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能源大亨朱共山的“艰难时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3 10:11:4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543


“永争第一”

在保利协鑫徐州办公室二楼楼梯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这幅字中繁体的“快乐”二字被放大数倍,十分醒目,把其它字衬得渺小。

两年前,朱共山曾说,他的乐趣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如今看来,他很快乐。

在中国,诸如任正非、马云、柳传志这样的商界大佬有着共同的特质:内心深处填满各种矛盾。他们深具忧患意识,但一旦认准方向后,甚至会不顾扩张带来的风险。

朱共山亦如此。当外界夸赞协鑫为行业龙头时,他会感到焦虑:“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江湖地位,如果一个人或者企业家认为自己是老大,一定不会走长远。”

但在内心深处,他在管理上又奉行“争先领先,永争第一”。协鑫集团的各条战线均遵循这一理念,必须在各自的细分行业成为行业龙头。

22年前,朱共山和香港新海康航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太仓协鑫置富热电有限公司,第一家电厂于1996年11月18日正式奠基。此后十年,他疯狂布局20多个电厂,成为“民营电王”。

后来,当协鑫2006年第一次涉足多晶硅领域时,朱共山的目标又瞄准该领域全球老大的位置。彼时,作为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被欧美公司垄断数十年。

2007年9月,江苏中能第一条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投产,全球的多晶硅市场格局就此改变,天平开始偏向这家新崛起的新贵。但朱共山并不满足,他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加大产能。

自2006年杀入多晶硅行业后,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扬。2007年,多晶硅的价格突破300美元/公斤,江苏中能的毛利率高达70%。

超高的毛利让协鑫尝到甜头。当年8月,江苏中能又按照万吨规划在工厂内增加一条1500吨的生产线,产能扩大一倍。

但朱共山仍不满足。2008年12月,中能三期项目投产,整体产能达到1.8万吨,其供货量占了当年全国多晶硅供货量的一半。

到2014年,保利协鑫多晶硅产量6.69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协鑫仅用五年时间走完海外多晶硅企业Hemlock、德国瓦克等巨头数十年才走完的路。

对朱共山“嫉慢如仇”的性格,保利协鑫总裁朱战军深有体会。2009年6月,朱共山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8个月内建完一座下游硅片厂,并投产。

当时,朱战军甚至连长晶炉、切片机等核心设备都没见过。为完成这项任务,他带领团队,在零下10度的寒冬中坚持24小时作业。

最终,协鑫的第一个硅片项目终于赶在春节之前成功投产。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在风云波谲的商业世界中,往往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成就财富传奇。

毫无疑问,朱共山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亿元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