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十四五”新增光伏装机约424MW!广东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0 13:01:1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2
核心提示:2022年06月20日关于“十四五”新增光伏装机约424MW!广东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的最新消息:6月14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积极推动“整县光伏”, 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推广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分 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推进分布


6月14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积极推动“整县光伏”, 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推广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分 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产业集聚 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机构、重点用能企业等建筑屋顶建 设应用,与用电负荷相匹配,就近接入,就地消纳。充分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应用深度融合,扩大“光伏+”多元化利用范 围,鼓励采用多样化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推进太阳能综合应用, 满足城市电力、供热、制冷等能源需求。“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42.4万千瓦,到2025年,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约80万千瓦。

二〇二二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形势 .............................................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1

第二节 发展形势 ........................................... 6

第三节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7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9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10

第四节 发展布局 .......................................... 13

第三章 重点任务 ............................................ 16

第一节 加强能源供应安全保障 .............................. 16

第二节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 24

第三节 加快构建智慧能源系统 .............................. 28

第四节 壮大优势能源产业体系 .............................. 31

第五节 推动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 ............................ 33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 ........................................ 36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 36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 36

第五章 保障措施 ............................................ 38

第一节 加强规划衔接 ...................................... 38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 ...................................... 38

第三节 完善要素保障 ...................................... 38

第四节 加强宣传引导 ...................................... 39

附件: ..................................................... 39

附表:《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 40

附图 1 东莞市“十四五”规划电源项目布局图 .................46

附图 2 2025 年东莞市 220 千伏电网地理接线图 ................ 47

附图 3 东莞市“十四五”天然气设施规划布局图 ...............48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是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时期。为指导我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工业“煤改气”,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探索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建设,能源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电源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建成投产东兴电厂二期、谢岗华能热电联产项目、沙田立沙岛等燃气项目,建成科伟三期、东实新能源、粤丰电厂、海心沙环保热电等固废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东莞中堂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期、樟木头樟洋电厂扩建、东莞宁洲天然气热电联产电源项目等项目。截止2020年底,本地电源总装机规模为650.1万千瓦,其中气电规模达258万千瓦,较2015年新增50万千瓦,气电基本上填补煤电退役空缺。

——电网网架结构不断完善。初步建成“三芯六瓣”玉兰花形态的主干输电网络格局,截止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 5 座,线路总长度655公里;220千伏变电站37座,线路长度1548公里(含电缆 63 公里)。2020年供电可靠率为99.987%,处于全国地级市领先水平。

——天然气储运体系初步建成。在“全市燃气一张网”的精神指导下,已形成基本完善的天然气输配系统。截止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天然气管道约3480公里,LNG 储气设施容量 16.35万方(水容积),可储存天然气约1亿方(气态)。东莞新奥已实现市域高压管网与立沙岛九丰 LNG 储备库(2◊8 万立方米LNG 储罐)连通,进一步巩固了东莞“多气源、一张网、互联互通”的稳定供气格局。

——煤炭石油供应体系保持稳定。拥有装卸煤炭码头16个,煤炭年吞吐量超过5500万吨;敷设成品油输油管线达到130公里,成品油仓储库容达到206万立方米,现有323座加油站和2座加氢站;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超过24家,已建液化石油气储存站1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4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超过 440个,总罐容超过16万立方米。

(二)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加快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2020 年全市煤品、油品、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为 23%:11%:12%:53%,与 2015 年相比,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近21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上升近 7 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含外来电)能源消费上升近16 个百分点。

——电源结构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2020 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 318.1 万千瓦,装机占比 48.9%,较2015年提高26.5个百分点,其中光伏装机 37.6 万千瓦,较2015年新增33.2万千瓦,装机增长 7.6 倍。

——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压减。推动服役期满煤电机组按期退役,关停沙角电厂 5 台燃煤机组,总计规模 131 万千瓦;

推动燃煤自备电厂“煤改气”,推动大朗、常平、虎门、麻涌印染纺织产业园实现煤改气,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9台合计665蒸吨。2020 年煤炭消费1112万吨,2018-2020年煤炭消费实现压减 555 万吨(2017 年消费 1667 万吨),超额完成省三年压减299万吨任务,完成比例达到 185%。

(三)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认真部署、严格实施能源“双控工作”,积极完善和落实节能考核制度,大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经济社会发展能效水平不断提升。截至 2020 年底,我市能源消费总量为 3042.59 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233.6万吨,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 19.3%,顺利完成广东省下达的能源“双控”目标任务。

——狠抓重点领域节能。严格做好源头控制,扎实落实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组织对镇街、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重点对陶瓷、水泥、玻璃、造纸等行业相关企业开展节能专项监察。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十三五”期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4573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3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0万平方米。积极推动交通节能,实现了市区公交车100%纯电动化,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1000座、充电桩超7000个。

——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截止2020年底,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25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松山湖(生态园)被认定为 2016 年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东莞市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成功申报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国家级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新能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东莞锂电池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其中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拥有30家优秀的规上锂电设备生产企业,锂电设备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锂电智能化设备在国内领先。在氢能源产业方面,初步构建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雏形,东莞巨正源丙烷脱氢项目建成后副产氢气可达5万吨/年以上,高纯氢气产能可达6000吨/年;太阳能光伏产业初具规模,2018年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年总产值超 50 亿元,在光伏逆变器(华为)、太阳能电池(五星太阳能、南玻光伏)和光伏发电盖板玻璃(南玻太阳能玻璃)方面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也拥有较大的国际市场。

——建设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深入推进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规划建设,率先构建现代化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启动了松山湖智能电网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首创建设一张高可靠性电网、建设 N 种不同类型的终端供能模式,建设一个能源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的“1+N+1”规划思路,并于 2019 年升级为省级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

专栏 1 东莞市“十三五”能源指标完成表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调整,能源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大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我国能源发展将加速呈现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趋势,对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一核一带一区”的建设,广东省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能源发展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东莞已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城市,随着“双区”和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纵深推进,有利于我市抢先占位,发挥区位和产业链完备优势,承接大湾区优质资源,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发展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三区”叠加为能源发展创造重大机遇

我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产业制造业的先驱城市,地处广州、深圳两大湾区中心城市连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日益凸显,推动我市加速培育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大动能。“三区”建设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为我市在能源科技创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能源合作、人才支持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二)“双碳”目标加速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加快推动“碳达峰”工作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适应生态文明的更高要求,清洁化、低碳化是广东省和我市新时期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未来广东省沿海核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迅猛,全省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持续提高,有利于我市积极引入市外清洁能源,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三)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当前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先进能源技术不断发展,能源新产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能源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突破口。我市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连接广州、深圳两大引擎城市,将依托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特点,发挥东莞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有利于推动我市能源科技创新、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

第三节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能源供应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然而我市本地资源短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一般,能源供应易受外部影响。电力保障压力长期存在,随着沙角电厂逐步退役,本地供电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500千伏莞城片、纵江片、横沥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电紧张局面,电网运行风险增大。天然气供应保障仍面临压力,随着未来气电的投产运行和“煤改气”的推进,天然气消费量迅速上升,天然气的供应和价格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难度加大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了落实碳达峰的行动要求,实现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目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化发展,需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我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发展空间有限,基本不具备开发水电站、大型风电场、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仅太阳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太阳能光伏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总体规模还很小。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主要依赖扩大天然气利用,当前我市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天然气供应受外部影响增大,天然气价格不确定因素加大,对我市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提出挑战。

(三)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待提升

我市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不断强化的生态环保要求下,用地用海用林等要素资源紧张,电力、煤油气站场储库、管线等能源项目规划选址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能源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补偿、拆迁安置和社会稳定等问题,也是成为约束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落实能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系统优化能源体系;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提高能源利用效能,优化能源结构;以保障能源安全为主要任务,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储运体系;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全方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清洁低碳、绿色发展。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围绕碳达峰目标,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加快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发展,持续推动工业“煤改气”工作,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潜力,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推动节能改造,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保障优先,安全发展。加强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能源综合供应能力,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完善能源应急保障机制,提升能源系统抗风险能力,筑牢能源安全基石。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发挥能源示范工程引领效应,促进技术、体制、商业模式创新,鼓励能源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创新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供能等能源利用模式,依托制造业优势,激发社会能源科技创新活力,以研发平台和示范项目为带动,加强对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培育力度。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全市能源规划布局,加强与上位规划、同级规划的衔接,做好能源布局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统筹,统筹市内和市外资源,优先挖掘本地电力资源,依托省网积极引入外来清洁电力,统筹做好煤电退役后的电源替代工作。统筹市场改革与保障供应的关系,满足人民对优质优价能源的需求,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建设及发展,全市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能源清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形成,更好的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能源总量方面。2025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完成广东省分解任务目标,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 1200 亿千瓦时左右,煤炭消费总量预计达 523 万吨左右,天然气消费总量预计达 100亿立方米左右。

——能源效率方面。“十四五”期间,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完成广东省分解任务目标,单位生产总值电耗累计下降约10%左右。

——低碳目标方面。“十四五”期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完成广东省分解任务。

——能源结构方面。到 2025 年,能源消费总量中煤品、油品、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占比分别达到 10%、15%、39%、36%。

——能源保障方面。到 2025 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920 万千瓦左右,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 58 万吨标准煤,天然气储备能力(液态)达 2.25 亿立方米左右,供电可靠率达 99.988%。

——民生用能方面。到 2025 年,人均生活用能达 0.51 吨标准煤/人·年左右,在市内各区域及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约34000 个充电桩(不含私人及内部专用充电桩)及 29 座加氢站。

专栏 2 “十四五”东莞市能源发展主要指标

1.png

第四节 发展布局

“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强西北区、西南区和东区三大清洁发电基地,推动立沙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基地建设,优化天然气管网、电网和新能源交通服务基础设施三大网络,打造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构建“两基三网一区”的能源格局。

(一)强化“两基地”建设

——清洁发电基地。结合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供电和热力负荷集中区域,建设形成西北区、西南区和东区三大区域以天然气热电联产为主的清洁发电基地。西北区包括麻涌、中堂、高埗、万江、道滘、洪梅等 6 个镇街,西南区包括沙田、厚街、虎门、长安等 5 个镇街,东区包括谢岗和樟木头 2 个镇街。

——天然气接收和储运基地。立沙岛地区加快建设调峰储备库项目,提升东莞市天然气储备调峰和保供能力。

(二)完善提升“三张网” ——天然气管网。加快推进市政高压管道形成四个闭环,两个半环的管网格局,推进穗莞天然气干线项目建设,加快与全省“一张网”的供气衔接,加强与周边地市高中压管网设施的衔接,提高天然气管网的覆盖水平,实现东莞天然气“多气源、一张网、互联互通”供气格局。

——电网。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完善“三芯六瓣”玉兰花目标网架,加快推进变电站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新建变电站智能化,推进电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大湾区一流智能电网,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坚强主网及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充分依托住宅小区、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鼓励有条件的充电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满足基本充电需求。依托全市范围内的高速公路网络,重点在服务区建设城际快充站,以满足城际出行需要。推进景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推动氢能源汽车应用和加氢站建设,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

(三)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

推进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第二阶段、滨海湾新区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及多个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的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省级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名片。

1.png

1234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