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北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与全球变暖

关注热度:217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秦玉 李春 胡瑞金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工作,特别是有关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针对近50年来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现象的几种可能机制,推测了全球气温变暖可能会对北太平洋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归纳指出了研究该问题的复杂性与目前面临的困难。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关键词】全球变暖 中纬度 北太平洋 海洋—大气耦合 年代际振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0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803
【分类号】:P732.6
【正文快照】:
1引言全球变暖是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耦合系统有明显10年以上周期变化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大气耦合系统近50年来演变过程中哪些异常现象是北太平洋对全球变暖或外强迫的响应,哪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赤道外北太平洋冬夏海温场的EOF分析    路凯程;廖前锋;张铭;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区域年代际气候变化预测能力的评估    陈威霖;江志红;

冬季北太平洋NPGO模态与大气NPO模态的关系    张立凤;吕庆平;

冬季北太平洋SSTA和SLPA的联合EOF分析    张立凤;吕庆平;

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    陈威霖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沈永平;

东亚夏季风和ENSO关系的不稳定性(英文)    王会军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    朱益民;杨修群;俞永强;赵珊珊;孙旭光;谭言科;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    杨修群,朱益民,谢倩,任雪娟,徐桂玉

本世纪海洋云量变化与全球增暖问题    曾昭美,章名立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代际变率及其突变特征    钟姗姗,何金海,刘宣飞

太平洋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刘衍韫,刘秦玉,潘爱军

本世纪全球增暖的显著性分析    曾昭美,严中伟

信宜市早稻气象条件分析    梁冰;潘柱;常国旭;梁兆钦;

商丘地区近47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徐凤梅;王君;刘文新;李静;王慧娟;

信宜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荔枝单产的影响    潘柱;李书桂;于文杰;梁冰;黄建林;

商丘旱作农区云水资源研究    吴俊祥;

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地区气候变化趋势预估    蒋晓武;孙卫国;张庆奎;邹士奖;

西北太平洋SST暖水区·ITCZ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梁红;马福全;李大为;刘凯;

巴彦县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荀丽波;

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变化与Ni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分析    郭渠;江玉华;程炳岩;孙卫国;李瑞;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及其演化趋势    王国亚;沈永平;王宁练;吴青柏;

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丁斌;顾显跃;缪启龙;

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对阿留申低压系统的影响    程军;于非;蒲书箴;郭品文;

遵义市气温的多时间尺度诊断及突变分析    李勇;杨顺刚;李德霞;

北半球夏季陆地降水的时空变率分析    何财福;

北半球夏季环流的特征纬向波数及其时空演变    尤卫红;赵宁坤;周丽华;

PDO对ENSO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关系的调制作用    朱益民;杨修群;陈晓颖;

ENSO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指示意义的减弱    高辉;王永光;

An Idealized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xtratropical Climate Change on ENSO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南极涛动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冬春季气候的影响    范可;王会军;

山西省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研究    赵桂香;赵彩萍;李新生;

全球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及气候情景预测研究    陈长霖

东中国海热通量及热收支变化研究    刘娜

北太平洋风生环流变异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反馈    李春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    陈莉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    王雄师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郑建秋

珊瑚记录之近50年南沙群岛高分辨率气候变化    余克服

北极涛动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的诊断研究    覃军

30°N两侧中国近海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刘雪源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主模态的比较研究    郭建民

夏季欧亚中高纬典型持续流型特征    潘婕

热带及北太平洋SSTA与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吴胜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太平洋海温场年代际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高庆九

夏季低空越赤道气流与ENSO及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陈兵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    谭晶

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非线性作用机制初探    李强

北太平洋气候系统年代际演变的主要特征及其海气耦合机制初探    程军

年代际气候振荡的理论研究与诊断分析    张延宾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特征    吕晓娜;方之芳;

Detection,Causes and Projection of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gress    丁一汇;任国玉;赵宗慈;徐影;罗勇;李巧萍;张锦;

A Daily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lidating a RCM Simulation    徐影;高学杰;沈艳;许崇海;石英;F.GIORGI;

How the “Best” Models Project the Future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China    陈活泼;孙建奇;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杨修群,谢倩,朱益民,孙旭光,郭燕娟

SRES B2情景下中国区域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分布特征初步分析    张勇;许吟隆;董文杰;曹丽娟;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    朱益民;杨修群;俞永强;赵珊珊;孙旭光;谭言科;

实况海温强迫的CCM3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    高学杰,林万涛,Fred Kucharsky,赵宗慈

降水与CO_2浓度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慧;周广胜;蒋延玲;石耀辉;许振柱;

19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的机制分析    龚道溢,王绍武,朱锦红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    龚道溢,王绍武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s of the ThirdGeneration of IAP/LASG World Ocean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金向泽,张学洪,周天军

Response of IAP/LASG GOALS Model to the Coupling of Air-Sea Fresh Water Exchange    周天军,张学洪,俞永强,宇如聪,刘喜迎,金向泽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研究进展(英)    杨海军,张琼

Joint Propagating Patterns of SST and SLP Anomal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n Bidecadal and Pentadecadal Timescales    朱益民,杨修群

Global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n LASG/IAP    俞永强,张学洪,郭裕福

An Eddy-Permitting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Its Preliminary evaluation    刘海龙,张学洪,李薇,俞永强,宇如聪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杨修群,谢倩,朱益民,孙旭光,郭燕娟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让动物向两极高海拔地区转移    

全球变暖趋势严重    

融化的格陵兰岛    Brennan Linsley;

硫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暂停?    李娜;

全球变暖的多角度透视    方修琦;

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    张包生;赵秀梅;张喆;马刚;王莉;

英科学家欲空中喷雾反射阳光解决全球变暖    

中国生物质CDM项目开发情况概述    董楠;杨健;宋逍;王刚;董珂;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及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韩彦军;

大气环流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及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    王万里;刘耀林;蔡述明;邓南圣;侯浩波;周博;王卫国;谢应齐;

稻麦系统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概况    张卫建;田云录;张彬;

湖南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肖洁;李力;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气候保护的模拟研究    张焕波;王铮;郑一萍;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问题    刘书越;

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姚檀栋;

湖北地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汪高明;

全球变暖背景下对流性天气影响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史文丽;闵锦忠;费建芳;黄小刚;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气象灾害的影响与对策    揭毅;

垃圾处理与气象环境——垃圾对气象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刘志澄;

控制全球变暖,中国有责任做更多    早报记者 俞懿晗

全球变暖:“触角”有多长    刘倩

美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或加剧    

各国应有序适应全球变暖 避免第二次人类无序活动    王学健

全球变暖将在我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记者 郭起豪 张永

解决全球变暖的“终极”手段    本报记者 王小龙

应对全球变暖研究更要全面    本报记者 黄婷婷 编辑整理

全球变暖十大后果    吕云

阻止全球变暖,让我们在此刻开始行动    刘佳琼 书评人

美报告:全球变暖积重难返后果难遏    记者 高原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王谋

不同CO_2浓度情景下热盐环流的演变    牟林

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    季明霞

全球变暖风险的国际媒介建构    陈潇潇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机理研究    赵海坤

全球半干旱地区冬季快速增温的观测研究    管晓丹

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CO_2浓度和土壤CO_2通量    高程达

中国草原碳库储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张峰

几种典型植物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生理和病理响应研究    刘俊稚

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    胡富蓉

全球变暖背景下多种资料的高空温度特征分析    谢潇

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体系    陈磊

全球变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芸芸

全球变暖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    王文本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海黑潮水文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吴志彦

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法框架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谢永佳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变化的遥感研究    鲁萍丽

环境场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的影响    曹楚

气候暖化对兴安落叶松水分特征影响的研究    李夷平

 
关键词: 全球变暖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