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环保节能 > 正文

2018年中国水治理市场分析报告——PPP模式运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01 09:36:26   浏览次数:179


(四)健全专业监管体系,加大水治理PPP服务监管力度

PPP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规划、招投标、政府采购、合同订立、施工安全等环节实施跟踪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对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水务企业成本、产品和服务质量、运行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监管。加强信息公开,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委托进行采样取证、现场稽查、检查评估等工作,加强监管的专业性、独立性以及公信力。

(五)大力培育专业化水务运营主体和跨区域大型水务集团

水治理PPP的实施,必然带动水务产业的大发展,涉及节水灌溉、雨水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水治理、管网改造等。这就需要一批上规模、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水务运行主体和大型水务集团作为基础。为此,建议一要清晰界定政府与企业各自应负的责任以及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在逐渐完善水公共设施政府投入支持、水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务企业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水务企业(运营者)与政府(监管者和服务购买者)分别作为独立主体运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时应获得足额成本费用补偿并获得奖励,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合格时应受到相应处罚,促进城市水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二要推动各地政府积极创新制度和政策,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结构的调整拉动产业整合,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水务建设信贷支持,促进水务企业迅速壮大,加快在我国形成一批资本雄厚,股权清晰,具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达到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水务集团。

(六)强化水治理PPP风险防范和管控

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合理分担风险,政府承担法律政策变更等风险,社会资本承担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工期、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风险。事前对水治理PPP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项目进展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完善信用记录体系,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鼓励信托公司、保险机构参与水治理PPP项目,降低水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严控PPP实施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杜绝地方政府利用PPP、投资基金等方式违规举债,杜绝固定回报、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形式的政府变相融资。(GYZQ)


原标题:2018年中国水治理行业PPP模式运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图)

 
关键词: 九龙 项目 治理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