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关注热度:8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郭张钧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中国耗能行业种类多、数量多,节能水平参差不齐,耗能系统节能评价对工业的节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耗能行业现在主要通过能耗指标进行能源审计,对企业能耗水平做绝对评价。但不同生产部门和使用不同生产工艺的企业,能耗水平并不能体现出它的节能水平。目前,还没有耗能行业的节能水平评价体系,导致对企业耗能系统节能水平没有数值上的衡量,认识比较模糊。 构建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对评价,就是为了能从宏观上更好的体现出耗能系统的综合节能水平,从而提高耗能行业的整体节能水平和管理水平。节能评价的展开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节能水平和今后的工作重点,有利于提升耗能行业整体节能水平,有利于政府加强对耗能企业节能细化管理。 本文首先对耗能系统节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节能评价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耗能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节能评价的研究动态和实践情况,为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节能因素中,分别从管理角度、生产角度和技术角度阐述了各自对节能的影响。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以耗能系统节能水平为目标层、下设准则层5项综合指标以及因素层19个具体指标。目标层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是耗能系统节能水平的体现;准则层是将耗能系统划分为机构制度、员工管理、设备管理、产品生产和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五个子系统,从各个方面来全面反映耗能系统的节能水平;因素层是评价指标体系最低层,从量、度、质等方面具体描述了准则层指标的水平。并应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在确定了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后,进行了实例目标评价,对SKS系统进行了探索性节能综合评价。评价了SKS系统在准则层5个指标及目标层指标。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节能水平处于中上游水平,在节能工作中机构和制度建设较为突出,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生产管理方面落实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高节能水平。
【关键词】:节能 节能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2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4
  • 1.2.1 国外节能评价研究动态12-13
  • 1.2.2 国内节能评价研究现状13-14
  •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14-15
  • 第二章 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及节能评价依据、组织步骤15-23
  • 2.1 节能评价指标体系15-18
  • 2.1.1 节能评价15-16
  • 2.1.2 节能评价的功能及合理性16-17
  • 2.1.3 指标体系17-18
  • 2.2 节能评价的依据及组织步骤18-23
  • 2.2.1 节能评价依据19-22
  • 2.2.2 节能评价组织步骤22-23
  • 第三章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3-47
  • 3.1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23-24
  • 3.2 耗能系统及其节能影响因素分析24-28
  • 3.2.1 生产管理层面因素26-27
  • 3.2.2 产品生产层面因素27-28
  • 3.2.3 技术水平层面因素28
  • 3.3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33
  • 3.3.1 建立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路线28-30
  • 3.3.2 建立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30-33
  • 3.4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33-47
  • 3.4.1 德尔菲法及评分表法33-34
  • 3.4.2 权重及层次分析法34-38
  • 3.4.3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权重计算38-47
  • 第四章 耗能系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47-65
  • 4.1 耗能系统目标节能评价47-48
  • 4.1.1 研究区概况47
  • 4.1.2 研究区——SKS系统47-48
  • 4.2 SKS系统信息收集分析48-59
  • 4.2.1 SKS系统机构与制度48
  • 4.2.2 SKS系统员工管理48
  • 4.2.3 SKS系统设备管理48
  • 4.2.4 SKS系统产品生产48-58
  • 4.2.5 SKS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58-59
  • 4.3 SKS系统节能综合评价59-65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59-60
  • 4.3.2 SKS系统节能评价指标的计算60-64
  • 4.3.3 SKS系统节能评价统计分析64-65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5-66
  • 5.1 结论65
  • 5.2 建议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一69-70
  • 附录二70-72
  • 致谢72-7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CMM思想指导工业项目节能管理评价的可行性    吴少伟;

煤炭企业节能运行机制评价研究    王兆辉

重大工业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丽萍;史玉凤;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分析——基于10个高耗能行业的实证分析    屈小娥;袁晓玲;

基于能量利用效率和耗能比的节能效果评估体系    朱永强;尹忠东;

浅谈能源审计    高沛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申振东;杨保建;

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节能监察    

以大学为中心的节能评估与节能推进机制    于立军;白尊亮;秦明俊;

我国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模式探索与管理体系构建    国淼发;

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评估    刘光富;陈晓莉;

Huntington法在代表名额连续分配问题中的应用    吴文权,谢科

建筑设计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    苏炜,汪菁

大学教学楼建设使用后评价研究    王国平;田备;邹昀;刘明晴;

企业安全防范系统风险评价模式研究    吴穹;闫黎黎;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王金亮;陈全;

企业财产保险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李东;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王金亮;陈全;

数学建模方法的研究    周桂如;

改进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一种新方法    王传玉

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王万军

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

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    徐美银;

制度的分层研究    付才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结构涂装工艺中粗糙度的预估    吴显斌;豆小艳;程国东;丛立志;

湛江工业各部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吕渭济;孙瑶;孟毅;

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估问题    杨琼;

基于测试数据的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吴珊;晏海华;程文倩;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评价指标模型    卢艳超;温卫宁;汪亚平;陈立;

基于熵权TOPSIS与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工业三废排放及其处置效果评估    孙巧利;寇纲;赵洪举;

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    丁宝成

Falls Lake水库水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    李杰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    周莉荔

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    陶有德

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汉霞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姜宏瑶

公平与效率均衡的财政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盛峰

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    刘欣欣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    龙传华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陶瓷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应用    汤亮

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    范碧霞

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    段守军

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    单文娟

政府对高校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研究    李丹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高速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卢宇昀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    刘洋

童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    严晶晶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任中起

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卢新亮

山东省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考核研究    杨梅茹

基于政府视角的工业企业节能项目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钱国明;周展超;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在毕业生追踪调查中的应用    张淑莲

加强能源管理 深挖内部潜力 节能降耗创效益    郭伟钧

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庄士成;

基于产业集群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孙丽芝;

能源管理与企业能源审计    李会太,李喜梅

企业持续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以海尔为例    庞艳桃;

论循环经济的生态学依据    陶火生

分离过程的能耗分析与节能    董军波;黄维秋;朱学佳;

对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思考    翟二安;

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    范中启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    杨雪锋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    袁学良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    于励民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    陈佳鹏

基于外部性特征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曾慧

合同能源管理及应用    曹江涛

节能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工业、政策、观念部分)    段铷

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颜艳梅

促进节能减排的自愿协议制度研究    李红祥

ESCo节能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及分享机制研究    赵丹

工业企业节能政策工具选择模型研究    刘环环

机械制造企业能源消耗模型及节能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李彩贞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周广艳

工业企业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覃梓盛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王庆一

层次分析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李安云

日韩钢铁行业节能政策及启示    窦彬;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梁怀学,陈权宝

我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严陆光;陈俊武;周凤起;赵忠贤;翟光明;谢克昌;匡廷云;何祚庥;衣宝廉;吴承康;蔡睿贤;陈勇;白克智;毛宗强;欧阳明高;刘振宇;黄常纲;

我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续)    严陆光;陈俊武;周凤起;赵忠贤;翟光明;谢克昌;匡廷云;何祚庥;衣宝廉;吴承康;蔡睿贤;陈勇;白克智;毛宗强;欧阳明高;刘振宇;黄常纲;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评价准则    冯志兵,金红光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

钢铁工业节能的思路和途径    王维兴;荣光;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电力项目施工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石文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现代企业技术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徐小钦;杨敏;

江苏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姚丽;王秀彬;尚卫平;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湖南为例    张晴;

基于AHP的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研究    王建芳;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范戎凯,赵静珍,李正涛,孙兰平

外贸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际运用——以山东省为例    范爱军;刘云英;

物流企业中融资物流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胡婷婷;

企业产品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吕馨芳;杜跃平;

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    李万明;刘磊磊;

辽东湾海域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周艳荣;张巍;温国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蔡幸福;周春林;邱晓林;韩峰;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施丽君;隋光远;

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评价研究    于鹏;彭勇行;

生态型火电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郝艳红;王灵梅;

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王训国;丁永生;游艳琴;邵世煌;

金源单位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军;李壮阔;董雄报;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赵学锋;贾利军;张金隆;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研究    杨兴辉;

基于AHP的舟桥装备高流速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    孙宏才;何晓晖;徐关尧;李峰;

战场频谱管理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    史雅宁;李振富;黄昌忠;

如何确立地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吴申

国家发改委公布纯碱硫酸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谢世强

重庆社科院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课题    通讯员 郑斌

避暑旅游与“贵阳指数”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香港)会长 桂强芳

公司输变电工程造价评价指标和造价分析报告通过审定    吉建

我省制定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孙昂

我国将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    张毅王优玲

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于鸿君

南昌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    记者 吴跃强

北京推出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    本报记者 马士龙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任广鑫

大兴沟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江礼家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    张目

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闫进宏

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    文宗川

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    左莉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李琳

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    刘凯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王曲元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    程广仁

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吴琛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    刘俊芳

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    刘红娟

运动休闲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尤小象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    庄成杰

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满意度研究    邵翯

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姜金玲

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曹建东

港口物流系统构建及评价研究    曹海龙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陈秀雯

 
关键词: 节能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