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价格“雪崩”!硅料最低6万元/吨,全产业链绞杀开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09 19:02:3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61
核心提示:2023年11月09日关于价格“雪崩”!硅料最低6万元/吨,全产业链绞杀开始?的最新消息:从“拥硅为王”到成交陷停滞,硅料从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到如今价格雪崩,新一轮大洗牌已然来临,寒冬已至,企业如何渡过低谷,光伏产业链又将受到哪些影响?价格暴跌,新产能陆续“待


从“拥硅为王”到成交陷停滞,硅料从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到如今价格雪崩,新一轮大洗牌已然来临,寒冬已至,企业如何渡过低谷,光伏产业链又将受到哪些影响?

价格暴跌,新产能陆续“待定”

2023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走跌。单晶致密料均价已从年初24.01万元/吨的高点,到目前已击穿7万元一线,最低至6.3万元/吨,短短数月价格跌幅已超73.76%。

据硅业分会最新价格,本周N型料成交价7.00-7.80万元/吨,平均为7.39万元/吨,周环比下跌1.73%。单晶复投料成交价6.50-7.00万元/吨,平均为6.83万元/吨,周环比下跌2.01%。单晶致密料成交价6.30-6.80万元/吨,平均为6.64万元/吨,周环比下跌2.21%。单晶菜花料成交价6.00-6.50万元/吨,平均为6.31万元/吨,周环比下跌2.92%。

121.png

图片数据来源:硅业分会

暴跌现象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当下硅料供给远超需求。据硅业分会统计数据,近两年国内硅料新增供应量每年以超57%的速度增长,分别达到57.2%、82%。按照2023年国内硅料供应量合计160万吨折算,对应光伏装机量约为630GW。而根据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按350GW折算,硅料供应过剩约180GW。

图片1.png

图片数据来源:硅业分会

硅料供应过剩,上下游双方在“僵持”和“观望”状态下,不断寻找新的价格平衡点。然而,今年远非至暗时刻,2024年还会有大量硅料产能投放,有业内人士预计明年硅料价格或将逼近5万元/吨。

实际上,当前7万元/吨左右的硅料价格已经直逼二三线光伏企业的成本线。相对而言,龙头企业仍具备成本优势。通威股份半年报公布,目前多晶硅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大全能源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硅料销售成本为4.78万/吨,硅料现金成本为4.16万/吨;而协鑫科技则表示,今年7月其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生产成本约35.68元/公斤。

对于新晋跨界企业而言,面对硅料技术壁垒、爬坡难度、成本曲线陡峭等挑战,大有“没吃肉先挨打”的趋势。

受此影响,更多的企业选择停产检修以及暂缓或者延长新项目投产周期。

宝丰集团甘肃酒泉瓜州5万吨多晶硅项目,于2022年3月20日开工,目前建设周期已有20个月,但尚未有投产消息公布。

南玻A在2022年6月曾披露青海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周期20个月,同年9月该项目正式开工。2023年半年报显示,该项目工程进度仅完成5%。据南玻A在互动平台表示,该项目正在建设中,具体投产时间将视进度而定。

中来股份2022年3月曾披露20万吨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多晶硅扩产项目,其中一期项目1万吨高纯多晶硅预计在协议生效后开工建设,并争取2024年竣工投产。根据最新消息,中来已完成硅料项目公司的新设,硅料项目已取得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目前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与节能评估报告正在委托第三方编制中,处于前期报批手续的第三方评估阶段。

不仅新人难入局,老牌企业也纷纷“刹车”止损。近期,大全能源宣布将原定于今年底投产的全资子公司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至2024年二季度。大全能源表示,主要受市场环境、供需关系等客观因素以及实际建设进度的影响,上述项目整体实施周期有所放缓,导致实施进度较原计划有所滞后。

此前1个月,TCL中环以6.966亿元卖掉了持有的多晶硅资产(即新疆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7%的股权,这一举动也被市场解读为出于对多晶硅上游市场的不乐观预期,而做出产能清退举措。

雪崩之下,全产业链绞杀

硅料盛景不再,价格战硝烟之下,“战火”已经蔓延至硅片甚至组件环节。

据硅业分会近期市场调研显示,当前硅片环节受到库存积累影响,价格快速崩跌,目前硅片价格已达到绝大多数硅片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厂家甚至面临亏损,这也导致硅片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硅料议价空间被压缩,市场价格博弈异常激烈。

而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近期报价,P型硅片,M10、G12尺寸成交价格跌幅达到1-6%不等。N型M10尺寸落在每片2.4-2.55元人民币,且部分厂家已经提供N/P同价的报价。

终端组件环节,价格同样进入下降通道,且部分央企招标频现低于1元的报价。

10月18日,中国华电集团2023年第三批光伏组件集采招标项目开标,其中标段六P型组件框采投标最低价至0.993元/瓦,虽然该报价并未中标,但却释放出组件跌破“1元时代”的信号。

仅隔不到两周的时间,在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光伏组件集采开标中,再现最低0.945元/瓦的投标价格。据了解,此次招标的供货周期为2023年11月-2024年12月,除最低价外,整体报价在1元左右徘徊,且p/n型组件价差在5分/w左右,这样代表了企业对于明年的价格预判。

11月6日,中国能建15GW组件集采开标,其中p型182标段,多家企业报出0.9字头的报价,均价降至1.02元/W。而n型182组件报价据悉也在1.07元/W左右。210mm尺寸中,n型组件在1.11元左右,p型在1.04元左右。

整体来看,组件1元/W的价格已经接近大部分组件企业的成本线,但在供需失衡的现状下,企业为争夺订单,“价格战”似已无可避免。有业内人士预测,年底前组件价格有可能跌破成本线。

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曾指出,组件破“1”后业内有声音让多晶硅继续跌价。但是,多晶硅价格每吨再跌1万元,每瓦组件成本只会减少0.025元;对于投资巨大、需要连续生产的多晶硅厂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几个1万元的降价空间,目前头部硅料企业的成本可以控制在6万元/吨。他认为,低价是组件端严重过剩造成的,越跌越不交易的心理加剧了下跌,大型采购招标也造成踩踏,总体来看,不是按电站投资收益率来衡量组件价格。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