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浅析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及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20:28:3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05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特点

  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是我国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多目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运营;

  多层次: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综合性:最终定级是在分别考虑各目标的基础上综合制定,集成了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材、智能、环保、景观绿化等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特点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评价方法简单易用,六大指标相对独立,不能串用。评价结果体现在六个基本绿色性能方面一定的均衡性。该评价标准定性定量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选用产品。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向

  3.1扩大原标准的适用范围,已从原定的住宅、公建(办公、商厦、宾馆)开始推广到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科技馆、展览中心等建筑。

  3.2从早期的新建建筑发展到既有建筑的改造均提出申报绿色建筑的要求。

  3.3从原有的普通建筑到现在发展势头较快的超高层建筑。

  3.4从原有的民用建筑已拓展到工业建筑。

  3.5一百个左右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逐步开始运营标识的认定。

  3.6对部分公共建筑不仅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还要实施能效标识。

  3.7绿色建筑已从“四节一环保”发展到建筑碳排放计量分析。

  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4.1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通过试点和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制订引导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政策,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

  4.2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

  绿色建筑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

  五、结语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它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绿色建筑的发展,要大力宣传在建筑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增强危机意识。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很大的推广,我们坚决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 材料 技术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