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我国海绵城市现状及未来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5 20:32:5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58


三、“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低影响开发(LID)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的一种源头控制的雨洪管理方式,核心在于降低开发活动对场地水文特征的影响。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是英国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排水理念,旨在从源头控制径流和潜在的污染源,维持良性水循环。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是澳大利亚提出的一种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性、适应能力和环境保护

低影响城市开发与设计(LIUDD)是在低影响开发(LID)基础上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和新西兰城市特点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设计理念,更强调本地植物群落在城市低影响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则是我国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综合以上四种设计理念,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三种建设途径来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经典案例:

以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例,最佳实践区位于世博园区浦西段,占地16.86公顷,包括北区和南区两个片区,通过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透水砖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渗透塘、渗透井等措施,根据LEED-ND(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铂金认证体系考核要求,3天内完成园区90%的雨水收集利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90%,有效减少了雨水径流及其产生的水环境污染。(最佳实践区北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

blob.png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四、“海绵城市”的优势

目前我国99%以上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通过管网集中快排,强降雨地区管网排涝能力不足,缺水地区导致雨水白白流失。与传统“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渗透地表的雨水进行吸纳、蓄存、净化,等到需要时再排放和利用,有效减轻了排水管网的压力,减少了新增排水管网的工程量,强化了城市水循环系统,缓解了城市缺水问题。可通过下图看出两种模式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上的区别:

blob.png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上一页  2  3    
 
关键词: 径流 城市 海绵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