成45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1.释放国家补助政策红利。

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助政策,完成汽车报废更新3万辆年度指标任务。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资金推动汽车报废更新,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本人名下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信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鼓励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二手车置换更新等配套政策。〔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鼓励区、县(市)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对消费者将个人名下非标电动自行车报废淘汰并置换全新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予以10%补贴,最高不超过250元。省、市财政结合补贴发放情况、财力状况等因素对区、县(市)予以奖补。〔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降低车辆购置成本。

鼓励银行机构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引导银行、保险叠加推出组合优惠产品助力汽车以旧换新消费。(市委金融办)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市建委)持续深化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推动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中央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予以支持。(市交通运输局)

3.完善报废车回收拆解体系。

结合区域现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能,统筹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合理布局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点。(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报废车拆解项目申报市重大项目,指导地方统筹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网上回收、免费拖车、注销登记等便利化服务,提倡“差异化收车,一车一价”,推广精细化拆解,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4.支持二手车商品化流通。

持续落实二手车经销企业“反向开票”。(市税务局)优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管理,简化二手车登记手续和环节,支持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大型二手车出口企业设置登记服务站,为二手车交易、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市公安局)支持二手车经销分公司落实备案制度,促进二手车企业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引导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市商务局)

5.推动汽车流通消费创新发展。

规范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秩序,拓展汽车配件流通渠道,构建多渠道、多业态的汽车配件流通网络。引导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持续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加强售后维修等人员管理培训,提供规范、便捷的维护维修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二)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6.落实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发挥杭州平台企业作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在参与政策实施的家电销售企业购买达到一级能效且具有统一的国标13位商品编码的家电予以补贴,可按照成交价格的10%左右享受立减补贴,单次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积极落实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结合各地家电补贴发放情况、社零拉动等因素对区、县(市)予以奖补。鼓励区、县(市)对开展家电促销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积极申报国家试点,支持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相关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鼓励企业申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落实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7.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各区、县(市)结合当地人口规模、居民社区等情况,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落实相关设施用地。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方便居民查询回收渠道。培育一批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发展“互联网+上门回收”“以车代库”等新型回收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支持生活垃圾收集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督促家电回收企业将废旧家电销售给合法合规拆解企业。〔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8.扩大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依托杭州特色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安全、智能、绿色的家电产品。(市经信局)鼓励各地依托智慧商圈、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消费载体,联合知名家电企业开设绿色智能家电体验店,举办智能家电、集成家电等产品推广活动。鼓励家电协会、电商平台、家电生产流通企业等联合开展绿色智能家电宣传推广,组织家电下乡、家电进社区和以旧换新活动。(市商务局)

9.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

鼓励家电企业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改造提升家电销售网络、仓储配送中心、售后维修和家电回收等服务网点。积极推进服务网络下沉乡镇、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手机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发挥配送渠道优势,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市商务局)积极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引导商家开展无理由退换货。(市市场监管局)

(三)推动家装厨卫换新消费

10.加大惠民支持力度。

鼓励各区、县(市)对居民购买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马桶、智能睡眠、智能康养等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市商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智能家居、家装等消费,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优化审批流程,支持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市委金融办)

11.推广家装厨卫消费新模式。

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将家装样板间推广情况作为评选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评价指标。(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大力发展绿色家装,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深入推进装配化装修试点,认定一批装配化装修试点企业、试点项目和综合服务商,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国家试点。(市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

12.支持重点领域家装消费品换新。

实施家装“厨卫换新”惠民工程。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积极引导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厨房、卫生间进行装修改造,鼓励推广装配化装修,支持装修企业针对“厨卫换新”提供菜单式套餐,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工期进度、让利内容,推出惠民产品和服务套餐,让居民有装修意愿,切实提升居住品质。落实省级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奖补政策,根据装配化装修进行“厨卫换新”试点推进情况、建筑工业化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各区、县(市)予以奖补。(市住保房管局、市建委、市财政局)统筹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根据各区、县(市)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奖补,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市民政局)

13.提升家装厨卫消费便利化水平。

鼓励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设置“家装便民服务点”,提供家具临时存放、家装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市住保房管局、市商务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为装修车辆、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出城市、小区提供便利。(市公安局、市住保房管局)支持企业提供家具、厨卫等消费品上门“送新”、返程“收旧”服务,创新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模式,优化线上线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组织实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政银企联合,协调解决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各区、县(市)要按照本行动方案建立工作专班,制定落实举措,开通咨询服务热线,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加强风险防范和合规引导,严防违规骗补等行为。

(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坚持市区两级联动,积极用好中央、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加大中央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省级商贸和开放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等各级财政资金统筹优化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力度,将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等回收设施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公安交管部门要保障废旧家电、家具等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予以支持和规范。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参与以旧换新的生产、销售、回收、拆解等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杭政函〔2024〕36号),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以各区、县(市)为主体,在我市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现将《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专班办公室

(杭州市商务局代章)

2024年5月17日

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杭政函〔2024〕36号),推动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规模扩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现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顺应消费市场新形势新趋势,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行动,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持续推动我市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力争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全省目标水平;家电销售额增长6%,淘汰更新电动自行车5.1万辆,新增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回收点5个。

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渗透率达到50%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3万辆以上,二手车交易量30万辆以上;家电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0%,累计建成45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1.释放国家补助政策红利。

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助政策,完成汽车报废更新3万辆年度指标任务。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资金推动汽车报废更新,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本人名下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信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鼓励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二手车置换更新等配套政策。〔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鼓励区、县(市)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对消费者将个人名下非标电动自行车报废淘汰并置换全新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予以10%补贴,最高不超过250元。省、市财政结合补贴发放情况、财力状况等因素对区、县(市)予以奖补。〔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降低车辆购置成本。

鼓励银行机构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引导银行、保险叠加推出组合优惠产品助力汽车以旧换新消费。(市委金融办)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市建委)持续深化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推动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中央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予以支持。(市交通运输局)

3.完善报废车回收拆解体系。

结合区域现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能,统筹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合理布局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点。(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报废车拆解项目申报市重大项目,指导地方统筹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网上回收、免费拖车、注销登记等便利化服务,提倡“差异化收车,一车一价”,推广精细化拆解,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4.支持二手车商品化流通。

持续落实二手车经销企业“反向开票”。(市税务局)优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管理,简化二手车登记手续和环节,支持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大型二手车出口企业设置登记服务站,为二手车交易、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市公安局)支持二手车经销分公司落实备案制度,促进二手车企业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引导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市商务局)

5.推动汽车流通消费创新发展。

规范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秩序,拓展汽车配件流通渠道,构建多渠道、多业态的汽车配件流通网络。引导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持续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加强售后维修等人员管理培训,提供规范、便捷的维护维修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二)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6.落实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发挥杭州平台企业作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在参与政策实施的家电销售企业购买达到一级能效且具有统一的国标13位商品编码的家电予以补贴,可按照成交价格的10%左右享受立减补贴,单次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积极落实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结合各地家电补贴发放情况、社零拉动等因素对区、县(市)予以奖补。鼓励区、县(市)对开展家电促销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积极申报国家试点,支持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相关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鼓励企业申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落实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7.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各区、县(市)结合当地人口规模、居民社区等情况,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落实相关设施用地。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方便居民查询回收渠道。培育一批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发展“互联网+上门回收”“以车代库”等新型回收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支持生活垃圾收集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督促家电回收企业将废旧家电销售给合法合规拆解企业。〔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8.扩大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依托杭州特色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安全、智能、绿色的家电产品。(市经信局)鼓励各地依托智慧商圈、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消费载体,联合知名家电企业开设绿色智能家电体验店,举办智能家电、集成家电等产品推广活动。鼓励家电协会、电商平台、家电生产流通企业等联合开展绿色智能家电宣传推广,组织家电下乡、家电进社区和以旧换新活动。(市商务局)

9.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

鼓励家电企业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改造提升家电销售网络、仓储配送中心、售后维修和家电回收等服务网点。积极推进服务网络下沉乡镇、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手机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发挥配送渠道优势,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市商务局)积极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引导商家开展无理由退换货。(市市场监管局)

(三)推动家装厨卫换新消费

10.加大惠民支持力度。

鼓励各区、县(市)对居民购买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马桶、智能睡眠、智能康养等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市商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智能家居、家装等消费,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优化审批流程,支持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市委金融办)

11.推广家装厨卫消费新模式。

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将家装样板间推广情况作为评选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评价指标。(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大力发展绿色家装,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深入推进装配化装修试点,认定一批装配化装修试点企业、试点项目和综合服务商,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国家试点。(市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

12.支持重点领域家装消费品换新。

实施家装“厨卫换新”惠民工程。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积极引导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厨房、卫生间进行装修改造,鼓励推广装配化装修,支持装修企业针对“厨卫换新”提供菜单式套餐,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工期进度、让利内容,推出惠民产品和服务套餐,让居民有装修意愿,切实提升居住品质。落实省级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奖补政策,根据装配化装修进行“厨卫换新”试点推进情况、建筑工业化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各区、县(市)予以奖补。(市住保房管局、市建委、市财政局)统筹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根据各区、县(市)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奖补,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市民政局)

13.提升家装厨卫消费便利化水平。

鼓励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设置“家装便民服务点”,提供家具临时存放、家装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市住保房管局、市商务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为装修车辆、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出城市、小区提供便利。(市公安局、市住保房管局)支持企业提供家具、厨卫等消费品上门“送新”、返程“收旧”服务,创新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模式,优化线上线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组织实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政银企联合,协调解决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各区、县(市)要按照本行动方案建立工作专班,制定落实举措,开通咨询服务热线,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加强风险防范和合规引导,严防违规骗补等行为。

(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坚持市区两级联动,积极用好中央、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加大中央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省级商贸和开放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等各级财政资金统筹优化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力度,将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等回收设施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公安交管部门要保障废旧家电、家具等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予以支持和规范。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参与以旧换新的生产、销售、回收、拆解等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