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试验研究

关注热度:189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谷静娟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中仍含有一些残留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对其去除效果较差,致使其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抗生素类药物是PPCPs中较为重要的一类,也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所以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检测了九种磺胺类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含量水平,并研究了接触过滤-纤维过滤-活性炭-反渗透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阐述和分析了该装置的特点以及接触过滤的运行参数,分析了各部分的出水水质;研究了砂滤柱和反渗透膜的清洗情况。 通过静态烧杯试验比较了氯化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三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根据试验结果,混凝剂选择聚合氯化铝,并考察了pH、温度对混凝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砂滤柱滤速为4m/h,混凝剂投加量为20mg/L为宜。砂滤柱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气冲强度为16L/m2·s,冲洗时间为1.5min;气水联合冲洗时气冲洗强度为16L/m2·s,水冲洗强度为4L/m2·s,冲洗4min;最后水力冲洗强度为8L/m2·s,冲洗5min,反冲洗周期为13h。 接触过滤在最佳工况和试验条件下,预处理对浊度、TN、TP、CODcr、UV254、TOC平均去除率为89.5%、18.9%、51.9%、59.7%、27.6%、30.8%;组合工艺对浊度、无机盐、TN、TP、CODcr、UV254、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97.8%、88.3%、99.4%、85.9%、98.3%、89.4%。 除磺胺脒、磺胺二甲氧嘧啶外,其余七种磺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均有检出,其浓度范围分别为0.617~6.218μg/L和0.431~2.395μg/L,其在进水和出水中检出率73%以上,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并不能完全被去除,去除率在-12.0%~73%之间。预处理对七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率分别为13.3%~16.9%、4.1%~19.3%、14.1%~37.4%、5.72%~28.8%、35.2%~62.4%、1.78%~59.6%、0.7%~27.8%;组合工艺对七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率均为100%。研究了温度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通量和脱盐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膜通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膜通量与温度存在正比线性关系,并且线性显著。 提出反渗透膜污染预防和化学清洗,先用2.0%柠檬酸,再用0.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关键词】:接触过滤 反渗透 磺胺类 膜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5
  • 1.1 污水回用的现状12-13
  • 1.2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13-15
  • 1.3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15-17
  • 1.3.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5-16
  • 1.3.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6-17
  • 1.4 微量抗生素的控制技术17-21
  • 1.4.1 生物处理17
  • 1.4.2 吸附技术17-18
  • 1.4.3 膜处理技术18-19
  • 1.4.4 膜生物反应器19
  • 1.4.5 化学氧化及高级氧化处理19-20
  • 1.4.6 生态处理系统20-21
  • 1.5 反渗透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进展21-23
  • 1.5.1 反渗透膜分离的原理21-22
  • 1.5.2 反渗透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进展22-23
  • 1.6 本文研究的工作23-25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23-24
  • 1.6.2 研究的内容24-25
  • 第2章 试验方案与试验方法25-33
  • 2.1 试验方案设计25-27
  • 2.1.1 试验原水25
  • 2.1.2 试验流程与装置25-27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27-29
  • 2.3 分析项目与监测方法29
  • 2.4 磺胺类抗生素的测定29-32
  • 2.4.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9
  • 2.4.2 样品的预处理29-31
  • 2.4.3 液相测定条件31
  • 2.4.4 标准曲线31
  • 2.4.5 标准的液相图谱31-32
  • 2.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32-33
  • 第3章 预处理的试验结果及分析33-45
  • 3.1 混凝剂的选择33-34
  • 3.2 混凝条件的影响34-35
  • 3.2.1 pH 的影响34
  • 3.2.2 水温的影响34-35
  • 3.3 接触过滤运行条件的优化35-44
  • 3.3.1 投药量的确定35-39
  • 3.3.2 砂滤柱滤速的确定39-42
  • 3.3.3 砂滤柱的反冲洗42-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45-60
  • 4.1 试验结果分析45-57
  • 4.1.1 浊度的去除效果45-46
  • 4.1.2 无机盐的去除效果46
  • 4.1.3 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46-48
  • 4.1.4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48-51
  • 4.1.5 反渗透膜进出水 pH 值的变化51-52
  • 4.1.6 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52-57
  • 4.2 温度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57-59
  • 4.3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反渗透膜污染及清洗方法的分析60-68
  • 5.1 污染机理60-61
  • 5.1.1 浓差极化60-61
  • 5.1.2 不可逆污染61
  • 5.2 反渗透膜污染61-63
  • 5.2.1 反渗透膜污染的类型61-62
  • 5.2.2 反渗透膜污染的控制62-63
  • 5.3 膜污染的清洗63-65
  • 5.3.1 清洗依据63
  • 5.3.2 清洗方法63-65
  • 5.4 本试验清洗方法的研究65-67
  • 5.4.1 物理清洗65
  • 5.4.2 化学清洗65-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8-70
  • 6.1 结论68-69
  • 6.2 建议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6
  • 作者简介76
  • 功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76-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广州污水厂磺胺和喹诺酮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    陈涛;李彦文;莫测辉;高鹏;吴小莲;屈相龙;

均质滤床气水反冲洗工艺参数优选    潘建仲,刘绪宗,于超英,朱月海,朱凤慧,韩永福

水处理中微量抗生素去除的研究及进展    姜蕾;谢丽;周琪;尹大强;

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的试验研究    张聪璐,王会,靳君,史洪微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膜污染研究    王海芳;晋日亚;

典型抗生素类药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含量水平及其行为特征    徐维海;张干;邹世春;李向东;李平;胡朝晖;李军;

环境水体微污染有机物及其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王梦乔;周庆;李爱民;

水环境药物污染对水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王朋华;袁涛;谭佑铭;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其化学清洗    曹路;黄慧群;张诚义;黄冬梅;

中水道应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郭卫宏,周勤,肖锦

Determination of Quinolone Antibiotics in Water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Method    

中水回用浅析    王庆生

生物膜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王世农;

海南省西南地区开源节流策略研究    刘阳生;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    王桥军;亦如瀚;莫测辉;

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    陈海燕;花日茂;李学德;胡忠立;

SiO_2胶体对磁头表面污染分析    王晓维;李炳辉;

抗癌药卡培他滨对四膜虫的生态毒性研究    何忠;高礼;白琦锋;袁涛;

论水环境药物污染    刘文哲;李亚男;

反渗透膜法浓缩处理镀镍废水    尚祥;李松鹏;张维新;陈锋;戴泳;黄张丽;

建筑节水节能问题探讨    唐智;方正;袁建平;周伟松;

长流程反渗透系统的污染分布    严丹燕;靖大为;李建新;

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蔡亚岐;郭良宏;朱本占;张淑贞;郑明辉;

陶瓷膜污染阻力构成试验及膜污染机理研究    田岳林;刘桂中;袁栋栋;李汝琪;

YA系统反渗透膜清洗维护探讨    朱益东;

碳纳米管电极电催化降解水中典型头孢类抗生素的循环伏安分析    胡翔;俞洋;程昭;

好氧生物流化床去除废水中对甲基苯磺酸的研究    黄震;何绪文;宋玉栋;周岳溪;徐洁;

沼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文献综述    韩敏;刘克锋;高程达;

4种典型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王金花;朱鲁生;王军;谢慧;

新型阻垢剂对胶体SiO_2垢的抑制作用研究    尤洪梅;张冰如;李风亭;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    陈军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    白羽

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PPFS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焦世珺

UV/O_3降解水中新兴微污染物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刘小为

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溶液中氯贝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李文贞

新型可见光响应纳米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李玲

天津城市水、土环境中典型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分布及其复合雌激素效应研究    胡伟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    李梅

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孙德栋

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孟志国

微量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控制技术的研究    武萍

香根草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及去除重金属铜污染的研究    许丽

反渗透法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迟峰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杭州市不同水环境中13种痕量药物残留状况的检测及分析    李晓娟

湿地植物抗锌、镉离子毒性能力及其去污效果研究    纪智慧

亲水型中空纤维膜式无泡充氧传递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李骏

典型PPCPs在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技术研究    周宁娟

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黄丽萍

UASB-SBR工艺去除生活污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研究    田世烜

粘土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对Cu~(2+)、Zn~(2+)吸附行为的研究    郭丽华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刘继凤;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王静爱,苏筠,刘目兴

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    李俊奇,车武

TiO_2固定床光催化氧化头孢拉啶    范山湖,沈勇,陈六平,古喜兰,李玉光,石宗炳

环境激素的种类和污染途径    任仁

环境激素浅析    丁晓妹;李向阳;张明泉;

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处理氯苯微污染水的实验研究    凡冬艳;齐笑言;李萌;邹东雷;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    李彦文;莫测辉;赵娜;张瑞京;亦如翰;

超滤过程中膜的吸附现象是造成膜污染的关键    邓玲,王晔

壳聚糖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研究    宋伟;施文健;钟晓永;俞芸;陈肖云;

基于超分子化学作用的PVDF膜改性及其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王海芳

反渗透膜元件的清洗与再应用    江海

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季和夏季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王有乐;吕秀平;高康宁;

A/O工艺稳定运行初期对城市污水污染物净化特性的研究    牛云峰;曹文平;张改红;赵凡;

三沟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    卢永峰;董炳金;

国外城市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徐向阳

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强化一级处理技术    汪祖莲;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曝气混合絮凝的研究    延克军;范荣华;孙岩柏;李波;王子瑞;杨春香;康文庆;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费用函数的研究    吴嘉陵;

化学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研究    汤红妍;李国芝;李铭;魏学锋;

混凝强化COD_(Cr)减排方案的研究    闫伟;江霜英;高廷耀;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PAC与PFS除磷对比试验研究    徐伟勇;杨玉峰;王佳莹;沈希裴;

节水与反渗透膜的应用    李健;陈双星;

反渗透膜上SiO_2积垢的研究    孙卫东;

安得膜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李政雄;

日东电工集团/美国海德能公司    

反渗透系统膜装置清洗方法改进与分析    王国祥;柳良好;

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实验室评价    周伟生;吕勇;齐登谷;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在线清洗    孙培毅;

反渗透膜的铁污染与清洗    黄征青;

热电厂RO+EDI系统原理与技术特点分析    孙志辰;李伟;曹蓓;

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研究进展    刘秀艳;谢正苗;项硕;叶敏;

大洼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    首席记者 刘长军

庄河首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张兰 王岩

肇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底投用    王晓兵 记者 李德成

珲春城市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记者 王凤娟

凌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试运行    赵卓

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史文静 李若玲 周建萍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由集中走向分散 由地上转入地下    孟凡模

依兰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张丽娜

国内首例公开招标城市污水处理厂BOT工程竣工    刘 兵

谁来投资城市污水处理厂?    本报记者 王娅

GSBR和HBR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李超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严子春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提高与污泥堆肥技术研究    陶俊杰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窦娜莎

高耐氯性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研究    魏新渝

复合反渗透膜的表面形貌与性能关系及性能强化研究    段美荣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万琼

大型丝状绿藻去除氮磷和抑制微藻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雷国元

浸没式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性能及膜污染研究    谢元华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微环境特征及膜污染控制    杨小丽

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试验研究    谷静娟

磺胺类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研究    刘娟

倒置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翟景琛

M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技术研究    金泥沙

纳滤/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梁晓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高雷更

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    李文辉

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郭珊珊

加压曝气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柳威

 
关键词: 接触过滤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