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我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9 12:01:4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16

一、中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 2012年3月,能源局委托中科院电工所、天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中国“十二五”微电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推广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1)微电网的主要技术路线是互补、互动、分组、多能、多源、多级、多模式、多类型和控制。 2)微网主要组成部分 3)微网主要控制技术 4)微网主要核心装备: 能量管理系统;协调控制与通信系统;就地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器。 5)微电网主要形式是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和微网群。 6)微电网的主要功能:改善电能质量,维持系统稳定;统一抽调控制分布式发电装置;通过储能,使分布式发电单元可调度;增强系统并网可靠性,优化能量管理;保障供电可靠性;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 7)微电网并网技术标准体系:体系包括6类、11个子系列、20项标准,3项国标、1项行标正在制定。 二、中国智能微电网未来展望 1)我国发展微电网的目的 (1)最大程度接纳分布式电源。 微网将原来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整合,集中接入同一个物理网络,并利用储能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调节以平滑系统的波动,维持网络内部的发电和负荷的平衡,保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2)节能降耗,提高能效。 微网同时满足供电、供热、制冷、湿度控制和生活用水等多种需求,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储能单元的参与有利于对系统内部的能量进行调节,高效、合理地利用能量。 (3)解决无电地区供电。 在中国农村适合的地区,应以户、村为单元组成不同规模的微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分布式电源。 (4)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个性化需求。 微网具备实时在线监控的预警能力,提高微网内部负荷供电的可靠性。 (5)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 微网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迅速与大电网解列形成孤网,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在灾害多发地,组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微网,能在灾害后迅速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具有黑启动的能力。 (6)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网自治运行的特点与智能电网的自愈相类似;都需要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优化运行;微网是智能电网安全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满足未来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都允许接入多种发电和储能单元。 2)我国微电网的定位 (1)满足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 当局部地区的分布式发电规模较大,对现有配电网运行控制造成较大影响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微电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2)满足与大电网联系薄弱的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 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偏远地区以及海岛等地区,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大电网供电投资规模大、供电能力不足,甚至大电网难以覆盖,采用微电网技术可解决这些地区的供电问题。 (3)满足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用电需要。 工厂、医院等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满足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的需求,采用先进微电网技术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