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环评资质出借/转包/挂靠乱象成行内公开秘密 环保部如何打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6 15:10:1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519


   日前一位网友给李总理留言,说招投标借资质、转包现象严重,下面谈下环保行业的借资质、挂靠及相关部门打击情况及对策。

  难得糊涂:

  现在在公平交易的背景下,一个一百万的工程三十几家公司来投,全国各地企业都有。原因就是借用资质严重,大家都去投标,中标后就转包、出卖,资金都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当做保证金。为了投标,民间借钱的利息达到2-5分。形成借资质、借钱、买卖工程,甚至造假一条龙的产业。很少有人去正规干工程,给市场资金带来严重压力。请总理关注一下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天量资金。

  环评市场存乱象

  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而截至目前,全国登记至环评机构或相关机构的环评师有10282人,全国共有环评机构981家,其中甲级机构180家,乙级机构801家。

  可知,环评机构申请资质或由乙级资质升到甲级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环评师来支撑,而一直以来环评师并不富余,便有了挂靠这一说。目前环评资质挂靠可以分为个人的环评师挂靠和建设项目资质挂靠两种,个人挂靠环评师资质每年能拿3万至6万元挂靠费;公司挂靠环评机构资质的,需要抽取建设项目费用的30%左右交给环评机构作为管理费。

  可以从被查的环评机构中一窥全豹。据了解,2015年环保部在《关于2015年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检查情况的通报》中点名66家环评机构,其中有16家是因为“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或“环评文件部分章节由协作单位人员主持编制”,近日环保部连续公布对环评单位出借资质给予处罚的公告,可见现在挂靠现象有多严重。

  环评资质挂靠成行内公开秘密

  我国的环评实践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细化了基本建设项目环评的范围、内容和程序。在2002年,环评的地位获得空前提高,当年通过的《环评法》不但将环评对象的范围扩大到规划,而且将环评规定为审批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前置条件。

  工程未动,环评先行。在建设项目和规划动工之前做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闸门”。然而,如今环评领域出现了“有资质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质”的挂靠苗头。

  这一现象是环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只有在改革现行的环评体制小气候,同时形成对排污高压的环保大气候后,这道“闸门”才能把得严、守得死, 环评资质挂靠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

  挂靠的危害性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环评挂靠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挂靠行为,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编制和审批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严重扰乱了为环境把关的环评制度,丧失了环评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使通过环评的项目也存有极大的环境隐患。

  而对于环评师本人以及环评企业来说,挂靠风险实在是很大,一旦出现事故,环评师及企业将会受罚并且计入诚信系统。

  环保部对于转挂靠、借资质的查处情况如何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环评机构涂改、出租、出借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等级、评价范围接受委托和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由环境保护部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一至三年。

  本办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已申报所从业的环评机构和专业类别,在申报的环评机构中全日制专职工作且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申报的相关管理规定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制定。

    
 
关键词: 资质 机构 环境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