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核能原子能 > 正文

大高阀门化解核级设备国产化的一个瓶颈

关注热度:55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无论是核电站,还是核舰艇,凡是与核动力有关的核反应堆中,核级阀门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我国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中,泵和阀却严重地拖了后腿,成为核级设备国产化的一个瓶颈。2006年以前,在我国几大核电站中,国产阀门仅占总阀门的4%左右,而且全部是核二、三级的,核一级的为‘零’,96%的阀门依赖进口。可喜的是,作为核级阀门国产化的一个成功节点,以大连大高阀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高阀门)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所生产的核岛一级阀门,2007年使秦山核电二期的一、二、三级止回阀国产化率一下子提高到50%,今年又使红沿河核电站3号机组阀门的国产化率一下子提高到60%,而且将会使我国更多的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一级阀的国产化迅速提高,这一重大贡献对我国核电装备的国产化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在近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公司、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众多单位的专家组成的国家级联合鉴定委员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对大高阀门和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核一级大口径全流通高Cv值锻钢旋启式止回阀样机做出了如此评价。  核级设备国产化的短板  随着世界性“能源荒”的加剧,核能源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占到总能源利用的30%~70%,而我国目前还不到2%,且我国还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  近几年,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使核电工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现阶段国产化率要达到80%。今年6月,在2008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形成自己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永远走不快。而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主机的国产化率已达到80%的目标,但泵和阀———这些关键的配套件却成为加快核级设备国产化的一大障碍。  核级阀门主要应用于核电站反应堆的安全壳内管道上,通过切断或接通管路,担负着系统的安全功能,对核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我国目前铸造工艺的落后,此前国内企业只能研制生产核安全二、三级阀门,核安全一级阀门的门槛一直过不去,这个巨大的市场一直被美国、法国垄断。  大高异军突起  作为我国阀门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大高阀门是国内同行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引进了加拿大维兰(VELAN)公司的先进技术,多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加拿大、日本、美国学习,应用了ASME、ANSL、RCC-M等国际先进标准,先后获得了美国石油协会、挪威船级社、国家核安全局等国际国内有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这一切都为公司进入核电市场打下了牢固基础。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受国有企业通病的影响,身为国企的大高阀门,同样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1999年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现任领导班子组成的第一件大事,就把核电项目作为企业百废待举的方向性产品,一做就是十年。
 
关键词: 瓶颈 阀门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