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英媒:中国“绿色革命”走向全球化 众国家效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9 10:03:1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164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7月8日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题为《中国绿色革命走向全球》的文章称,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有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热门话题新闻英语。这表明,中国计划发展清洁经济,从钢铁等碳排放密集型行业转向服务业,同时寻求保持让许多发达国家感到羡慕的6.5%以上的强劲经济增速。

文章称,基于制造业出口的旧增长模式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使中国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但它也带来了挑战,包括以煤炭为主导、对健康有害的能源构成。最近一些研究报告估计,因空气质量糟糕——很大程度上与使用化石燃料有关——损害健康而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

然而,现在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打算果断向全世界表明,气候举措和经济增长是并行不悖的。“十三五”规划旨在提升中国在经济价值链上的位置,转向不太依赖资源的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

那么绿色中国对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首先,气候议程获得了坚实基础,现在已经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早在2009年,中国就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现在看来,届时中国的减排成果很可能比承诺的还要好——研究人员估计,中国已经有望超过承诺的目标,到2020年减排幅度可能高达50%。中国明年还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届时将会扩大至全国范围。中国在去年12月的巴黎气候大会前承诺,其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一时间将会大大提前。

其次,实现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宣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带来了清洁能源投资的快速增加。2015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约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是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水平的两倍多。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比美国、德国和印度的总和还要多。利用率也有所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0年的约8%升至2015年的12%。最近的数据表明,这些投资以及煤炭使用量的成功削减,使中国去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实际上,中国的煤炭消费似乎在2013年就达到了峰值。

第三,中国正在发展新的创新性融资机制来推动低碳化转型,并帮助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中国通过使用结构合理的低成本债务为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并克服了其中的一些挑战。这些项目由国有企业建设,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资金。

中国将需要吸引更多的私人资金来支持绿色投资,包括对节约能源、建设清洁交通或减少污染等领域的投资,同时全国性绿色债券市场很可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已经在建设必要的市场框架。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这让中国成为首个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导方针的国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估计,如果有足够的融资,绿色投资需求可能每年增长10%-15%。实现这种潜力可能意味着,2016年很有可能成为开创性的一年,中国将从这一年开始,走上为更优质的增长提供融资的道路。

中国已经让绿色增长及其融资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的主要议题。今年1月,中国倡议成立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今年4月,在G20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受托拿出具体措施,发展绿色银行业、扩大绿色债券市场以及实施其他举措。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作为全球领军者,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增长,实现持久的生活水平提高和脱贫。中国今天的成功经验,可能很快被其他许多国家效仿。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