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生物质能 > 正文

中国的成就(详细

关注热度:177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热心网友:学技术部在记者招待会现场提供的资料介绍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3.97万件增长到12.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 58万件增长到2.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27.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4.3万亿和3.6万亿;聚集了全国一半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的1/3;区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8520.5亿元,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总收入25891.8亿元,工业总产值21873.2亿元,工业增加值5021.6亿元,出口创汇967亿美元。 7.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1009.7亿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 9.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2134.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71.1%,企业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科技企业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万家。高等院校现有研究开发人员22.7万人,取得了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家蚕基因组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102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订了1000多项部门间科技合作协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际科技合作框架。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中国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国际对地观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等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中国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人员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便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迄今为止,中国已参加了大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06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出任各级领导职位。

###

热心网友: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新气象 新华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徐寿松、江国成)“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驱动快速发力,经济发展一改二产独大的局面转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自主创新不再是实体经济的书面“点缀”,支撑作用凸显。东部地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气象新。 鼠年春节,上海市商业部门的统计数据令人眼热:消费品市场销售规模和销售增幅分别创下自2000年和2004年以来历史新高。七天长假零售额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逾两成。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情况与此相似。>>>详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新华网武汉3月2日电(记者戴劲松、苏晓洲)经历一场罕见的冰冻和暴风雪考验后,位于我国腹地的中部地区一扫阴霾,在无限春意中重现勃勃生机。 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六省承东启西、辐射八方。短短数年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详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张毅)地处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自2003年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正在走向全面振兴。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系统部署、制定专门政策。《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入新阶段。>>>详细 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成就巡礼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江国成)为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央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目前,西部12个省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著加强。>>>详细中国立体交通网向普通百姓走来 新华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 林红梅)初春,网上招集结伴驾车长途出游的帖子开始涌出。在位于北京长安街上的交通部大楼里,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全国高速公路网给公众驾车出游提供了基础条件。” 交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建成高速公路近8300公里,是历史上建成里程最多的一年。到去年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5.36万公里。中国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其中,河南、山东两省突破4000公里。 >>>详细 中国外交践行“和谐”理念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李诗佳、白洁)岁末年初,往往是外交活动的淡季,大国首脑却相继来华访问。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印度总理辛格、英国首相布朗……这些频繁的高层外交活动,折射出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国外交的新气象。 >>>详细一切为了“病有所医”——我国卫生事业日益显示出公益性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周婷玉)新农合、社区卫生、医疗救助……回顾近年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人们不难发现,一项项政策措施,一组组指标数字,正日渐勾勒出我国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努力实现“病有所医”目标的运行轨迹。>>>详细“学有所教”的图景在中国日益清晰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过去5年,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成就显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事业。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不断增加的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的图景正在逐步清晰。>>>详细我国文化建设呈现繁荣发展新局面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周玮)为雪灾地区群众送去关怀与问候,文化部、文联于2008年元宵节前夕组织艺术家奔赴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慰问演出; ……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瞬间,谱写着中国文化发展的瑰丽篇章。十六大以来的几年间,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和谐文化建设,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积极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详细我国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张景勇)全国31个省区市前不久成功召开人代会、政协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这次换届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扩大推荐、考察、酝酿、提名和大会选举等各个环节的民主,使换届人事安排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详细收入不断增加 社保更趋完善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刘铮、刘羊旸)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更趋完善,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经济快速增长,拉动就业明显增加,带动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年均增长10.6%,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城镇就业人口,经济发展给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详细我国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周英峰、王优玲)十七大以来,我国积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创新对外开放思路,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经济水平,使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三位。 这一数字,是2002年的3.5倍。过去的5年,是我国历史上外贸进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进出口总额在2004年已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2007年末达到1.5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详细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科学发展 从今年1月1日起,随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内资、外资企业开始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率,我国从此逐步告别了企业所得税“厚此薄彼”,不利于内资企业的时代。同时,税收优惠由过去的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 上述税法的实施是我国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之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改革继续呈现出重点突破、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的可喜局面。>>>详细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国科技战线五年成就巡礼资料照片: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实现了国人千年飞天梦想。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使中国人再度叩启苍穹,仅仅相隔两年,中国人的飞天壮举实现了从单人一天到两人多天的飞跃。弹指一挥,又是两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把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详细 强农惠农政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不断加大。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农民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这是两名妇女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中心卫生院取药处取药(2007年11月23日摄)。 新华社发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2006年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总投入是3397亿元,2007年在这个基础上预算增加了800多亿元。而在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预算有望增加超过千亿元。此外,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比税改前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亿元。>>>详细宏观调控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从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关税、利率等多种手段,果断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不可分。>>>详细 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六问2008年的中国经济 今年宏观调控将掌握科学节奏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中国科技成就    中国航天成就    新中国的成就    中国成就    中国成就资料    中国经济成就    中国今年成就    中国伟大成就    2018中国成就    中国国防成就
 
关键词: 理念 中国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