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生物质能资讯 > 正文

共享汽车是行业的风口还是伪命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4 09:32:0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8


  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30年,共享出行和大数据业务将会为汽车产业带来 1.5 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寒冬”已至,共享单车已经残骸一片,被业内称之为高配版的“共享单车”的共享汽车却屡屡受到巨头亲睐。

  12月1日,《商学院》记者从宝马集团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宝马集团ReachNow即时出行携手环球车享旗下分时租赁品牌EVCARD分时租车,在成都正式推出高端电动分时租赁产品“ ReachNow Powered By EVCARD”。

  与此同时,美团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业务也将在成都展开试运营。而在今年2月份,美团对外回应,已在南京试水打车业务。

  事实上,随着共享经济社会的来临和消费升级,共享汽车的入局者甚多,包括传统整车车企、经销商集团、互联网企业,甚至外来资本,纷纷进入共享汽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享汽车总体注册企业约有300多家。就连资本市场对共享汽车也开始转变此前不温不火的态度。

  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6年,进入共享汽车领域的资本从10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平均每年涨5000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1~6月,数家共享汽车企业融资总额已近4亿元,今年全年融资增速预计将超800%。

  共享经济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汽车交通行业的格局,但也一直处在争议的焦点,在共享汽车公司在还未规模化盈利之前就已经有数家相继倒下。

  共享汽车能否站上风口?这一经济形态,如何在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兼顾成本、运营、盈利等问题?前景如何?

  巨头转战共享汽车

  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迅速降温、共享经济社会的来临和消费升级,共享汽车的入局者甚多。

  传统整车车企、经销商集团、互联网企业,甚至外来资本,纷纷进入共享汽车领域。就连共享单车巨头摩拜、ofo也正纷纷将业务拓展至网约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享汽车总体注册企业约有300多家。

  根据资料显示 ,11月初,摩拜与贵州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新特电动汽车达成合作,三方就合作打造绿色智慧共享出行体系。此前,摩拜单车同首汽约车、嘀嗒拼车等网约车平台达成合作,将网约车服务接入摩拜单车APP中,用户无需切换APP及账号即可下单。那么,摩拜是否会因共享单车整体局势走向低谷,将发展重心转至共享汽车领域。截止发稿前,摩拜并未有向记者回应此话题。

  而滴滴投资的ofo小黄车,早在今年4月便通过在滴滴网约车平台接入的方式,实现了“两轮”和“四轮”的无缝对接。ofo相关负责人对《商学院》记者直言,目前在共享汽车领域并无最新动作。

  除了ofo、摩拜以外,永安行也是共享汽车赛道中的一员。11月9日,永安行公告称,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签署原则性协议。

  《商学院》记者发现,在国内汽车厂商中,北汽集团也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汽车平台轻享、首汽推出了GoFun出行、力帆推出了盼达用车。国际市场上也有共享汽车项目,例如捷豹路虎旗下的InMotion、福特的GoDrive、丰田的Rakumo以及奥迪的Audi On Demand等等。

  在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常务副总经理王春风看来,目前来看,真正做共享汽车的企业分三类:第一,主机厂旗下的企业;第二,传统的租赁汽车,如神州、首期等;第三,互联网初创企业。

  “以上三类企业想发展,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线上平台能力,便于客户做交互交流;强大的线下运营能力,按照客户的偏好需求布置网点、充电、停车等;整个资源整合能力,停车,充电,服务,指标(北京每年仅新增2000台共享汽车指标等;源源不断的资金能力。”在王春风看来,要想做好共享汽车的企业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相比于国外的汽车厂商,本土的出行提供商虽然面临着比较大的资金缺口,但是同样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它们更加贴地气,更懂中国市场。

  共享汽车的尴尬:目前仍未实现盈利

  数百家企业簇拥在共享汽车的市场上,无疑是想在这个千亿美金的市场上掘金。既有玩家准备进场,也不乏玩家退出。

  今年10月,共享汽车EZZY宣布解散并停止提供服务,同年3月,已获得A轮融资的分时租赁公司“友友用车”突然宣布停运。

  EZZY共享汽车平台CEO付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EZZY的失败在于在成本管理上没有做好。他表示:“如果 EZZY 的客单价在 30 元左右,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要为此支付 60 元的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无法控制成本是困扰目前中国市场上绝大部分共享汽车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之一。可以通过规模化的方式将运营成本降下来。

  针对目前业内所热议的规模化才能将运营成本下降的说法,王春风则表示,“目前有的企业已经打入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因为他们满足了客户某一需求,把客户某个局部的需求做到极致,没有形成规模也能满足平衡,收益的平衡。走一条与自己能力匹配的路,国内目前达不到规模化,不会出现网约车,共享单车领域的寡头现象,但是共享汽车会出现很多巨头,大的是全国性市场,小的可以是地方性的巨头,领域的巨头。”

  除了运营上的难题外,共享汽车盈利更是行业内一大难题。对于“重资产”属性的共享汽车而言,超高的投入与漫长的回报也被业内指着为根本原因。

  “目前,实现盈利的共享汽车企业,可以说是零。“王春风坦言,有些企业在部分领域,个别城市可能盈利,但是没有实现整体的盈利,包括我们在内。关于盈利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点:一方面,怎么样去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订单;第二点,怎么样降低运营成本,整合资源,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第三,衍生的服务,比如广告、资源置换、资源整合等。

  “目前共享汽车行业的挑战还是在于盈利。”易观分析师王会娥分析,共享汽车行业的投入成本很高,无论车辆成本、停车位成本还是线下运营成本都很高,但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车费用,而相比传统汽车租赁,共享汽车的租车费用又非常便宜。

  业内:看好共享汽车的市场潜力

  尽管共享汽车行业问题多多,但业内还是看好其未来发展。

  业界认为,以汽车分时租赁为主的共享模式在国外已相对成熟,但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市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首先,共享汽车前期的资金投入非常大,除了车辆采购成本外,企业还需要支付停车费、油费/电费、保险费等日常运维成本,这导致大部分共享汽车企业的投放量相对都比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同时,用户的体验也受到一定限制,又反过来影响到了共享汽车的发展。

  不过业内依然十分看好共享汽车的发展前景。

  “虽然EZZY失败了,但不能代表共享汽车失败。”在国外生活约十年的付强曾是Zipcar的用户,最喜欢的企业之一是Airbnb。他认为共享出行会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市场,中国可能会出现一家高度整合的智能出行企业。

  宝马集团出行及能源服务全球副总裁 Dr. Bernhard Blättel 强调,“共享化、服务化是宝马集团未来出行愿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出行市场之一,与此同时,电动出行与分时租赁的相结合,还将为推进城市绿色、低碳的风尚出行生活做出贡献。”

  王春风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也直言,共享汽车目前是起步阶段,解决了部分用户需求,未来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汽车保有量和持驾照人数、交通环境的负荷、移动互联的发展、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对共享汽车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预计2020能预计共享汽车规模到40-50W,2017年目前有6W辆。

  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30年,共享出行和大数据业务将会为汽车产业带来 1.5 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8月8日,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更被视为国家鼓励支持分时租赁汽车,也即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强烈政策信号。

  业界普遍认为,共享汽车作为城市公共出行的补充,即将迎来风口飞扬的时刻。只有让客户体验好了,共享汽车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需求,背后的投资方才愿意出手。共享汽车目前是起步阶段,解决了部分用户需求,未来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文/伍月明)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由替代能源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关于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对垃圾焚烧炉与余热锅炉配置一些问题的探讨 海藻生物能源的利用开发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