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3:21
热度:

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摘要】:以井-含水层热系统分析为基础,结合井水温度(水温)动态观测到的实际结果,提出了水温微动态形成的两类基本机制,即水热动力学机制与地

【摘要】:以井-含水层热系统分析为基础,结合井水温度(水温)动态观测到的实际结果,提出了水温微动态形成的两类基本机制,即水热动力学机制与地热动力学机制.水热动力学机制指井水温度的动态是由于水流动产生的热对流引起的变化;地热动力学机制指井区岩土中大地热流作用或热传导引起的井水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同震响应是水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水温的震后效应或变化则多是热传导或深部热流变化引起的,属于地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少数水温微动态特征较为复杂,多是源于井-含水层系统中包含有多个水文地质特征差异明显的含水层,尚不能简单地用水热或地热动力学机制予以解释.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水温微动态 同震响应 震后效应 水热动力学机制 地热动力学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4051)资助
【分类号】:P315.723
【正文快照】: 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展高精度井水温度(简称水温)观测以来,除了在多次强震前观测到信度较高的水温前兆异常外,还在上百口井中观测到水温的同震响应,在几十口井中观测到水温潮汐效应.笔者将上述水温动态,即与地壳动力作用有关的井水温度变化的信息,统称为水温微动态.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汶川大地震“远端效应”——龙泉驿地热异常成因探讨    程建;王多义;李得力;庞河清;王帅成;李军;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鱼金子,车用太,刘五洲

井水温度微动态及其形成机制    车用太;刘成龙;鱼金子;

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    李美;康春丽;李志雄;荆凤;薛艳;闫伟;

金沙江水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特征与机理    鱼金子;车用太;刘成龙;李万明;

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    石耀霖;曹建玲;马丽;尹宝军;

依兰—伊通断裂带地表温度变化分析    任雅琼;陈顺云;马瑾;

汶川地震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    张元生;郭晓;钟美娇;沈文荣;李稳;何斌;

动力加载作用与地下水物理动态过程研究    刘耀炜

埕古1井校测活动造成的影响分析    呼晶磊;

延寿井水温资料的远场效应研究    吴海波;李希文;柴红泽;朱家明;李婧;孙鹏宇;王海涛;武晓军;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里氏6.8级地震热红外变化    张颖;张元生;魏从信;查楠;

水温突降-缓升型的响应机理之冷水下渗学说的研究——以重庆北温泉水Fe~(3+)、Mn~(2+)对汶川地震的响应为例    肖琼;沈立成;陈展图;

张家口Ms4.2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    鱼金子,车用太,张培仁,王基华

热水井开采对怀来台流体动态的影响分析    宋晓冰,李海孝,张常慧,车用太,刘成龙,刘五洲

昌黎井水温潮汐形成机理分析    张子广;张素欣;李薇;尹宏伟;韩文英;

宾川井对印尼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解释    孙小龙;刘耀炜;王博;

井孔水温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杨竹转;邓志辉;杨贤和;张子广;宋健;

区域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及初步应用    温少妍;屈春燕;闫丽莉;宋冬梅;万剑华;单新建;

震前大气水汽异常识别方法与汶川地震分析    赵益洋;刘善军;马运涛;吴立新;

辽宁水温变化动态特征及其短临预测意义    王海燕;贾晓东;郭晓燕;

汶川地震前后长波辐射信息的变化特征    郭晓;张元生;沈文荣;

强震的热辐射异常现象    郭晓;张元生;魏从信;钟美娇;

2013年4月16日伊朗-巴基斯坦交界7.8级地震热异常特征    张元生;魏从信;张璇;郭晓;

静止卫星长波辐射地表热辐射实时监测结果    郭晓;张元生;魏从信;钟美娇;张璇;

地震波引起的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杨竹转

动力加载作用与地下水物理动态过程研究    刘耀炜

重庆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成因与水—岩作用过程研究    肖琼

松潘甘孜地区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武斌

基于GPS和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变化研究    闫相相

地震红外遥感异常特征综合研究    陈杨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震前热异常分析    杨杰

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    温少妍

管道焊缝无损检测的综合方法结合及图像处理    李晨光

水位与水温对远场巨震同震响应的机理研究    孙小龙

汶川地震滑坡发育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苟富刚

卫星红外与微波亮温对比研究及在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闫丽莉

基于MODIS数据探讨玉树Ms7.1级地震前后地表温度变化    解杨春

广济—洛水地区龙门山前缘温泉形成机制及勘探前景研究    孙光旭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华保钦

地震波引起洼里井水位振荡的初步分析    刘澜波,郑香媛,彭贵荣

一种估算地震引起应力场调整的新方法    张昭栋,郑金涵,冯初刚

我国水震波研究的现状与动向    车用太,王铁城,鱼金子

水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降水荷载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张昭栋,郑金涵,冯初刚

澜沧7.6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二)短临异常及其综合特征    陈立德,罗平

水震波异常与中期强震危险性关系初探    鱼金子,车用太,王爱英,相里晨,曹新来,孙振璈,秦炳漪

列车荷载作用对某些前兆观测的影响    万登堡,王家彬,刘国寿

地下流体的源兆、场兆、远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车用太,鱼金子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鱼金子,车用太,刘五洲

动力加载作用与地下水物理动态过程研究    刘耀炜

水位、水温对汶川8.0和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罗俊秋;孙伶俐;李明;郭熙枝;赵凌云;蒋玲霞;戴苗;

宁波台动水位与垂直摆对印尼8.9和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    邱永平;

印尼8.7级地震对辽宁地区的影响    焦明若;王海燕;李芳;贾晓东;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与我国西部地下水震后效应关系研究    付虹,万登堡,张立,王世芹

地方震及近震地下水同震震后效应研究    付虹,刘丽芳,王世芹,万登堡

汶川8.0级地震氡震后效应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任宏微;刘耀炜;孙小龙;

1992年宁河4.5级地震地电阻率异常    彭远黔

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其震后效应特征分析    张昱;刘小凤;常千军;康庆强;陈瑶;

福州地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映震能力分析    陈小云;

地电震后效应与新地震异常的识别方法    余素荣,李晓玲,汪志亮

安徽水氡震后效应及机理分析    陶月潮;张军;孙盼盼;汪世仙;陶媛;

井水位地震效应特征研究    邓志辉;杨竹转;赵云旭;朱培耀;

远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理初步探讨    邓志辉;杨竹转;

印尼8.7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出现的同震、震后宏观现象    杨选辉;

印尼8级地震与云南地震、前兆响应    付虹;

云南地下流体观测的印尼巨震效应    张立;武孔春;李宗兴;

宁波台地下流体在印度尼西亚8.7级地震中的应震效应讨论    邱永平;

汶川8.0级地震震后效应黏弹分层模拟研究    谈洪波;申重阳;李辉;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我国陆区的影响    张国民;张晓东;刘杰;刘耀伟;田勤俭;郝平;马宏生;焦明若;

海城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反演结果    骆鸣津;顾梦林;

水位与水温对远场巨震同震响应的机理研究    孙小龙

福建安溪一号井水位的同震阶变响应    王芳

利用GPS数据研究地震电离层TEC异常    李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