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产动力电池迎机遇 有望成2017投资热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2 08:31:26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438


中金公司预计,产业链进入实质性、市场化发展阶段,锂电池销量与政策预期出现上行拐点。

竞争更为严酷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行业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这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补充通知、《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在众多管理规则下,多数电池企业会被拒之门外,而且会导致车企更换电池供应商。

对于电池行业而言冲击不仅仅是日渐严酷的管理制度,逐渐放宽的电池制造市场也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2017年1月1日起随着三元锂电池在客车上应用的解禁,其占比持续大幅提升的趋势不可逆转。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为三元电池在客车上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加上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将根据其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大小来进行度电补贴,这些变化都会鼓励厂家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相较于能量密度已接近天花板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将更受青睐。同时,对三元电池的开放也意味着允许更多类型的电池进入市场,比如最近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银隆公司所推崇的钛酸锂电池等新型电池都或将被更多车企所接纳。

此外,《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放开了更多对汽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的外资准入限制。

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曾向媒体表示,取消新能源汽车电池外资准入的限制,符合国家总体对外开放战略方针,行业需要得到充分竞争,一味的政策保护无法培育出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企业。

做大做强成出路

新能源汽车市场始终在不断扩张,动力电池行业无疑潜藏着巨大的前景与利益。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已超过100余家,而由于产能过于集中,一批新进入以及产品质量不佳的企业即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存在高端产品研发不足的隐忧,究其根本,还在于自主研发技术的迟滞。加之生产线供应不足,很多企业为了抢滩巨大市场,不惜盲目扩充生产线而忽略技术研发。

在资金短缺、补贴退坡和产业政策门槛提高的重重压力下,很多中小动力电池企业将通过并购重组寻求出路。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正式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平台,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2016年9月,沃特玛创新联盟与中国一汽集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在纯电动物流车领域展开合作。2016年3月,合肥国轩以自有资金认购北汽新能源新增注册资本,参股北汽新能源,并建设青岛莱西动力电池工厂,配合北汽在青岛莱西的15万辆整车项目。

回顾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制造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诸多要求,分散的订单模式也不利于集中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也越来越成为未来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预测,无论是在技术、市场布局上,还是在商业模式上,2017年,动力电池企业将努力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抱团竞争。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