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八大亮点解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1 13:06:0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1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这一修订草案跟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有何区别?这次修订又有哪些亮点?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王灿发。

  亮点 1

  总体框架有变化

  修订草案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做出相关规定,总的框架就比原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增加了很多新内容的独立篇章。

  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只有8章,现在的修订草案增加到了9章。原法只有92条,修订草案增加到143条。除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属于完全新增加的一章外,还对其他一些章节的名称和内容也进行了调整。比如,把原法第五章“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改成了“重要功能水体保护”,更加简洁,也更加适合水体保护的需要;把原法“水污染事故处置”改为“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与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扩大了内容范围。

  亮点 2

  放低公益诉讼门槛

  第七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篇章里,特别强调第110条公益诉讼部分与原来不一样。增加了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以前规定是辖区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连续从事环保公益5年才能提出公益诉讼。修订草案规定,除了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外,依法符合条件的环保社会组织都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王灿发表示:“这个改变的原因是,从新《环境保护法》实行一年多来的情况来看,提起公益诉讼的并不多,公益诉讼也没有呈井喷式爆发,没有诉权滥用的情况。为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让更多环保组织有资格提起公益诉讼,所以这次修订放低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

  亮点 3

  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在第四条“政府责任”中,增加了地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首次把规范党政负责人的条款纳入环境法律修订草案,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实际上我国很多法律仅仅对政府追究责任,但是在一些地方,项目上不上,要不要采取措施,投入多少资金,这些往往由地方党委来决定,最后却让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承担责任,从而导致了有决策权的不负责的现象。这次法律修订确定了地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地方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同时,还要对分管领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王灿发说。

  对于这一点,新《环境保护法》中并没有规定把地方党委负责人纳入责任范围。这一规定是这次修订草案比较大的创新。王灿发表示,在过去法律中也基本没有这样规定过。

    
 
关键词: 水污染 公益 亮点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