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小型气提式接触氧化法分散处理生活污水及再生利用研究

关注热度:131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许航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时期,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造成城市供水需求矛盾日益加大,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城市无法从本区域找到合适水源,且又无法从别的区域调水时,将城市生活污水的再生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针对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特点及排放特征,对比分析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选用小型气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工艺流程作为分散处理生活污水及再生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小型气提式接触氧化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确定装置的合适运行工况,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抗冲击负荷能力及运行费用,为今后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及运行参数。 试验研究表明,小型气提式接触氧化处理分散生活污水时,在气水比为16.8:1,水力负荷为4.8m~3/(m~3·d)时,对COD和NH_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1%和58%,出水COD、NH_3-N、TN、SS、pH、浊度、色度等指标均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满足城市再生水要求,独特的气提装置和蜂窝填料的联用,提高了装置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出水水质。同时,其一体化集成、系列化设计,施工方便,运行费低,简化了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地埋式安装,不涉及占地和拆迁问题,对原有环境布局影响小,符合生态化理念。 为提高装置的使用价值,在工艺基础上增加化学除磷设施,选用AlCl_3作为絮凝剂,研究表明:除磷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为25~30min时最佳,进水TP的浓度为2~4mg/L时,投加AlCl_3/TP质量比为8.6,进水的TP浓度为6mg/L时,投加AlCl_3/TP质量比上升到13.1,出水TP浓度均小于0.5mg/L。 在试验基础上,以中山陵景区紫金山庄别墅区生活污水再生工程为实例,通过对该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技术经济比较,论述了小型气提式接触氧化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及再生利用的可行性,为将来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工程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气提式接触氧化 分散处理 生活污水 化学除磷 再生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1-13
  • 1.1.1 城市水资源危机11-12
  • 1.1.2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中的问题12-13
  • 1.2 再生水国内外利用现状13-15
  • 1.2.1 国外利用现状13-15
  • 1.2.2 国内发展状况15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5-18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6-18
  • 1.4 研究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理论与方法19-28
  • 2.1 生活污水的来源及特征19
  • 2.2 污水处理方法概述19-20
  • 2.2.1 物理法19-20
  • 2.2.2 化学法20
  • 2.2.3 生物法20
  • 2.3 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法20-25
  • 2.3.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起源20-21
  • 2.3.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原理与特征21-22
  • 2.3.3 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因素22-23
  • 2.3.4 填料种类及其特征23-24
  • 2.3.5 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24-25
  • 2.4 分散处理工艺选择25-28
  • 2.4.1 工艺特点25-26
  • 2.4.2 工艺选择26-28
  • 第三章 气提式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28-47
  • 3.1 装置设计与试验方案28-32
  • 3.1.1 主要设备及装置原理28-30
  • 3.1.2 试验流程30-31
  • 3.1.3 试验方案31-32
  • 3.2 试验水质与检测方法32-33
  • 3.2.1 进水水质32
  • 3.2.2 检测仪器及方法32-33
  • 3.3 试验启动及工况确定33-36
  • 3.3.1 启动与挂膜33-34
  • 3.3.2 最佳气水比的确定34
  • 3.3.3 最佳水力负荷的确定34-36
  • 3.4 生物膜上微生物观察与分析36-37
  • 3.5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37-44
  • 3.5.1 COD去除效果38-39
  • 3.5.2 NH_3-N去除效果39-40
  • 3.5.3 TP、TN去除效果40-42
  • 3.5.4 浊度和SS去除效果42-43
  • 3.5.5 抗冲击负荷能力43-44
  • 3.6 装置的改进44-46
  • 3.6.1 填料的改进44-45
  • 3.6.2 装置内部安装高度的改进45
  • 3.6.3 装置结构的改造45-46
  • 3.7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污水中总磷的去除试验47-55
  • 4.1 除磷药剂的筛选47-49
  • 4.2 试验方案49-50
  • 4.3 试验结果分析50-54
  • 4.3.1 絮凝沉淀时间对总磷去除的影响51-52
  • 4.3.2 药剂投加量对总磷去处的影响52-53
  • 4.3.3 药剂投加后进出水pH的变化53-54
  • 4.4 本章结论54-55
  • 第五章 分散处理的再生水利用技术探讨55-64
  • 5.1 分散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55-56
  • 5.2 再生水的用途56-57
  • 5.3 分散再生水利用的方式57-60
  • 5.3.1 排水设施完善的再生水系统57-58
  • 5.3.2 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再生水系统58-59
  • 5.3.3 再生水供水安全59-60
  • 5.4 现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60-61
  • 5.4.1 自来水价低60-61
  • 5.4.2 观念61
  • 5.4.3 规范与管理61
  • 5.5 分散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技术61-63
  • 5.6 本章小结63-64
  • 第六章 分散处理再生水利用的工程实例64-69
  • 6.1 工程简介64
  • 6.2 工程设计方案64-67
  • 6.2.1 设计依据64
  • 6.2.2 设计水量64
  • 6.2.3 设计进出水水质64-65
  • 6.2.4 工艺流程的设计65-67
  • 6.3 技术经济分析67-68
  • 6.3.1 工程投资67
  • 6.3.2 人员配备67-68
  • 6.3.3 成本核算68
  • 6.3.4 投资回报68
  • 6.4 本章小结68-69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69-71
  • 7.1 结论69
  • 7.2 建议69-71
  • 参考文献71-74
  • 论文工作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4-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姜瑞;于振波;李晶;潘保源;孙伟光;王凤鹭;

水力旋转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刘晓龙,王艺,赵勇胜

铁系和铝系无机絮凝剂的性能分析    徐国想,阮复昌

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    沈光范,徐强

组合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与分析    曹瑞钰,顾国维,黄菊文,胡国林,张克勤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混合废水    沈耀良,王宝贞,杨铨大,刘润芬,许甫庸

废水化学除磷的现状与进展    徐丰果,罗建中,凌定勋

浅析化学除磷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孟永进,李旭峰

CMD 圆盘型弹性微孔膜曝气器的研究    孙哲,李高奇,李军,王宝贞

气提式循环反应器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李探微,彭永臻,韦苏,Silke Ben,Angenika Bau

我国污水资源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籍国东,姜兆春,赵丽辉,丁蕴铮,袁星

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王夙;刘峻;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    贺峰;甘胜;徐明;

ABR反应器污泥颗粒化及影响因素    张在勤;杨百忍;

中水处理对植物叶片质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张炜鹏;

中水处理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叶维杨;

北方地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评述    谢良林;黄翔峰;刘佳;陆丽君;关炜;

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分析    刘波;丁贤俊;姚红;

生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应用及发展    李英华;孙铁珩;李海波;李晓东;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探讨    刘群昌;李昱;

水资源系统及其概念模型的构建    张素珍;

传统造纸工业常见废水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郑逆;唐仁云;

水安全风险-危机度评价方法    李梅;刘俊萍;黄强;佟春生;薛小杰;

污水资源化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雷一庭;

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初探    谭德宝;李青云;黄奇;陈鹏霄;刘波;

不同混凝剂对流溪河水源水中藻类去除的对比研究    潘倩;李明玉;王丽燕;刘丽娟;任刚;宋琳;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厌氧处理工艺研究    张清;黄宇广;李澍;

唐山市再生水回用的分析预测    胡晓寒;秦大庸;鲁欣;刘俊;

水体中磷的转化与循环    左梅梅;王华军;丁昭霞;

利用摇动载体—生物膜法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杨乃鹏;梁鹏;

遵化市水资源化有关问题的探讨    高金兰;

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    戎丽丽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逆境条件下植物苗期适应性研究    姜中珠

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王令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新型IC-SBBR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永明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猪场废水中氮磷    孙国平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合成氨废水试验研究    潘文琛

调蓄水库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胡志东

污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品质及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志华

双氧水、活性炭、沸石不同组合对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李海洋

悬浮载体SBR工艺处理污染河水的脱氮性能研究    李茜

碱度和碳源对硫酸盐废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健

天津市灌溉水利用率测算研究    刘玉乐

滕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问题的探讨    张旭

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陈洪斌,庞小东,李建忠,周光霞,唐贤春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丁(辛)酯废水    刘新亭

合成洗涤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陈玉莉,张仲燕,卞华松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技术研究    张秋望,王金泉

接触氧化工艺中生物填料的发展及应用    艾恒雨,汪群慧,谢维民,李雪松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填料处理效果的比较    汪艳霞,许立新,杨云龙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    丁晓玲,贾春宁

两种填料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PS版废水中的应用    李新宝;王哲;张玉萍;朱灵峰;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    侯世全

接触氧化纤维束过滤工艺处理学校洗涤废水    邢丽贞,韩庆祥,孔进,朱兆亮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试验研究    朱兆亮

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    周桐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的优化研究    孙静,郭伟,李小宁,孙贻超,邓小文

中水道技术    纪任旺,范瑾初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孙广友

污水资源化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利用的重要途径    高湘,李耘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赵江冰,胡龙兴

我国水环境恢复工程方略    张杰,丛广治

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及其应用    周雹

美国管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政策和经验    

内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研究    周平,钱易

黄山风景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李峥,龚德明

生活污水净化设备的引进与中水利用开发    刘长威

组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杜晓伟,汤晓东

山西铝厂污水资源化问题探讨    杨振喜

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石洞口电厂锅炉柠檬酸酸洗废液和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贾慧琍,吴怀兆

新型低动力生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王里奥

自净式与SBR法嫁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及其应用    陈世泽

Super-CM利水净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张令玉,陈飞星,董鹏华

天津港南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黄显怀,霍守亮

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

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韩秀丽;陈稳;

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陈斌;张宗军;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

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与应用    李春来;刘康怀;赵文玉;张华;覃许江;司圣飞;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

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杨广正;肖红;

应用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徐浩昌;杭岳宗;

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    通讯员 刘海

海宁一个村子的治污经验惊动了很多人    记者 范琛实习生 马金金 通讯员 朱财宝

昔日“龙须沟” 今日“大公园”    胥思明 何举云 蓝莹 洪栖禾

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狄崇兰

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    本报记者 缪琴

无锡惠山区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刘桂兰 高杰

明年年底八成生活污水可处理    本报记者 成燕

治理生活污水 力促达标排放    何川 本报记者 钟晓晴

饭店林立煞风景 溪源景区盼保护    本报记者  原仁开

治污费用高 钱该谁来出?    陈宇

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崔丽

生活污水和造纸厂污水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黄新恩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孙德栋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艾翠玲

厌氧—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易赛莉

回流式生物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王洪禧

城镇生活污水杨树林地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研究    白保勋

粉煤灰混凝剂制备及用于混凝—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能研究    李亚强

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研究    管宏友

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代琳琳

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怡

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杜桂敏

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    黄树辉

O_3/H_2O_2联用和Fenton试剂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何江

大型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程伟

Z氏混凝法结合二氧化氯处理山东铝厂生活污水    刘光田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樊开青

高速公路施工期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理研究    马云

 
关键词: 气提式接触氧化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