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汽车的尽头,是付费订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10:10:17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08


2、你买到的增值服务,定价、功能都合理吗?

智能汽车领域,订阅付费模式似乎是大势所趋,值得讨论的是,这种模式究竟是从消费者的体验出发,还是车企的“圈钱”新招?

可以发现,在最近针对付费订阅的争议中,也有车主表示,“硬件研发成本非常高,更新当然需要费用”“升级不是强制的,不想升级可以不升”等,可以看出,部分车主对于这种可选择的付费订阅模式较为拥护。

行业普遍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车企所面临的的成本压力,不在于制造环节,而在于软硬件的开发设计环节。目前智能汽车的技术发展空间较大,自动驾驶系统、硬件都需要持续开发和更新。

对于消费者而言,几年前购买的车型,短时间不愿换新,但可以通过更新迭代软件,来体验最新的功能,解决延迟、卡顿等问题。因此而产生的付费服务,也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在软硬件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为了开上拥有最新技术的车,不少消费者愿意接受额外的付费。此前,特斯拉为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本推出了付费升级加速功能,车辆4.6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升级至4.1s,不少车主愿意为此付费。

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图/特斯拉微博

订阅服务模式,给消费者提供了体验升级的选择权,其中也会滋生问题。宝马的后轮转向功能和座椅加热功能,便能形成对比。

宝马的后轮转向功能对车辆的日常使用没有影响,属于额外增加的高端功能,不少用户为了获得更优质的体验,也会乐于订阅这一服务。

但宝马的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功能,是本来就需要配备的基础功能。早在2015年,宝马M2等燃油车车型便能选装座椅加热的服务配置,但如今宝马将其作为订阅付费功能,消费者似乎很难接受。

对于原本购买车辆便能拥有的硬件配置,却需要花钱才能使用时,便很难让消费者买单了。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和奔驰想要实现加热座椅这一功能,便需要在每一辆新车的座椅下,安装好支撑加热功能的保险丝、温度仪等硬件,消费者也自然会为这些预埋的硬件多支付成本。

图/宝马微博

等于说,在部分功能上,无论消费者是否选择升级,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但这并非不可避免,一位来自理想的汽车工程师曾在接受深途采访时提到,像雷达、摄像头这样的硬件,低级别自动驾驶也都用得上,无论考虑不考虑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出厂前都得加装。

这种给消费者增加成本负担的行为,也是宝马和奔驰受到舆论讨伐的重要原因。

类似的订阅服务,也不免让消费者质疑,厂商是为了拓展付费订阅业务而砍掉了一些应有的功能。

另外,这些订阅才能使用的功能,也被质疑解锁价格虚高。此前《连线》杂志采访了一家市场配件服务公司的创始人Iain Litchfield,其透露宝马曾在付费订阅中提供CarPlay以及相关的语音控制功能,在英国的修车厂解锁这一功能仅需48美元(约合325元人民币),但宝马的付费订阅价格达到80美元。因此宝马也遭受了舆论攻击,最终在2019年宣布2020年及之后的车型都不再对CarPlay额外收费。

目前国内外智能汽车市场,对付费订阅模式的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也容易滋生乱象,但长久来看,技术、功能的不断升级才能带来更多付费用户,这些将基础功能“包装”成升级付费的做法,注定将被市场淘汰。

3、车企急于寻找盈利点,但付费订阅不能跑偏了

尽管付费订阅模式还并不成熟,消费者习惯也未完全养成,但不少车企已经挖掘到了增值服务的盈利潜力。

特斯拉财报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包括FSD、OTA以及超充服务等在内的服务及其他收入达到14.7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7%。

目前,特斯拉的软件收入包括FSD、OTA 付费升级以及高级车联网功能。在北美地区,FSD的订阅服务经历了数次涨价。2020年7月开始,FSD的选装价格上涨至8000美元/套(约合5.4万元人民币),2021年1月再次上涨至1万美元/套(约合6.7万元人民币),自2021年7月,FSD在美订阅付费方式又从一次性售价1万美元改为每月付199美元订阅FSD套餐(约合1354元人民币)。

尽管目前特斯拉的付费订阅用户与车辆的销售数量相差甚远,但订阅服务带来的营收已经显现出增长潜力。

image.png

图/特斯拉微博

特斯拉之外,曾与东风、广汽合资、也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Stellantis集团也从软件服务中收益颇丰。截止2021年底,其拥有40万订阅消费者,软件收入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

先例在前,车企们都认识到一个问题,或许卖一套自动驾驶的付费套餐,比卖一辆智能汽车的利润更高。

软件服务已经成为车企的蜂拥而入的掘金地。毕马威(KPMG)英国汽车业务负责人Richard Peberdy便在接受采访时,将软件订阅收入比作“金粉”,“苹果公司基于软件的服务利润约为70%,大约是iPhone硬件的两倍。传统汽车公司习惯10%的利润率,但新公司想做些改变。”

“10%的利润”正是传统车企普遍面临的困境。丰田作为全球最大的车企之一,在2022财年净利润率为9.1%。

对于BBA来说,随着豪车市场的逐渐萎靡,品牌附加价值上升空间有限,获利空间也无法持续提升。

而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力。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更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高端SUV市场,其利润率也从2020年的12.7%提升至2022年的20%左右,与特斯拉目前的利润率处于同一水准。

无论如何,硬件销售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智能汽车品牌想进一步提高利润,将重点放在软件的销售上,进一步探索盈利空间。

以技术为导向,车企希望提升盈利空间的意图,其实并不违背消费者的利益。未来,消费者对付费订阅的接受度也会不断提升。此前德勤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车联网相关技术付费,其中25%-30%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超过5000元人民币/年。

同时,乱象丛生也是行业模式探索的必经之路。宝马、奔驰推出的座椅加热等功能备受争议背后,尽管两者布局智能汽车的时间不晚,但两者的智能汽车在市场中的产品力、智能化实力并不具太多优势,智能汽车的销量规模有限,比如2021年宝马新能源车型的交付量仅为4.8万辆,不及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单月销量。

与此同时,宝马、奔驰的智能汽车也并未实现快速更新、迭代,无论是自动驾驶软件还是硬件,都不具备优势。它们尝试付费订阅的行为,更像是“圈钱”,将那些原本便不受消费者青睐的智能汽车,进行额外的付费服务,显然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而这些“全靠忽悠”的付费功能也必将被淘汰,当付费订阅业务成为车企打造第二利润的关键所在,车企也应该从用户角度,推动技术进步,实现服务差异化。

       原文标题 : 智能汽车的尽头,是付费订阅?

 
关键词: 宝马 功能 特斯拉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