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打破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5大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8 10:33:3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452


二是以超国标的指标或特定的技术要求设立准入门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关键是要有行业的全国标准,不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标准,否则会让生产企业无所适从。但一些地方为了支持本地制造的汽车,量身定制一些本地标准,以此限制外产汽车进入本地市场。如有的地方以采用高于国标的指标为本地市场准入门槛,名义上是为了选择更优的产品,但由于地方指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实则是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也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还有的地方在国标的基础上另行增加一些技术指标,由于汽车产品改动周期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厂商的进入。各地标准不同,不仅导致单一产品很难形成规模化,而且也必然造成充电设施不能互联互通,让电动汽车消费变得更加不方便。

现在让各方比较担心的是,一些地方以技术路线的名义,设置不合理的障碍,实质目的是很“精准”地把具有竞争力的外地产品挡在本地市场之外,从而使得本地企业可以占得大量市场份额,消费者失去选择余地。

三是对外地企业在本地拿补贴设置障碍。有些城市,尽管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有关的补贴支持政策,但是没有配套政策细则或者临近推广应用期结束才发布细则,让外地企业无法实际操作只能放弃,而本地企业则可以暗地里享受地方补贴。如一个城市2015年9月26日发布补贴办法,而有效期仅到2015年12月31日,且提出了设立本地企业、配备维修网点等具体要求。对于外地企业来说,仅剩3个月的时间很难完成,也就无法拿到地方补贴。

四是要求采购本地零部件企业产品。许多城市在政策中明确提出,对要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套本地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车企为推销汽车而不得不进行配套,增加了调试和测试时间和费用不说,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更换零部件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五是设立地方目录和地方标准。尽管国家明确提出不得设立地方目录和地方标准,但实际上地方目录和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限制准入的最直接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地方标准,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让企业望而却步;但另一方面,也掐断了合法的外来者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有些地方虽然明里取消了目录,但仍对新能源汽车采取备案制,对企业提出包括在本地注册或者委托销售机构、设立4S店、销售指标等具体要求。但备案过程繁琐,周期较长,且只有备案通过的才可以在本地销售。

破除地方保护的建议

第一,取消地方财政对厂商的直接补贴,将地方资金更多用于支持使用保障。中央财政已明确从2016年开始逐步减少补贴,到2020年不再提供补贴。基于电池等电动汽车技术进步,整车成本已在大幅大降,电动汽车应尽早地由依赖补贴转向市场驱动。考虑到长期补贴必然会带来骗补和产品定价扭曲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地方保护的根源又都与地方补贴有关。因此,建议从2017年起就取消地方对汽车厂商的直接补贴,斩断地方保护根源。地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构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电费、停车费等,将资金真正用于需方即新能源汽车使用者。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