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关注热度:24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吴军瑶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石油的短缺,使节能要求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安全的高度,炙手可热的汽车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能使汽车在进入千家万户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不以破坏环境和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使得汽车产业不违背可持续发展趋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摆脱的一道困境。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产业优化发展具有无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清洁城市空气污染等。从世界各国经验可以看出,国家能源政策的引导与产业化战略的扶持是新能源汽车稳健快速发展极其重要的推动力。我国需要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技术研发路线和国家扶持政策,实现新兴支柱产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以产业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产业政策。本文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类别和产业现状进行了阐述,在对比分析汽车发达国家的发展优势和产业政策,进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环境和发展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 发展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第1章 引言12-16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4
  • 1.5 基本结构14-16
  •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16-20
  • 2.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16
  • 2.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6-20
  • 2.2.1 混合动力汽车16-17
  • 2.2.2 纯电动汽车17
  • 2.2.3 燃料电池动力汽车17-18
  • 2.2.4 燃气汽车18
  • 2.2.5 生物燃料汽车18-20
  • 第3章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回顾20-22
  • 3.1 国际文献综述20
  • 3.2 国内文献综述20-22
  • 第4章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2-31
  • 4.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2-25
  • 4.1.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22-23
  • 4.1.2 法律法规体系23
  • 4.1.3 政府直接投入23-25
  • 4.1.4 差别化税收政策25
  • 4.2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5-28
  • 4.2.1 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5-26
  • 4.2.2 政府补贴政策26
  • 4.2.3 相关扶持政策26-28
  • 4.3 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8-31
  • 4.3.1 欧盟对各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28
  • 4.3.2 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8-29
  • 4.3.3 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9-31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31-38
  • 5.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31-32
  • 5.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环境32-37
  • 5.2.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32
  • 5.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2-35
  • 5.2.3 中国新能源核心技术研究35-36
  • 5.2.4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工作36-37
  • 5.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市场环境37-38
  • 5.3.1 需求因素37
  • 5.3.2 厂商结构与竞争37-38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38-44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SWOT 分析38-41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41-44
  • 6.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分析41-42
  • 6.2.2 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42
  • 6.2.3 积极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42-44
  • 第7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44-48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44-45
  • 7.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45-46
  • 7.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其他保障性政策建议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53-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    袁哲;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及前景展望    黄振邦;吴森;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孙庆洁;

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    刘作丽;贺灿飞;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及对策    李东卫;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模块化分工视角    刘光东;武博;孙天元;

后危机时代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    杨萍;易克传;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崔剑峰;李斯萌;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贾文艺;唐德善;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秀杰;陈轶嵩;徐建全;

基于G1法的安防产品科技创新性评价研究    于士博;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周晓宏

论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评估    朱佳磊;曾繁荣;彭娜;

技术环境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    梅其君;

中国对北非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动因分析及策略选择    张小峰;玄兆娟;

企业创新过程的探讨    白波,吴永林,高洪深

论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政策与措施    孟昆;

经济一体化组织深化进程相应的动因研究    吴国安;杭宇;

基于资源和管理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和统计分析    陈海秋

试论技术创新战略取向的根本性转变    邓晓丹;

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

美、日、英中小企业创新支撑体系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丁林梅;孙丽娟;

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顾海波;

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能力分析与测评体系的构建    谭龙;刘云;樊威;

技术经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中小板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研究    张倩;纪延光;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慈溪地区中小企业创新为例    沈青;

编辑创新能力论——哲学视野中的编辑工作与文化再度创新    李晓晶;

浅论技术创新中的市场结构动因    王京;

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    郑兢晶;彭福扬;

区域自主创新 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付丽;

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    董媛媛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曹静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    赵玉娟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潘塞梅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段晓红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李文国

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    郑冬晓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    张洁

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    张娜

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    范斯义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王珊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杨荧彬

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朱文晶

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张哲丽

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    郭琳琳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韩磊

山东省畜牧业技术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王淑静

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戴宁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雷林松;

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    袁哲;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分析    潘建亮;

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陈柳钦;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新能源专利剖析    王永;汪张林;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分析    罗强;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研究述评    黄燕

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邵云飞,唐小我,陈光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    刘作丽;贺灿飞;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以中国为例    马丽,刘卫东,刘毅

    本报记者 徐丽红

    本报记者 海霞

    课题负责人 陈清泰 吴敬琏 课题组成员 高世楫 张永伟 王青 肖庆文

    本报特约记者 刘婧

模块化对产业组织演进的影响    杨丽

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中知识创新研究    张琰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文凯

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陈刚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罗少文

北京与香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臧雅婷

石油危机下我国汽车动力发展分析    钱显毅;

每周新闻    

明天的汽车只需加水和铝    俞辉;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铸件的浸渗技术    吴憩棠

汽车动力使用寿命及其标准    梁和争,孙琪

汽车动力使用寿命初探    梁和争 ,孙琪 ,郭锡全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设计变量优化    文孝霞,杜子学

汽车动力转向故障诊断与处理    于荣苍,李荣林

2010汉高亚太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论坛在上海召开    

汽车动力转向试验台的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系统    林艳萍

燃料电池——未来的汽车动力之源    汤雁;王九成;朱利宝;

2004年汽车工业主要企业(集团)利税总额    

燃料电池——改变未来世界的新科技——燃料电池系统中关键部分的研究    许谷;

新一代“汽车”将在新世纪崭露头角(摘要)    费振翼;

必须着力降低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曾祥生;

润滑脂发展的良好机遇    姚立丹;杨海宁;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张炳力;徐德胜;方运舟;

2006年中国汽车用汽油机市场发展分析    王祖德;

汽车空调系统发展动向    陈江平;

磺化聚苯醚的合成与膜拉伸对其电导率的影响    李翠华;管蓉;谷坤明;张培新;张黔玲;刘剑洪;

车机融合 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 刘晓冰

“国际汽车动力与能源技术研讨会”落下帷幕    记者刘坚

黄正夏倾心未来汽车动力    朱广菁

襄樊汽车动力与部件产业基地    张剑黄敏

长城汽车战略牵手里卡多    本报记者 顾鑫

长城汽车牵手世界“著名发动机公司”    记者 刘飞

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王青林

冲程转换发动机:未来的汽车动力    毛黎

昌河、哈飞人事变动 凸显汽车企业整合之艰    刘彬彬

福田汽车 国际化战略又迈一步    记者 武向晖

面向主观评价的汽车动力学建模研究    逄淑一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及演化研究    赵斯亮

面向主观评价的汽车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姬鹏

风雨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控制策略研究    赵利苹

汽车DCT智能控制及电控单元虚拟试验系统研究    陈然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探索性研究    刘昊

基于电动轮汽车的制动踏板行程模拟器及制动平顺性研究    郑竹安

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齐元胜

纯电动客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    赵轩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分析与试验研究    吴飞

汽车动力技术轨道内在演化规律研究    殷丹

基于传动系统效率的汽车燃油经济性研究    王熙

汽车性能模拟与道路行驶对应发动机工况简化分析    李迎春

汽车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方法研究与软件系统研制    韩越

基于标准循环工况的汽车传动系统速比优化设计    张磊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吴军瑶

定子曲线的反求和汽车动力转向泵噪声控制    葛晓阳

“银座汽车”发展策略研究    孙华章

昌盛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项目规划    李剑

河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与竞争力研究    李乐乐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