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特朗普的钢刀,悬在欧洲汽车头上
2025年03月04日关于特朗普的钢刀,悬在欧洲汽车头上的最新消息:导语Introduction关税牌,从来治标不治本。作者丨菠萝蜜责编丨崔力文编辑丨何增荣特朗普又有大动作了。重返白宫后,他于近日组织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包括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
导语
Introduction
关税牌,从来治标不治本。
作者丨菠萝蜜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特朗普又有大动作了。
重返白宫后,他于近日组织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包括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斯克等都悉数参加。特朗普在会议上表示,计划对欧盟征收25%关税,适用于汽车和其它商品,相关决定很快将对外宣布。
从外媒报道的细节看,特朗普这次决心很大,几乎没有可商讨的余地。他不仅批评了欧洲的诸多政策,使美国的食品和汽车出口处于不利地位,还向媒体吐槽了一组数字,称美国和欧盟之间有大约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搞砸美国,实话实说吧,都是为了对付美国,这就是它的目的。但现在,我是总统了!”
特朗普的新政,牵引着全球汽车的神经,一旦高额关税板上钉钉,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处境将更为艰难。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近日反击说,如果美国选择加征关税,欧盟将用同样的措施予以回应,并警告关税战将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放缓。
关税“大棒”挥向欧洲
用关税提振制造业,这是特朗普一直以来的政策思路,但我们都知道,白宫加征关税、大搞贸易保护所宣扬的“避免他国工人抢走美国公民的饭碗“,或是缓解所谓的贸易逆差,本质上都只是政治上的托词。
不妨以贸易逆差为例。
实际上,美欧贸易逆差并没有特朗普叫嚣的这么大。美国媒体曾援引了欧盟的一组数据,欧盟和美国在2023年有大约1558亿欧元的货物贸易逆差,但在服务贸易方面却实现了1040亿欧元的顺差,这意味着,整体而言,两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只有500亿欧元左右。
尽管如此,特朗普盯欧盟很久了。
就在其上任美国总统的第三天,特朗普就在论坛上直接“炮轰”欧盟,称“欧洲对美国非常、非常的不公平,简直糟糕透了!”
特朗普一向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拥趸,也是这一流派教科书式的政治人物代表,用关税提振制造业、增加就业并以此作为政治经济谈判的筹码,是他一直坚持和擅长的。
本月上旬,他才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但铁矿石等原材料并不在加税范围,可见白宫真正目的,是让更多钢铝企业赴美建厂,以增加美国就业。
对欧盟汽车等产品征收25%关税,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只不过,消息传出后,业界人士对25%的数字并不意外,因为特朗普已多次强调高欧盟关税的决心,无论是出于利益威胁,还是政治博弈。
25%的关税,意味着什么?
就拿汽车领域为例,德国是欧盟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大经济体,但该国汽车产业的遭遇,亦是欧洲汽车制造业当下现状的一个缩影。
德国制造的汽车,大约有四分之三被运往国外,这使得汽车行业容易受贸易壁垒的影响。特朗普决定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高额关税,甚至威胁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这里有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等制造工厂)进行高关税施压,对汽车产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欧洲媒体评价,对于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25%的税率确实过高,且很难转嫁给消费者。加上汽车的整体利润率已经很低,欧洲制造商几乎没有剩余空间吸收关税的影响,只能被动调整或扩大美国的现有产能,以保持市场份额。
提前嗅到风险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美国加大生产投资。大众汽车就曾宣布,公司计划将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翻一番,不仅针对Rivian的合作项目投资高达58亿美元,还在Scout品牌的生产中投资约20亿美元,这些操作,将使该公司美国的产量增加一倍以上。
不治标,亦不治本
“关税是字典里最美妙的词汇。”
特朗普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感慨。新王登基不到一个月,白宫的关税大棒,不仅挥向欧盟,还挥向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等区域。
特朗普于本周四宣布,其提议的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计划,将于3月4日正式生效,同时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也将在同一天额外增加10%。仅在过去的2024年,墨西哥350万辆汽车出口中,就有76%的体量销往美国。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曾警告说,长期关税将“抹去”车企的利润,并迫使管理层进行“重大决策转变”,包括将制造工厂搬迁到美国。然而,建造新设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公司依旧容易受到成本的影响。
虽然部分德国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已在美国本土化生产,不会直接受关税的负面冲击,但是,居高不下的关税仍会影响价格——
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边境多次运输,无形中推高了价格。很多人的担心,可能即将成为现实,因为特朗普的一系列措施或将加剧通货膨胀,当美国商品价格上涨,相关企业可能会选择将部分或全部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自2018年起,拜登和特朗普政府每次发动贸易战、或是制定关税政策时都宣称,“让美国工人拥有更多岗位”,把诸多问题的根源归因到外部,即国际竞争,或是外在威胁。
可事实并非如此。
当下美国制造业的最大现实是,底特律的辉煌已成琥珀,产业回归也面临一系列深刻而棘手的困难。从奥巴马时代的“再工业化”战略,到特朗普此前的“美国优先”,再到拜登推行的“产业链韧性”战略,政策在过去十余年不断加码,结果却是收效甚微。
特朗普的思路,依旧是对内吸引,对外限制,最近密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本质上还是过去几年的升级版本
更激进的关税政策-更咄咄逼人的博弈施压-对更多国家和企业“敲竹杠”-倒逼生产线和供应链逐渐转移-保护更多的本土就业-试图加速制造业回流。
只是美国当下的制造业,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升级,但整体改造对国家投资和时间都是严峻考验;二是产业结构难改变,服务业占到国民GDP的80%以上,产业结构已经严重脱离制造业;三是劳动力成本依旧是制造业短板,且技术人才短缺。
关税牌,从来治标不治本。
只是从短期看,对于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特朗普的这把关税钢刀,着实要悬挂在头顶一段时间了。而刚带领联盟党获得德国总理大选的默茨,每一个新政风向标,都将影响德国汽车产业的新走向,如今,又要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烦恼了。
原文标题:特朗普的钢刀,悬在欧洲汽车头上
-
从奇瑞汽车IPO招股说明书看其优势与劣势2025-03-04
-
造汽车爆款,小米为啥能压华为一头?2025-03-04
-
新能源汽车究竟何时才能盈利?2025-03-04
-
“涨”势喜人!各家车企公布2025年2月汽车销量2025-03-04
-
雷军扬眉吐气:手机中国第2,汽车市值中国第12025-03-04
-
中国汽车,规模决定生死2025-03-02
-
国家认监委: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机构指定2025-02-25
-
上海: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免费申领延续至2025年底2025-02-14
-
1万/辆,宁德: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动重卡置换2025-02-11
-
青岛:加快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塑造新能源商用车优势2025-02-07
-
海南拟取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政府指导价2025-02-07
-
广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业态创新发展2025-02-07
-
商务部等8部门: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2025-02-06
-
16家汽车集团,54个国产品牌!2025年1月销量出炉2025-02-05
-
欧美厂商,垄断全球80%的汽车芯片市场,中国自给率仅10%左右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