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德国污水处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1 09:04:3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09


  微污染物去除

  越来越多的有机微污染物在河流、湖泊,甚至地下水中,都已经被检出,这些微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激素等。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含有这些物质, 是因为现在的污水厂工艺中,都还没 有涉及处理此类物质的去除工艺。即便如此,现在的污水处理厂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以及生物降解或者生物转移作用,也能去除相当一部分的微污 染物。然而,残留的污染物包括农药、 激素及其他有机微污染物,虽然浓度 不高,但也有可能引发水生态系统的 问题,甚至影响到供水系统。

  在原水中,这些微污染物的浓度 可达几百 ug/L,在处理后的出水中,其浓度为 10ug/L-100ug/L。目前,还 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出水中农药残留 物的浓度有明确的规定。

  降低地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含量的方法之一是在污水处理厂整体工艺中加入处理微污染物的技术与工艺,这些 技术包括:

  ——臭氧氧化;

  ——活性炭吸附;

  ——膜过滤;

  正常情况下,这些工艺应当放在污水厂整体工艺流程的最末端,比如,置于二沉池之后。

  臭氧氧化: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许多有机物都可以被臭氧氧化。但是,使用臭氧的一个问题是有机物有时不能 被臭氧完全矿化,而只是发生了一些形 态转化,结果是有可能产生更为有害的 物质。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巨大的内 表面积(1000 m2/g),并且可以吸附 大量的溶解态物质。活性炭吸附对于去 除微污染物而言,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 的方法,对于大部分微污染物,活性炭 吸附去除比例甚至可以高达 80% 以上。 在工艺 上,活性炭可以以粉末的形式投加到水 中(颗粒直径是10um~15um),或者单独设置一个填充有颗粒活性炭的活性炭柱(颗粒直径是 1mm~3mm)。 如果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式,在整体工艺末端要将粉末活性炭与水 体进行分离。分离的方法可以通过沉 淀(辅以絮凝)、砂滤或者膜过滤, 其中膜过滤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使 用过的活性炭需要被焚烧,吸附在其 上的有机物将被完全矿化。如果采用 的颗粒活性炭柱的方式,污水在进入 活性炭柱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处理, 尤其是悬浮颗粒和铁必须被完全去除。 活性炭柱里的颗粒活性炭可以再生并 重复使用。

  膜过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对于去 除药物残留都非常有效。操作压力在5bars~40bars 时,就可以从废水中提 纯出纯水。在生物处理之后,出水通常 要进行预过滤(微滤)以防污染。膜元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产水 / 废水的比 例通常在 75%~80% 之间。也就是说,将有20%~25% 的含有残留物的水需要 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操作压力较高, 能耗基本在 1kWh/m3 ~2 kWh/m3。

    余下全文
 
关键词: 污泥 活性炭 污染物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