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新环境污染危机:中国热危害认知低 热浪来袭可致病致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3 15:56:3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37


   酷暑已至,热浪来袭。

  2016年7月20日以来,上海每日最高气温均高于35℃,有时甚至达40℃,新晋开园的迪斯尼公园内,游客们也都拥挤在空调乃至厕所附近,无心游玩。江南、华南等多地均持续高温,频频拉响高温红色预警。

  热浪(Heat wave)也是气象学中的专业术语,评判标准各地不一。世界气象组织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C且持续三天以上,我国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 35°C 称为高温,连续三天以上则是高温热浪。

  热浪是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之一,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国内外大量研究关注了热浪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比如1995年芝加哥、2003年欧洲高温热浪事件。

  2015年6月,医学类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的综述总结到,超高温和人类的死亡率、发病率之前有很好的相关性。也有强烈的证据表明,作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很多地区,热导致的死亡率正在上升。

  2016年7月29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网站再次发出警示:“市疾控中心已经连续多天接到了多家医院多例危及生命的重症中暑病例报告,因此今年我市防暑工作形势比较严峻,希望市民能够给予足够重视。”

  热浪对健康的直接影响可表现为热相关疾病,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亦称中暑性高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2016年7月份以来,据媒体报道,上海、镇江、郑州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一名热射病患者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重症病房

  图片来源:人民网

  此外,热浪也会使人体某些基础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加重而引发死亡,其影响更大。大量文献表明,在热浪的影响下,老年人是风险最大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住院率。但是不少老年人为了省电,并不愿意开空调降暑。

  这也是中国人对于热浪认知水平较低的体现。在上海奉贤区,一位46岁的妇女在2016年7月21日14点左右晕倒在路边,大概3小时后才被人发现送至医院。因为病情过重,患者于7月23日17点3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