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聚焦】动力电池格局分析与形式预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9 06:30:55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65


格局分析

既然与宏观环境关系不大,那么就必须回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来进行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放开动力电池股比?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目标、政策、市场、技术多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目标达成难度日趋增大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相关内容,到2020年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50Wh/kg,这就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下了“量质同升”的总体目标。

在量方面,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51.7万辆,在结束了2014年、2015年的爆发增长后,已经逐渐回归理性,进入了平稳增长期,2017年-2020年年均增速在30%的可能性极大,按此推测,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148万辆,距离200万辆目标缺口极大(*不考虑积分政策下的平稳增长情景)。

blob.png

图3  2012年-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增长率

在质方面,从2017年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车型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仍低于115Wh/kg,超过120 Wh/kg的仅占21.1%,而2012年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80Wh/kg。照此来看,在距离2020年仅剩三年多的情况下,电池能量密度要想实现从80 Wh/kg到110Wh/kg再到250Wh/kg的三级跳,无异于登天。

blob.png

图4  2017年1-3批新能源乘用车目录车型能量密度分布情况

因此,量质同升的目标是已是昭告天下,但实现起来却又遍布荆棘。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自主一家独大

为了解决量和质的问题,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两种思路。在量方面,在明确补贴退坡的思路下,采用积分政策进行倒逼,将产业发展的推力从补贴切换到积分,迫使企业由小搞小闹到全情投入,以2020年12%的企业产量指标为200万辆总规划目标兜底。因此,量的问题似乎比较好解决。

但是质的问题就很麻烦了,从80 Wh/kg到110Wh/kg再到250Wh/kg的三级跳,这可不容易了,毕竟这与技术深切挂钩,而技术又必须依托于企业这个主体。那么就带大家看看动力电池的企业竞争格局。

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厂商出货量达到28 Gwh,比亚迪、CATL高局前两名,而前十名全部被自主品牌所垄断,而大名鼎鼎的三星、LG、松下等等均在十名开外。甚至,外资电池企业前五加起来,也仅相当于比亚迪的1/10,市场表现可以用悬殊来形容。

blob.png

图5 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 单位:Gwh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