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关注热度:15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玉平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开发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曝气生物滤池因其具有占地省,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受到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对我国中小城镇来说,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填料产生,如何尽可能发挥曝气生物滤池的潜能,延长运行周期,直接影响着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与推广。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实现了功能分区、生物相的分级,第一段培养的优势菌种为异养微生物,主要用于COD的去除;第二段主要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用于去除氨氮以及进一步去除有机物,从而使曝气生物滤池获得稳定的、良好的出水水质。试验采用三组不同的填料,从启动性能、处理效果及反冲洗特性三个方面分析了TUBAF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性能。 酶促厌氧填料试验阶段,在保持BAF C段水力停留时间为4h、6h、8h的情况下,BAF N段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0h、2.5h、3.0h的9种工况下,分析了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TUBAF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COD、氨氮、SS去除效果,新型酶促厌氧生物填料用于BAF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处理效果。BAF C段反应器HRT控制在8h,BAF N段反应器HRT控制在3h时,TUBAF反应器COD出水浓度在9~15mg/l范围内,总去除率高达95.7%,氨氮出水浓度在5.5~7.8mg/l,总的去除率达到79.1%,这两项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排放标准。而且BAF C段在HRT为4h时,进水COD浓度为219~313mg/l,出水COD浓度为50~82mg/l,去除率也可以达到70%以上,完全能够满足降低BAF N段有机负荷的功能,从而为BAF N段创造良好的硝化条件。 组合填料试验阶段,BAF C段采用半软性填料,BAF N段采用酶促好氧填料。在BAF C段HRT分别为3.6h、4.4h、5.8h、7.2h, BAF N段相对应的HRT分别为2.9h、3.6h、4.6h、5.8h的4种情况下,试验分析了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发现,反应器的总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BAF C段和BAF N段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稳定的COD、氨氮、SS出水水质,并且能使反冲洗周期延长至10天。与PYC挂膜陶粒相比较而言,酶促好氧生物填料在硝化效果方面有明显优势。 对TUBAF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运行条件和填料对TUBAF处理城市污水运行性能有直接影响。随着污染物容积负荷的增加,TUBAF的污染物去除能力逐渐降低,但进水负荷的增加对COD、氨氮、SS去除效能影响并不显著,TUBAF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但工艺的好氧大环境以及后端碳源的缺乏制约了两段总氮去除效果;就COD、氨氮、SS去除效能而言,TUBAF可以承受较
【关键词】: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运行效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1 绪论11-25
  • 1.1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11
  • 1.2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11-14
  • 1.2.1 中小城市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11-13
  • 1.2.2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适用技术13-14
  • 1.3 生物膜技术14-19
  • 1.3.1 生物膜技术的有机底物净化机理14-15
  • 1.3.2 生物膜技术的发展类型15-18
  • 1.3.3 生物膜技术的特点18-19
  • 1.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19-24
  • 1.4.1 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19
  • 1.4.2 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特点19-20
  • 1.4.3 曝气生物滤池国内外研究现状20-24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24-25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24
  • 1.5.2 研究内容24-25
  • 2 应器模型与试验设计25-31
  • 2.1 反应器模型设计25-28
  • 2.1.1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的设计原理25
  • 2.1.2 BAF 构造25
  • 2.1.3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25-27
  • 2.1.4 填料的选择及其性质27-28
  • 2.2 试验实施计划28-29
  • 2.3 试验仪器与分析方法29-31
  • 3 TUBAF 填料选择试验31-47
  • 3.1 酶促厌氧生物填料TUBAF 运行性能分析31-37
  • 3.1.1 试验水质31
  • 3.1.2 挂膜启动31-32
  • 3.1.3 TUBAF 负荷运行期性能分析32-36
  • 3.1.4 TUBAF 反冲洗周期36-37
  • 3.2 半软性填料+酶促好氧填料TUBAF 运行性能分析37-44
  • 3.2.1 试验水质37
  • 3.2.2 挂膜启动37-38
  • 3.2.3 TUBAF 负荷运行期性能分析38-43
  • 3.2.4 TUBAF 反冲洗的条件控制及反冲洗对反应器的影响43-44
  • 3.3 半软性填料+PYC 挂膜陶粒TUBAF 运行性能分析44-46
  • 3.3.1 COD 去除效果及分析45
  • 3.3.2 氨氮去除效果及分析45-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TUBAF 运行效能影响因素分析47-69
  • 4.1 污染物容积负荷对处理效能的影响47-52
  • 4.1.1 COD 容积负荷的影响47-50
  • 4.1.2 氨氮容积负荷的影响50-52
  • 4.2 水力负荷对处理效能的影响52-54
  • 4.3 水温对处理效能的影响54-56
  • 4.4 BAF C 段处理效能对BAF N 段处理效能的影响56-59
  • 4.4.1 BAF C 段、BAF N 段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贡献56-58
  • 4.4.2 BAF C 段有机物去除效果对BAF N 段处理效能的影响58-59
  • 4.5 溶解氧(DO)对处理效果的影响59-62
  • 4.5.1 DO 对BAF C 段去除效果的影响59-60
  • 4.5.2 DO 对BAF N 段去除效果的影响60-62
  • 4.6 生物相对处理效果的影响62-63
  • 4.7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63
  • 4.8 填料对处理效能的影响63-68
  • 4.8.1 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63-66
  • 4.8.2 BAF N 段填料层高度对处理效能的影响66-67
  • 4.8.3 填料对反冲洗周期的影响67-68
  • 4.9 本章小结68-69
  • 5 TUBAF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研究69-77
  • 5.1 BAF C 段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69-72
  • 5.1.1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69-71
  • 5.1.2 底物降解动力学参数求解71-72
  • 5.2 BAF N 段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72-76
  • 5.2.1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72-74
  • 5.2.2 底物降解动力学参数K、n 的求解74-76
  • 5.3 本章小结76-77
  • 6 结论与建议77-79
  • 6.1 结论77-78
  • 6.2 建议78-79
  • 致谢79-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86
  • 独创性声明86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及工艺改良    邱珊

A/O一体式BAF应用于生态住宅小区的试验研究    白晶晶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的试验研究    肖云

新型BIOSMEDI滤池的开发研究    邹伟国,孙群,王国华,沈裘昌,戚盛豪,李正明

曝气生物滤池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机理研究    邱立平,马军

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    田文华,文湘华,崔燕平,钱易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    徐亚明,蒋彬

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进展    王劲松,胡勇有

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邱立平,杜茂安,冯琦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    马军,邱立平

曝气生物滤池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邹伟国,陆嘉竑,张辰,李正明,虞寿枢

废水处理用生物填料的研究进展    张凡,程江,杨卓如,王华祥

曝气生物滤池中的亚硝酸盐积累及其影响因子    马军,邱立平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严子春

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徐建斌

新型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LBAF)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    王胤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影响总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因素    黄仙花;方谨继;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改性聚醚砜耐温超滤膜及其在大豆分离蛋白提取液浓缩中的应用    张玉忠;李泓;李然;张京健;林岩;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三门峡城市供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评价    刘茹;索虎勤;李明;席凤霞;何化平;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离心式微流控法快速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席永清

铁矿石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研究    黄伟英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    张佳磊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合成氨废水试验研究    潘文琛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根源与治理对策    周静波;张宗应;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节水技术    徐泽珍;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龙晓辉;周卫军;郝吟菊;余宇航;薛涛;

沸石-陶粒BAF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金香;娄金生;陈春宁;

曝气生物滤池在小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鸣;吴浩汀;王涛;

沈阳中远颐和小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简介    王星星;王艳飞;

低温下曝气生物滤池内生物量变化    谢曙光,张晓健,王占生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    王春荣;李军;王宝贞;张国柱;

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膜的活性研究    肖文胜,徐文国,杨桔才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发展与现状    张薇,史开武,孔惠

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张红晶

A~2/O~2生物膜法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赵义

木炭曝气生物滤池的特性及效能研究    周爱姣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模型研究    唐然

针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    卢徐节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    靳辛

曝气生物滤池特性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金凌

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官厅水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贺瑞敏

一体式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孙卫星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朱正齐

BOT方式在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白庶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    王铁军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工艺与过程控制研究    刘剑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张连科

组合填料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杨亚红

多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曝气生物滤池串联处理涂料工业废水的研究    赵凯

厌氧/好氧与BAF工艺处理高浓度生物制品废水    伊学农;赵庆鹏;张艳森;金鑫;

A/O-BIOFOR组合工艺在混装制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欧阳二明;王娜;王白杨;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及工艺改良    邱珊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窦娜莎

曝气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郭树河

几种填料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的应用特性及工艺改良研究    蔡笠

新型聚氨酯载体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应用条件的研究    周璐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化肥工业废水的中试研究    郭景玉

新型一体式A/O反应器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    雷达

A/O+BIOFOR处理混装制剂废水生产性试验研究    王娜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陈雁玲

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研究    郭训文

曝气生物滤池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李肖松

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刘方兴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特点工艺及其改进    徐亚同

磁粉活性污泥法工艺技术研究    陆光立,赵庆祥

厌氧流化床水力混合特性的研究    龙腾锐;郝以琼;夏志祥;何强;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邱维,张智

磁场对物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胡晖,高红,贾绍义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混合流态及其分析    沈耀良,王惠民,赵丹,王承武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固定微生物用聚合物多孔载体的研究    郑邦乾,张洁辉,吴中兴,方治华,杨平

半软性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书铭

盾式纤维填料生化处理性能的试验研究    秦麟源 ,王丰岭 ,王建中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运行控制    沈耀良

两种填料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处理生活污水的对比研究    肖文胜;

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周期及反冲洗方式研究    张宝杰;闫立龙;甄捷;白宇;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铁民;杨少伟;王章霞;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的研究    彭举威;王晓轩;王宏哲;张海鹏;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瓷厂污水    朱乐辉;戚伟峰;朱衷榜;

一种新型滤料的研制及其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    王昌良;陈炳炎;魏志文;

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洗浴废水回用工程    郭冀峰;王荣昌;夏四清;赵建夫;

曝气生物滤池铁盐及铝盐化学强化除磷的对比研究    邱立平;马军;

间歇曝气对曝气生物滤池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强;张学洪;魏彩春;陆燕勤;

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配水系统方案的优化    张勇;徐鸿魁;席欣欣;卫达;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    段秀举;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养殖污水的试验研究    陈强;黎中宝;张艳艳;王晨晨;王超;于凌宇;

氧化沟与曝气生物滤池除磷效果比较    邹映红;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    齐兵强;王占生;

滤池水洗最佳时间研究    王劼;刘阳;

基于PLC的粗放控制系统在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凌霄;胡勇有;

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郑家麒;

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炼油废水中的应用    赵小亮;裴丽;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性及发展应用    邱娜;江建权;

曝气生物滤池首获成功    本报记者 陈群 本报通讯员 傅建设

曝气生物滤池国内首次应用获成功    傅建设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国内首次应用成功    傅建设

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安徽国祯环保

以高新技术治理水污染 马鞍山钢设院开发成功曝气生物滤池    傅建设

污水处理新技术――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r)    彭刚 陈晓华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月底试运行    记者 栗晋波 实习生 柳园

河南油田精蜡厂提升节水减排能力    李家武

秋实满枝别样红    辛珂 杨慧敏

净水添新绿    通讯员 刘正伟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及工艺改良    邱珊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及工艺改良    邱珊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窦娜莎

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    林齐

己内酰胺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刘国华

景观水体功能恢复技术研究及其环境效益评价    孔建

城市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支持系统    张兴文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木炭曝气生物滤池的特性及效能研究    周爱姣

针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    卢徐节

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程起跃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大庆市八百垧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姬克宁

曝气生物滤池后续常规净水工艺优化消毒试验研究    谢观体

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白慧玲

印染纺织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徐绮坤

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含石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韩祯

一体式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之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郭福荣

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药废水研究    刘斌

基于水头损失解析的BAF过滤模式及反冲洗控制研究    陈京英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在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敖阳

 
关键词: 污水处理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