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燃气能 > 正文

水合物法天然气脱酸的影响因素

关注热度:11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唐建峰 曾大龙 王传磊 陈玉亮 何利民 付浩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为了促进水合物法分离CO2在天然气脱酸工艺中的应用,以CH4+CO2混合气为例,采用CO2分离率、CH4损失率及分离因子作为水合物法脱酸的评价指标,利用自主设计的水合物法气体分离实验装置考察了初始压力、操作温度、四氢呋喃(THF)及实验用水量对水合物法分离CH4+CO2混合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初始压力增大和操作温度降低,平衡时气相CO2浓度降低,CO2分离率和CH4损失率同时增大,分离因子小幅减小;随THF浓度增大,平衡时气相CO2浓度增加,在THF摩尔分数为1.0%时,体系具有较大的CO2分离率和分离因子,较低的CH4损失率;随实验用水量增加,平衡时气相CO2浓度降低,CO2分离率增大,CH4损失率减小,分离因子增大。综合分析,可通过提高初始压力、降低操作温度、增加实验用水量,并添加摩尔分数1.0%THF来促进水合物生成,提高分离效率。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关键词】水合物法气体分离 天然气脱酸 分离效率 四氢呋喃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FM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CX04012A);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CX06080A)项目资助
【分类号】:TE644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天然气脱酸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水合物法气体分离技术与传统的脱酸技术相比具有生成条件温和、能耗低、对环境无害、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水合物法气体分离技术的分离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膜聚结法油品脱水研究    刘亚莉;许培援;戚俊清;白净;

溶剂萃取过滤分离油浆中的催化剂粉末    姜召坤;曹祖宾;赵荣祥;朱元宝;宋佳;

气相色谱法在煤化工分析中的应用    杨宇;

后置烧焦管出口新型气固分离器的大型冷模实验    刘显成;卢春喜;张雪荣;时铭显;

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加入共溶剂制备生物柴油    孟中磊;蒋剑春;李翔宇;应浩;许玉;

均相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党亚固;费德君;

旋流场超细颗粒聚集实验研究    刘毅;汪华林;杨强;

旋流器用于油品脱水的研究    蔡小华,袁惠新,戎红仁

催化外甩油浆的微旋流分离实验研究    白志山;钱卓群;毛丹;王建文;汪华林;

润滑油分离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分离效率分析    赵志国;石博强;李宴;

聚结材料对油品脱水的影响    刘亚莉;吴山东;戚俊清;

芯管半切旋风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孔行健;孙国刚;刘长征;时铭显;

超临界条件连续操作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王存文;王为国;吴元欣;刘启栋;

规整填料在焦化苯精馏塔中的应用    彭亚伟;栾正红;

除油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苏文献;许斌;

端炔基PET的合成及固化研究    曲正阳;翟进贤;张晗昱;杨荣杰;

平朔煤溶剂抽提物的凝胶色谱分析    叶翠平;冯杰;李文英;谢克昌;

NiB电极及FeS催化剂对煤电解液化的催化作用    姜虹;刘怀有;周尉;印仁和;

餐饮废水油提炼生物柴油    记者 唐晓安通讯员 张夏讯 余波

消除装置“瓶颈”的有效手段    杨尔辅 胡益锋

攻克管输油掺渣比技术难题    苏焕琳

催化裂化三旋内部气固两相流动分析    张建

分级式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与结构特性研究    崔洁

天然气旋流气液分离器的数值模拟    李文静

煤溶剂抽提产物的选择性富集及分析    张志红

高压下甲烷在柴油类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与计算    张国建

重污油脱水技术的研究    吴存仙

不同多孔介质对油水分离效率影响实验研究    刘清栋

神府煤生物转化高效菌株的优选研究    王永娟

富氢气氛下煤快速液化的实验研究    刘卫兵

光—生耦合对神府煤的转化研究    孟庆宇

均相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孟中磊

超声速旋转凝结流动规律研究    张静

 
关键词: 水合物法气体分离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