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乡镇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关注热度:9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孟忠常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国外很多国家得到了普遍关注与应用。这种技术与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兼有生态修复功能与营造生态景观等特点。人工湿地系统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已经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与农村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但是在贵州开展相关研究的却并不多见。国内的一些研究多为小试、中试水平,实际应用的较少,而且规模小,缺乏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经验,这就限制了人工湿地技术在贵州地区的应用。 从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设计中心引进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碎石床处理工艺,在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性研究。本文从湿地工艺的选取设计,湿地植物的选种、栽培和配置出发,对湿地植物和湿地水质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比较全面地对白云区都拉乡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处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选育并栽种于人工湿地中的多种植物是理想的湿地植物 通过近两年的选育和栽培,美人蕉、菖蒲、香根草、石菖蒲、野芋、喜旱莲子草、灯心草、水芹菜、酸模、早熟禾、欧亚旋覆花、高羊茅等植物在人工湿地中长势良好,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和水淹,是理想的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建群物种,空心菜、千屈菜、白菜、萹蓄、萱草、水蓼等植物在人工湿地中也表现较好,亦可作为人工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物种。同时,通过对湿地植物群落的构建,实际的生长效果证明:美人蕉+野芋+高羊茅群落、菖蒲+石菖蒲+高羊茅群落、香根草+美人蕉群落、美人蕉+灯心草群落等群落生物量大,净化效果明显,可以在贵阳地区推广应用。 2、水质各类生物理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对都拉乡人工湿地水质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知,人工湿地具有明显降低水体污染物总量,改善水质的功能。在三个级别的人工湿地中,一级人工湿地由于首先接触到污水,栽种其中的植物对各类污染物的吸收量较多,对水质指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二级人工湿地对水质指标的改善仅次于一级人工湿地。 总体来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了如下预期目的:COD_(Cr)≤50mg/L;BOD_5≤10mg/L;SS≤10mg/L;TN≤5~8mg/L;TP≤0.5mg/L。 3、合理的植物群落搭配使得人工湿地的景观效果突出 在都拉乡人工湿地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组的努力,人工湿地裸露的砂砾景观得到明显得改善,通过适当的植被搭配,可以改善人工湿地周边的小环境景观。湿地中栽种的美人蕉、菖蒲、旱伞草、野芋、向日葵等对当地景观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栽种葎草、千屈菜、南瓜等,改善了人工湿地池壁周边的小环境。 4、通过人工湿地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人工湿地的实施中,通过在湿地中栽种小白菜、大白菜、空心菜、水芹菜、芫荽等蔬菜以及在池缘栽种南瓜、玉米等经济作物,在改善水质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乡镇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湿地植物 植物育种与栽培 处理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1.前言8-12
  • 1.1.立项的依据和意义8-9
  • 1.2.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9-12
  • 1.2.1.湿地9-10
  • 1.2.2.天然湿地10-11
  • 1.2.3.人工湿地11
  • 1.2.4.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11-12
  • 2.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3.白云区都拉乡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建立13-17
  • 4.本论文实验的基础、条件及预期结果17-20
  • 4.1.本论文实验的基础、条件17-20
  • 4.2.预期目标20
  • 5.人工湿地的选育、栽种和配置、水质指标的监测与分析20-39
  • 5.1.人工湿地的选育20-27
  • 5.1.1.人工湿地植物选育的原则21-23
  • 5.1.2.人工湿地选育栽种试验的主要植物种类23-27
  • 5.2.人工湿地植物的栽种与配置27-35
  • 5.2.1.第一阶段湿地植物的栽种与配置27-29
  • 5.2.2.第二阶段湿地植物的栽种与配置29-35
  • 5.3.人工湿地水质指标的监测与分析35-39
  • 6.人工湿地实验效果评价39-40
  • 7.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0-41
  • 7.1.缺水的问题40-41
  • 7.2.人工湿地植物的破坏问题41
  • 7.3.人工湿地设施的破坏41
  • 8.人工湿地工程结构的改良41-42
  • 9.小结42-44
  • 致谢词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件48-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河岸带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多物种比较研究    黄琳

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研究    由文辉

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状况及处理措施研究    王菊,陈凡,雷阵,张伟莉

试论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中的作用    黄文成,徐廷志

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    由文辉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模式的探讨    郑雅杰

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的研究    宋福,陈艳卿,乔建荣,任久长

多环芳烃(萘)污染对水生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建武,林逢凯,王郁,胥峥,张啸

与农业灌溉相结合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工艺研究    黄时达

试论贵阳市南明河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甘露,叶红艳,何才华

湿地生态工程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可行性研究    胡文容

    本报记者 王娅

五种食用合成色素的遗传毒理学效应研究    林建城,林素霞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频数分布    陈少华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封丹;严群;李健昌;赖兰萍;韩磊;黄俊文;罗仙平;

三种杀菌剂对四种植物病原菌的生态效应研究    陈延松

姬松茸盆景培养的初步研究    李艳婷;宋志刚;王琳琳;李欣欣;韩建荣;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刘鹏;郭水良;黄学斌;

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研究进展    张光富;陈瑞冰;

安徽天堂寨针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李军红;

发展循环经济——环巢湖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媛媛;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除磷效果研究    邱沪生;欧阳郑凯;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实践分析    张建强;李倩囡;许文来;

对治理与净化水体砷污染的探讨    唐谋生;张立柱;余雷;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王梅;

滴水湖引水通道D港沉水植被群落对流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阳阳;霍元子;冯子慧;何培民;张饮江;何文辉;

植物-微生物共代谢系统在湖泊修复中作用    李聪聪;成小英;周青;张光生;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生物渗滤床处理养殖废水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王守伟;祝明;赵燕;朱百泉;万波;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    王鹏;曹薇;董仁杰;

部分观赏海棠品种的果实观赏性状分析    沈红香;高遐虹;沈漫;张宁;王志忠;姚允聪;

自然和人为因子对黄、东海几种桡足类优势种生理活动的影响    徐东晖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    田晔林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管理体系研究    王铭玮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赵占军

珙桐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谭庆伟

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    季仲强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岳秀贤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循环微生物效应及生态模型研究    修海峰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长沙市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胡阳阳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生态毒性评价    张娜

刺苦草根状茎酶促褐变机理研究    魏光锋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赵迪

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李传磊

富营养化水体中三种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宋春春

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优化    宋妮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许惠达;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综述    王亮;

周期性去叶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    李洁英;解安霞;白昌军;廖丽;黄小辉;王志勇;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日动态变化——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    邓钰;柳小妮;辛晓平;闫瑞瑞;王旭;杨桂霞;任正超;

湿地恢复研究综述    崔保山,刘兴土

大型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王谦;成水平;

三峡水库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蔡庆华;孙志禹;

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研究    练建军;许士国;韩成伟;

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晓云;吕宪国;顾海军;

水淹对三峡水库消落带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强;袁兴中;刘红;林芳淼;陈忠礼;张跃伟;

浑善达克沙地根茎克隆植物对去除枝叶的响应    刘海东

克隆整合对植物适应性的影响    郭伟

两种地被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Pb胁迫响应及其修复潜力的研究    赵杨迪

水淹对秋华柳生长及碳水化合物储备的影响    张艳红

重金属胁迫对三种木本植物影响的研究    王志香

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和野古草存活和恢复生长的影响    李娅

人工构建芦苇群落修复亚热带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实验研究    杨洪金

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去叶对天蓝苜蓿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赵川

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    李永函,金送笛,刘国才

水环境中痕量的极性有机物的色谱──质谱鉴定的研究    黄志丹,田世忠,邓南圣,景治中,吴英霞,黄淦泉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水生植被的衰退与恢复    邱东茹,吴振斌

试论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中的作用    黄文成,徐廷志

水生植物净化三肼污水的研究    曾健,徐婉琴,虞登洋,石建德

城市富营养化水域的生物治理和凤眼莲抑制藻类生长的机理    孙文浩,俞子文,余叔文

根生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滇池水体的净化作用    吴玉树,余国莹

沉水植物昼夜光补偿点及其测定    周红,任久长,蔡晓明

黄浦江底泥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过程模拟    王兆同,王郁,胥峥,周卫

人工模拟芦苇床系统处理污水的效能    李科德,胡正嘉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特性    宋铁红,林英姿,彭举威,崔玉波,韩相奎,王翠兰

黑龙江省应大力推广人工湿地法处理利用城镇污水    张立臣;杨继明;金翼;

粉煤灰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    尹连庆,张建平,董树军,何凤鸣

Cd~(2+)、Cu~(2+)和Zn~(2+)对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黄正,K.Sakadevan,J.Bavor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吴振斌,梁威,成水平,贺锋,傅贵萍,陈辉蓉,邓家齐,詹发萃

新型污水处理工程在深圳动工    

人工湿地基质中土壤酶空间分布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岳春雷,常杰,葛滢,朱荫湄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废水工艺及案例介绍    刘源月,郑爽英,李开源

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    李晶,于泽源,耿美云

23个人工湿岛扮靓泰达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生态价值的研究    常高峰;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周文敏;肖华;喻曼;许育新;符建荣;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左文涛;康苏花;

水循环处理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人工湿地公园为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王黄金;乔亮亮;

人工湿地在回用水中的应用及须考虑的问题    余杰;田宁宁;钱靖华;李燕林;高成杰;

人工湿地中氮代谢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机理    马建国;刘月敏;陆明;

基于人工湿地的组合式无能耗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    李德斌;李建;刘正实;段秋宴;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毒性消减试验研究    李杰;徐竟成;李光明;黄翔峰;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玉溪人工湿地建设全国领先    记者 蒋贵有 通讯员 夏德喜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作用有多大?(下)    本报记者 宗宝泉 通讯员 姜宝泉

经营管理及生态系恢复成交流重点    王威克

昆阳磷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果好    胡崇良

我省开始推行城镇人工湿地技术    记者 邓建华

上面养花种草 下面过滤污水    桐庐记者站 程大鹏记者 陈玮 桐庐记者站 裘一琳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董仁杰

获国家千万元资金支持    记者 苏晓梅

问渠哪得清如许 人工湿地活水来    本报记者 徐琦

人工湿地 农村治污显身手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黄慧诚 李俊华 黄霓

人工湿地预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修春海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肖海文

人工湿地基质植物除钼机理与效能研究    练建军

人工湿地系统氯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陈明辉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中生产和分解子系统功能强化研究    刘冬

城市化过程中人工湿地去污模式与强化技术研究    金晖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北方都市生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昊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许兵

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处理重金属废水初探    卢守波

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杨帆

污水厂升级改造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温小鹏

寒冷地区人工湿地基质的筛选及净化效能研究    肖婷

复合式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    刘峰

农田径流人工湿地处理中磷的去除研究    刘波

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中污染物去除特征研究    曾永刚

人工湿地处理源水中两种典型POPs物质的效果研究    张键

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筛选与人工湿地基质净化性能比较    张蔚

厌氧发酵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效能研究    安丽娜

 
关键词: 乡镇生活污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