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土壤修复市场生命周期及商业模式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23:23:4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58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LifeCycle),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五个发展阶段:研发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图2所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未来10年将迎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相关制度的日趋完善,法律法规的更加细化和可执行性加强,土壤修复产业将从房地产开发驱动阶段逐渐向法律驱动或政府引导为主的阶段过渡。到2020年后,可能会进入一个意识驱动为主的时代。

  《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将出台。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已由环保部提交至国务院审核,预计2016年将会出台。按照国务院要求,即将出台的“土十条”中,会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将会制定治理我国土壤污染具体“时间表”,总体上把土壤污染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进行监管治理和保护,对于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和任务也将逐级分配到地方政府和企业,争取到2020年土壤恶化情况得到遏制。“土十条”发布之后将会带动的投资预计达数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我国应学习基于风险评估和优先排序的污染土地管理国际经验。在设定修复目标方面,要防止过度修复,避免在有限的场地上花费了太多的资金和努力,使社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修复目标值取决于污染土地带给社会和环境的风险水平,应建立适当的考虑未来土地利用和土地特点的土壤修复目标,应采用基于风险的管理体系,这种修复体系通常比彻底的修复要工作量小,而且会显著地节约修复费用。另外,目前我国污染场地面积大数量多,而修复资金有限,因此场地修复的优先次序尤为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实行污染土地风险等级评估和国家优先场地名单,对污染土地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修复的优先次序。场地经过污染调查与评估,在保证人体健康、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修复基金将被优先分配给社会和环境危害最严重的场地。我国应结合本国土壤污染实际情况,建立基于风险评估和优先排序的污染土地管理体系。

  加快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设备、药剂材料的国产化。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着重推进技术、设备、药剂材料的国产化。国际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虽然我国可以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来发展土壤修复技术,但是国内的土壤类型、条件和场地污染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发展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合国情的实用性修复技术与设备,以推动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降低修复成本。

  加快推进我国土壤修复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土壤修复应同其它传统行业一样,借助互联网平台,结合智能监测网络,推进我国土壤修复的进展,从而带动土壤修复的生命力,实施“净土”战略,保障人类的食物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大地生机盎然。

  4、结语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面临很多问题,各地土壤污染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摸清,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亟待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基础薄弱,修复设备化、规模化、产业化研究滞后,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涉及社会关系复杂,资金筹集困难,土壤污染治理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但是,国家对土壤环境日益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将出台,建议以“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政府出资”、RT、ROT、ROO、TRT等商业模式,基于风险评估和优先排序的污染土地管理原则,加快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设备、药剂材料的国产化,推动土壤修复与互联网的融合,促进我国土壤修复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污染 场地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