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一个化工专家对雾霾的浅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9 11:34:55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62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雾霾治理的首要难题是排放量过大(现在我国的排放强度已经是德国最高峰值的2-3倍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年各2000万吨的排放数量级),其次是环保设施运行与监督管理的方面(面广量大,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不谈),第三是现有治理技术与雾霾治理要求的差距较大,有报导称,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专项检查中,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却发现,被检查的759家燃煤发电企业中,竟然有605家企业在排放方面出了问题,占比接近八成,违法违规企业受到经济制裁金额共计3.28亿元,这么严的督查之下,有环保补贴的众多国企的火电厂超排,这就能说明传统技术难以满足需求,因为国企没有任何违规的主观意图,除了非能力范围内的技术问题。

所以,这里只从治理技术方面讨论。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1990年前,所有烟囱冒黑烟时没有雾霾,当然那时排放总量不大…

2,2000年前,烟囱黑烟少了,酸雨问题突出,雾霾还没有…

3,2010年前,脱硫全部上了,酸雨也没有了,冬天的雾霾有了,但是范围局限于北方,而且至少夏天没有…

4,2010年前后脱硝开始迅速上马,2012年冬天第一次严重雾霾…

5,之后,环保管理越来越严,但是老百姓的感受上看,雾霾好像越来越多了(一年四季都有),范围越来越大了(2016年12月重度雾霾扩大到12个省市71个城市),从警报次数和严重程度上看今年冬天超过去年冬天,也超过以前年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河北调度令很多行业停产45天和环保部严格督查的背景。

从上面的回顾可以发现,雾霾是意料之外的产物。

客观上,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从环保层面看,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空气中含量每年都有很大比例的下降,但是环保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并不是说谁错了,只能说雾霾天气的感受与某些污染物下降数据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雾霾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复杂的化学、物理、生物学过程,并不是某些污染物下降就会减少雾霾的。

为了说明现有治理技术存在的不利影响,简单引用两个研究:

1、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等人在最近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他们发现,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这一分析将雾霾源直接指向了电厂的烟囱,因为经过脱硫脱硝的烟气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颗粒物结合水、氨(脱硝逃逸)和矿物粉尘(细煤灰和残留石灰)。

2、上海交通大学的缪正清教授最近三年发表了四篇论文,认为脱硫脱硝导致雾霾加剧证据确凿。缪教授指出,尽管95%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脱硫脱硝工艺转化成硫酸盐和硝酸盐,但在高效转化过程中并没有实现高效收集。因此,脱硫脱硝工艺通过水雾这个媒介,增加了排向大气的硫酸盐和硝酸盐,这些颗粒不仅粒径细,而且数量巨大。他估算出45天干燥时段,据最保守的估计,电厂排放到大气的烟尘和硫酸盐达到134ug/m3。而以前没有经过脱硫脱硝的干烟气,污染物难以持久停留在空气中,对雾霾的贡献估算为8ug/m3。

上述两篇文章仅作引用,并且过于专业,读者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再引用一篇网上可以查到的报导:

2011年的一次论坛上,陈吉宁曾表示,他曾用“单位土地第二产业增加值”来表征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对国内外的分析比对发现,如果没有“十倍”的技术进步的话,那今天所有复制欧洲和美国的治理模式都将很难成功,今后必然会遇到问题。他更预测说,2030年前后依然是中国环境压力阶段。“2030年之前我们想把环境压力减下去很难,这是发展阶段决定的,这是发展过程、人口决定的,这种高的环境压力会持续到2030年甚至2040年……”

从上可见,2011年就有远见卓识!现在看来,我国雾霾治理确实需要“十倍技术进步”!

    
 
关键词: 治理 微生物 铵盐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