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综合小能源资讯 > 正文

锂硫电池的最新基础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4 21:58:4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02


图3实现高耐热锂离子电池的基础技术

  东北大学教授折茂的研发小组与日立制作所共同开发。左为电池结构。右为电池电压与电池容量的关系。利用新技术(①+②)可确保理论容量90%的电池容量。

  其中的重点是,通过把络合氢化物LiNH2与LiBH4的混合物层夹在正极层与固体电解质层之间,防止了二者之间伴随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而发生的剥离现象。另外,在作为正极材料使用的三元活性物质的粘合剂中采用了Li-BTi-O(锂-硼-钛-氧)类氧化物,防止了正极材料与LiBH4接触发生分解反应。

  另外,为了防止LIS电池的硫溶出,关西大学化学生命工学部教授石川正司和副教授山县雅纪领导的研发小组开发的方法是,改变利用正极而非电解质吸附硫的碳材料。山县称,“如果使用具备1nm以下直径细孔的碳材料,流入细孔中的硫就不容易出来”,由此能防止硫随着充放电循环而减少。

  该研发小组除了这种碳材料外,还通过为硫正极粘合剂使用海藻酸钠提高了LIS电池的输出功率。采用海藻酸钠的一种——海藻酸镁作为粘合剂使用。利用海藻酸镁将硫-活性炭复合活性物质与导电助剂乙炔黑凝固到一起,制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采用锂金属、电解质采用某种离子液体(仅利用阳离子和阴离子等离子构成的低熔点盐)试制的LIS电池,以0.5C充放电循环15次后,维持了约900mAh/g的高容量。采用其他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还有充放电循环70次后仍能维持约900mAh/g高容量的类型,以及可以在2.0C下作为电池动作的类型。

<上一页3
 
关键词: 正极 电解质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什么是燃气汽车
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浅析 什么是核能发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