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生物质能 > 正文

生物质能—太阳能联合制冷的适配性研究

关注热度:81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周恒涛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本研究项目是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指导计划项目(编号:2009B480001) 全球能源供应紧张,2006年底世界石油、煤炭的储采比分别为41.0、147.0。中国基本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二位,煤多油(气)少,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将会最为严重的环球生态灾难,节能减排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措施。对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开发是世界今后能源利用的总趋势,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是今后能源科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主要任务。 主要研究工作: (1)分析研究了小型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的效率问题,并从热工计算和实际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把优化设计思路在加工制冷机的过程实现。对小型制冷机组进行初步实测,效率为0.6,性能满足实验需要 (2)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选择计算,并对集热器工作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了测试,效率接近60%,满足试验要求。 (3)在总结数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对原有复杂系统构成的溴化锂联合吸收制冷系统简化为三个子系统,在不影响目标函数分析的条件下,舍去建筑空调系统,重点研究制冷系统和热源系统匹配关系,大大简化系统分析复杂程度。 (4)针对系统动态过程特性,建立了锅炉系统、制冷系统、集热器简化的基于MATLAB-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平台的模型,对锅炉模型进行优化修正,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建立联合工况系统的耦合关联动态仿真系统模型,减少试验工作量。 (5)建立适用对制冷系统经济技术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初步分析。 主要结论 (1)通过对双热源不同连接方式的分析和仿真测试,发现入口温度的变化对太阳能集热器和吸收制冷机效率影响明显。入口温度高升高,太阳能集热器和制冷机组效率降低。串联方式运行的双热源系统,制冷机组出水首先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再连接生物质锅炉是最优方案。 (2)并联工况的分流比例K值增加,有利于提高锅炉效率。分流比例K值减小,有利于提高集热器效率。分析认为K值保持在0.5-0.6比较合适。 (3)串联模式运行下的锅炉的换热效率较高,并联模式下太阳能集热器具有较高的效率。 (4)系统循环水流量增加,各部分传热强化,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效率。 (5)对制冷机、热源、空调用户组成的整体系统存在最大热经济性数值及相应的制冷系数。制冷机必须牺牲一部分制冷系数,才能取得一定的热经济性。
【关键词】:生物质能 太阳能 吸收制冷 适配性 动态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214.4;S216
【目录】:
  • 致谢4-8
  • 摘要8-10
  • 第1章 概述10-26
  • 1.1 能源与社会发展10-12
  • 1.1.1 能源的分类10
  • 1.1.2 能源的利用10-12
  • 1.2 能量转换规律12-13
  • 1.3 能源与经济和环境13-14
  • 1.4 制冷14-16
  • 1.4.1 制冷的应用14
  • 1.4.2 制冷的发展14-15
  • 1.4.3 制冷的能耗15-16
  • 1.5 吸收制冷的应用与发展16-20
  • 1.5.1 吸收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16-19
  • 1.5.2 吸收制冷的特点19-20
  • 1.6 生物质能研究利用现状20-22
  • 1.6.1 国外生物质能研究利用现状20-21
  • 1.6.2 我国生物质能研究利用现状21-22
  • 1.6.3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存在的问题22
  • 1.7 太阳能研究利用现状22-24
  • 1.7.1 太阳能利用的历史23-24
  • 1.7.2 太阳能研究的重点方向24
  • 1.8 课题研究的意义24-25
  • 1.9 本章小结25-26
  • 第2章 实验方案和实验设备26-56
  • 2.1 研究目的26
  • 2.2 实验内容26-31
  • 2.2.1 实验方法26-27
  • 2.2.2 试验的条件27-29
  • 2.2.2.1 实验时间28
  • 2.2.2.2 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参数28
  • 2.2.2.3 生物质锅炉主要参数28
  • 2.2.2.4 吸收制冷机主要参数28-29
  • 2.2.3 试验工况分析29-31
  • 2.3 溴化锂吸收制冷系统31-41
  • 2.3.1 制冷工质对的确定32-33
  • 2.3.2 吸收制冷的热力分析计算33-36
  • 2.3.3 优化设计36-41
  • 2.4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41-42
  • 2.4.1 生物质成型技术发展基本情况41
  • 2.4.2 生物质锅炉情况41-42
  • 2.5 太阳能光热利用42-46
  • 2.5.1 太阳辐射基本参数43-45
  • 2.5.2 平板太阳集热器的选择45-46
  • 2.6 设备测试46-55
  • 2.6.1 制冷机组热工测试46-50
  • 2.6.2 生物质锅炉热工测试50-53
  • 2.6.3 平板型集热器热工测试53-55
  • 2.6.3.1 测试方法分析54
  • 2.6.3.2 测试和数据分析54-55
  • 2.7 本章小结55-56
  • 第3章 联合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56-69
  • 3.1 联合制冷系统的分析56-58
  • 3.1.1 现有系统模型的分析56
  • 3.1.2 现有仿真模型的发展56-57
  • 3.1.3 MATLAB 仿真的应用57-58
  • 3.2 联合制冷系统的建模简化58-59
  • 3.3 制冷系统的简化与建模59-60
  • 3.4 锅炉系统的简化与建模60-65
  • 3.4.1 锅炉模型60-62
  • 3.4.1 锅炉模型的优化62-64
  • 3.4.2 锅炉模型的证明64-65
  • 3.5 集热器系统简化与建模65
  • 3.6 热源-制冷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65-67
  • 3.6.1 串联工况模式(1#)65-66
  • 3.6.2 串联工况模式(2#)66-67
  • 3.6.3 并联工况模式(3#)67
  • 3.7 本章小结67-69
  • 第4章 联合工况下适配性分析与评价69-80
  • 4.1 效率计算69-70
  • 4.2 1#-2#工况的动态仿真分析70-73
  • 4.3 3#工况的动态仿真分析73-75
  • 4.4 串联并联运行方式的比较75-78
  • 4.5 循环水量对系统影响的分析78-79
  • 4.6 小结79-80
  • 第5章 制冷系统经济适配性的分析比较80-86
  • 5.1 制冷-热源系统的经济分析比较80-82
  • 5.2 制冷系统的模拟仿真分析82-83
  • 5.3 热源系统的分析比较83-84
  • 5.4 热源系统的测试84-85
  • 5.5 小结85-86
  • 第6章 研究总结86-89
  • 6.1 结论86-88
  • 6.2 创新点88
  • 6.3 后续工作88-89
  • 参考文献89-95
  • Abstract95-97
  • 攻读期成果9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空调用制冷机组的综合分析    杨婉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与瞻望    郝石生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艳芳;岳小花;

超导变压器的基本特点和开发现状    唐跃进,李敬东,程时杰,潘垣

逆布雷顿(Reverse-Brayton)循环空气制冷机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侯予,王瑾,熊联友,刘井龙,陈纯正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策    刘清志;王爱春;

美国国家建筑能耗统计概况    杨秀;

基于太阳能热利用的生态建筑能源技术    王如竹,翟晓强

太阳能制冷系统应用现状及匹配设计方法研究    翟晓强;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应用现状和前景    袁振宏;吕鹏梅;孔晓英;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李荫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高温超导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翟光荣,汪永华

户用PV系统设计    牟志平;

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发展农村节能减排    尹俊华;李强;王敏;白祖国;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王岩;龙春林;程治英;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经济性分析    刘俊红;王许涛;张百良;

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对该市151户农户调查的分析    杨占江;汪海波;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    许之扬;严群;阮文权;邹华;唐蕾;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曹稳根;段红;

高含水率秸秆冷压成型工艺研究    郭会娟;王春晓;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发展生物质发电促进低碳经济    王兆田;王瑞达;

超导变压器及其实验检测方法    郭磊;

超导变压器及其实验检测方法与设备    郭磊;

农作物秸秆制生物质型煤    张晓波;王克楠;王天贵;

生物质致密成型本构模型的研究    张永;韩宝生;

原料含水率对固体成型燃料成型效果的影响    张静;郭玉明;貟慧星;

氢能源应用的消防安全初探    司戈;

生物炼制技术在玉米加工业应用    张陆;刘艳;张英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船用增压锅炉汽包水位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冷欣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    张耀

添加剂对钯纳米晶的形成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白正宇

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迟聪聪

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醇的试验研究    朱颖颖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河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研究    刘磊

生物质及其热解液体产物分析研究    马梅英

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姝慧

清洁能源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    刁磊

太阳能果蔬脱水车间性能试验及苹果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高兴海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研究    闫献伟

现代生物技术走进新时代    朱效民

W型火焰锅炉燃烧室三维冷态流场的数值计算    杨官平,潘朝红,王保生

建筑中太阳能的应用技术    孙光伟,蒋志坚,刘晓峰,胡汛

透平膨胀机热力性能的理论预测    刘立强,熊联友,侯予,陈纯正

透平膨胀机使用不同工质时热力性能的实验研究    刘立强,熊联友,侯予,赵遵宪,陈纯正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探索    王先彬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初探    傅家谟,盛国英

发展新一代矿产勘探技术——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的启示    刘树臣

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    郭铁民;蔡勇志;

农业循环经济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    刘荣章;黄毅斌;周江梅;曾玉荣;翁伯琦;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    刘圣勇

我国农村秸秆成型燃料规模化技术研究    樊峰鸣

鸭儿芹花芽分化动态研究    任吉君,王艳,周荣

分体式制冷机组的安装与试运行    林森文

尾气制冷技术与渔船尾气制冷机    查放;

BAT与BOC模式的CO_2压缩制冷机组的比较与改进    宋国营

挂机式自动冷库的研制和应用效果    鲁墨森;

制冷机组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    罗富德;苏建国;谢勇;

多效冷凝制冷机组研制及其在中小型冷库上的应用    鲁墨森;刘晓辉;鲁荣;

不同叶面积指数下截留、透流和干流动态过程研究    张家洋;朱凤荣;胡海波;

应用移动式粮食制冷机低温储粮的研究    仇德庆;杨生;李元侠;刘子文;王玉兰;

制冷机组在蚕种场雄蛾冷藏上的应用    蔡志伟

谈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    曾飞轮;

速冻行业用制冷系统研究    王衍智;周丹;杜丽丽;

空调制冷机组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    王玉峰;邵宗义;

浅谈直燃机的现状与发展    吴乃诚;

渔船尾气制冷机在渔船节能环保工作中的作用    李彦法;

铁路机械冷藏车制冷机组的应用分析    尹忠毅;沈行德;

商用中央空调系统现场运行分析与试验研究    倪建斌;余晓明;

某酒店空调系统运行调试中三个问题的探讨    孟长再;王文新;刘继萍;

基于非线性规划和混合求导的动态过程系统优化方法    江爱朋;陈红;王春林;

螺杆压缩制冷机组的噪声治理研究    高峰;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改是个动态过程    季谭杨正莲

炎症的过程    王赞江

企业和谐是个动态过程    杜志才

以娱乐的名义    赵强

打破定式思维提倡“没有第一”的教育观念    杨超苏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    记者 孙锦

点点滴滴总关“勤”    郭阳 蔡正华

抓安全贵在用心    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 隗铁军

长安铃木的SOA之路    邢小萍

班组安全管理是个动态过程    常言

生物质能—太阳能联合制冷的适配性研究    周恒涛

太阳能喷射/电压缩联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郑慧凡

火电机组动态过程性能在线监测研究    郭喜燕

土壤/推土板界面粘附系统的数值模拟    李因武

制冷机组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    李志生

高频行驻波型热驱动热声制冷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康慧芳

基于电阻率测量的海床蚀积过程原位监测技术研究    夏欣

黄连解毒汤提取过程及大孔树脂精制机理的初步研究    潘林梅

基于无创伤逐拍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倾斜实验系统    刘延勇

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    洪晓丽

毛细驱动太阳能喷射压缩联合制冷系统的研究    樊丽花

多效冷凝制冷机组的冷凝机理与工况分析    刘晓辉

蒸发式冷凝制冷机组节能研究及其在机房空调的应用    区志江

多台制冷机组控制系统研究及优化    袁喻华

氨水吸收式功冷并供循环的研究    徐永峰

网购消费者的信任动态过程研究    梁菁

制冷机组压缩机隔振装置的研究    卜晓媛

小型制冷机组盘管式降膜蒸发器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蒋正坤

分布式供能中的吸收式制冷机变工况研究    郑剑娇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范拓源

 
关键词: 生物质能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