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全球气候变暖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注热度:31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王绍武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根据全球及中国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百年全球变暖问题,指出总的变暖趋势对认为温室效应的加剧是气候变暖的原因的意见有利。但温度变化的时空分布则与温室效应的理论结果有不少不一致之处,如变暖的突变性,50年代到70年代的变冷、80年代大洋北部的变冷及中国南部的变冷等。根据代用资料建立的数百年气温序列表明,19世纪是小冰期中的一个冷期。因此,如果从这时开始计算变暖幅度,则可能过高估计了温室效应。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全球变化 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小冰期
【正文快照】:
由于大气中Cq等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究竟目前气候是否变暖?如果确有变暖,其幅度如何?何时何地变暖最激烈?其变化趋势与Cq等温室气体的增长是否一致?这些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暖是否温室效应所致,也有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徐世晓,赵新全,孙平,赵同标,赵伟

西昆仑山甜水海钻孔氧化铁指标的R/S分析及其意义    周厚云,余素华,朱照宇,李世杰,李炳元,文启忠,贺益贤

全球变化与海岸研究    朱大奎,鹿化煜

海岸带——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    张永战,朱大奎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兰州地面平均气温的变化    林纾,吴红

兰州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林纾,吴红

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型态的低频变率特征    丁裕国,刘晶淼,余锦华

西藏近40年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杜军,周顺武,唐叔乙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朱锦红,姚檀栋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    张芸

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及其干湿指示意义研究    陆小明

松花江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分析及预测    孟悦

江苏省气候变化与干旱研究    康俊

宁夏霜冻的气候特征、演变规律及预报方法研究    唐晶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王绍武

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    王绍武,王日昇

内蒙大青山全新世冰缘现象及环境演变    崔之久,宋长青

小冰期以来高亚洲地区的气候变化    康兴成

SCL与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    柳艳香,高晓清

全球小冰期的气候变化    王立国,钟巍,李偲

秦安地区全新世气候的周期振荡特征    S. Feng;夏敦胜;汤懋苍;陈发虎;

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公元1747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夏正楷,陈福友,郑公望,马军,金德秋,周锡煌

长春市气候分析    刘刚,郑长宇

近4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四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周顺武,张勇

近500年长江中游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    叶愈源,赵文兰

西南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班军梅;缪启龙;李雄;

青南高原树轮年表的建立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秦宁生;邵雪梅;时兴合;靳立亚;朱西德;汪青春;

太阳活动22年准周期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韩延本;尹志强;赵海燕;马利华;

北极涡活动对我国同期及后期气温的影响    张恒德;

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条件的影响分析    崔连生;

杭州夏季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樊高峰;苗长明;

石家庄市近55a气候变化    郝立生;王建英;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近54a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郝立生;杨红;刘素云;

海河低平原近56a气候变化特征    郝立生;牛英杰;张苍根;

安徽省近50年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冯妍;何彬方;

浙江省高温日数气候变化特点和成因初步分析    雷媛;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    周群英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肖尚斌 

科学个案研究与中国科学观的发展    朱丹琼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    王劲松

新疆博斯腾湖记录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黄小忠

海南岛周边海域环境变化的粘土矿物学研究    吴敏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程弘毅

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杨桂山

黑龙江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刘丹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    胡小晖

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王勇

湖北神农架近2000年来的石笋气候记录    况润元

塔里木盆地南缘4.0 ka来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    王立国

全球变化下秦岭东西部响应程度比较研究    王晓冬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学    王遵娅

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李廷勇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近20年来气候模式的发展与模式比较计划    罗勇,王绍武,党鸿雁,赵宗慈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王堰,李雄,缪启龙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李林,朱西德,秦宁生,王振宇,汪青春,周陆生

近百年北半球陆面及中国年降水的区域特征与相关分析    李庆祥,屠其璞

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丁斌;顾显跃;缪启龙;

气候突变及其研究进展    杨梅学,姚檀栋

随机删失半参数回归模型中估计的渐近性质    王启华,郑忠国

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严寒吗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董文杰

函数系数和部分线性模型中的估计问题    张日权

酒泉盆地形成机制与演化    李奋其

酒泉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李明杰

我国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地气温差与环流异常和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陆晓波

烟气中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及应用前景    彭淑婧;任爱玲;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王有清,蒲健辰,张永亮,孙维贞

山西芦芽山地区树木年轮记录的1676 AD以来5~7月温度变化    易亮;刘禹;宋惠明;李强;蔡秋芳;杨银科;孙军艳;

基于DEM的天山山区气温和降水序列推算方法研究    杨青;史玉光;袁玉江;李杨;

长江源沱沱河区45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张国胜;时兴合;李栋梁;汪青春;戴升;

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谭本馗,刘式适,钱维宏,张庆红,王绍武

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变化空间结构的研究    濮冰;王绍武;朱锦红;

陕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    高蓓;栗珂;李艳丽;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城市系统用电量变化趋势的影响    刘健,陈星,彭恩志,周学东

南海东部69柱粒度分维指标与气候代用指标的分形比较及其意义    章伟艳;张富元;章伟德;卢冰;杨克红;赵国军;

陕西降水量的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高蓓;张树誉;景毅刚;颜胜安;

长江流域降水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沈浒英;

华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干旱特征诊断分析    荣艳淑;余锦华;段丽瑶;

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    余锦华;建军;荣艳淑;

陕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高蓓;栗柯;

甘肃黄土高原气温10℃初日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马鹏里;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结果的新证据    段安民;吴国雄;张琼;刘屹岷;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中国温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周天军;朱锦红;

中国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王毅;智协飞;

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梁尔源

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    黄震方

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    吴华林

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    曹振轶

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    张小燕

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    赵晶

最近135ka甜水海碳酸盐元素指标变化与湖泊环境演化    周厚云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植硅体记录的巢湖流域环境变化及其灾害事件响应    范斌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城市主要能源及用水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大连市为例    葛庆龙

烟气中二氧化碳化学吸收法回收技术的研究    彭淑婧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学    王遵娅

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李廷勇

近海泥沙运移控制机理试验研究    初新杰

海岸粘性泥沙输运过程计算分析    朱文谨

黄河上游环境污染对花背蟾蜍生存的影响及其氧化胁迫机理的研究    宋刚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

中国的小冰河期    王绍武,王日昇

气候变暖对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    王永利;云文丽;王炜;侯琼;

全球变化背景下长江源区50年来气温变化分析    李玥;杨柯;

从全球变化看当前我国气候和环境问题    任振球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干旱区——响应与趋势    杨维西;

气候变暖与天津粮食生产的关系    梁平德,吴凤珍

全球变化与绿洲持续发展    钟巍,王建军

安徽农业与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最优决策    王效瑞

气候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吗?    汤懋苍 ,张拥军

寒流频袭北半球 气候变暖论遭疑 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李娜;

气候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吗?    梁海东;罗江海;

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全面应对全球变化后果    任振球;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董文杰;符淙斌;温刚;叶笃正;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抗气候变暖的利器    石磊

气候变暖背景下 农业抗旱该如何“升级”    本报记者 冯君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冷事件”难改气候变暖大趋势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本报记者 游雪晴

气候变暖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记者 李光亮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托马斯·斯托克 应对气候变暖 机遇挑战并存    记者 廉维亮

应对气候变暖 需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记者 李禾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罗布泊现代盐湖沉积与近两千年气候变化遥感研究    谢连文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碳汇研究    郭李萍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    谢虹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年代际时空演变的统计—动力特征    施晓晖

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邓林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全球变化区域适应度研究    闫军辉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全球变化下秦岭东西部响应程度比较研究    王晓冬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    胡小晖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用Markov模型揭示岱海地区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游广永

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天气气候的关系    马丽娟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关键词: 全球变化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