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0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关注热度:67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1.C 2.B 3.D 4.A 5.D 6.C 7.D 8.C 9.B 10.C 11.C 12.B 13.D 14.A 15.A 16.C 17.D 18.A 19.C 20.D 21.D 22.D 23.C 24D 25A 26D 27C 28C 29D 30B 31C 32A 33B 34C 35A 36.(1)② (2分) (2) 有利条件是:河流没有结冰期(2分)不利条件是:河流水量小;流速快;流域面积小,通航里程短 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流经国家和地区经济不发达(8分) (3) 传统型。(2分)乙地区。(2分)珠江三角洲人口大量迁入,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乙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4分) 37.(1) 西藏的产业构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的比例相当;江苏的产业构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例最低。(4分) (2)修建A、B两铁路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A铁路的建设会对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铁路的建设会占用大量耕地 (8分) (3) 西藏:夜间。因为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 江苏:冬春。受寒潮的影响。(8分) (4)受东南季风影响,风能丰富;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有大量的沿海滩涂,用地条件好。(6分) 38.(41分)(1)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文化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3分)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文化企业自主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文化企业。《阿凡达》的成功,靠的就是超凡的想象力和先进的技术。(3分)③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3分)④文化产业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3分)⑤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特别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3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3分)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分)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分)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3)①“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4分)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4分)③“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体现了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观点。(3分)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3分) 39.(11分)(1)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或回答:选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3分) (2)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分)选举法的修订有利于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落到实处;这是国家运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选举权。有利于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平等的参与权。(4分)②选举法的修订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的客观要求,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 40.(1)繁盛原因:①居于政治中心;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③东西交通的经之路;④水利工程的兴修 (2)特点: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投资区域上,以内地为主,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投资区尽量和原料产地相适应;适当照顾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8分) 原因;旧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旧中国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工业。 作用: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加强内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和内地的协调发展。 (3)率先发展东部地区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东部地区原有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对外开放早。 4)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 不同点:前者主要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发展全国经济。 41.A(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西南地区(2分)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4分)。 (3)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完善检测预警系统。(4分) 42.A(1)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社会习俗西化等(3分)中国:兴女学,倡不缠足运动等。 影响: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推动两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3分) (2)有。(1分)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维新变法借鉴了日本明治维新。(6分) B.答案:(1)维新变法前夕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对于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托古改制”理论把孔子奉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论证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以“三世”说来强调中国应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他的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影响最大,故而梁启超认为其思想是变法的“唯一指导思想”。(8分) (2)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1分) “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 “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 “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小阅读是...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答案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作文是什么?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辽宁省实验中学    辽宁省实验中学官网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    辽宁省实验中学地址    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    辽宁省实验中学贴吧    辽宁省实验中学招聘    
 
关键词: 辽宁省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