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互联网造车,没有“一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7 14:11:46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01


“队伍”不好带了

早前,何小鹏在一次采访中讲到,公司曾发生一次很大的争吵,争吵的内容是一个公司里面该不该有个论坛,允许员工随意发帖,提出建议,“这在互联网科技企业里本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可是这么小的事情居然还引发了争吵,我当时特别不能理解”。

在小鹏汽车内部,来自传统汽车行业的员工和管理层不少,而这是必然的。作为门外汉,互联网造车想要变革汽车产业,不得不先向传统车企们“取经”,这也由此掀起了互联网造车势力之间疯狂挖角的人才储备“竞赛”。2017年,何小鹏正式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后,小鹏在人才挖角上猛然提速。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小鹏汽车将特斯拉著名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一汽技术研发院副院长刘明辉揽入麾下,而后更是挖来了在丰田汽车干了近40年的宫下善次。

“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那个时候有钱,跳槽过来的薪资给的很高”,一位小鹏汽车的员工表示,特别是在研发端,当时为了抢夺人才,薪酬远超过了汽车行业平均水准。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蔚小理的员工数量相比年初,均翻了2至3倍,而其中,小鹏是人才扩张最多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小鹏汽车给的薪酬高,而是何小鹏除了向福特、宝马、一汽等传统车企挖角,他也将“手”伸向了阿里、腾讯、三星、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

小鹏汽车2019年交付量仅有万余辆,到2021年则达到了9.82万辆,这一业绩增长态势和公司人员的扩充,是呈现正相关的,而且伴随着各条业务线的搭建和完善,我们看到,短短两年内,小鹏汽车在产能交付、融资上市、出海、充电桩布局等方面齐头并进,一个大型车企的雏形已经显现。

可是,扩张过快很容易导致公司在人员架构、管理体系、效率提升等方面跟不上,甚至一些部门团队出现内耗。

一位理想汽车内部员工称,“比如5个人能搞定的事情,团队安排了8个人,人太多就容易在选人用人、工作分工和经费使用等各方面出现分歧,最终导致整体效率变低”。

小鹏在这个问题上更为严重。据一名已离职的小鹏汽车员工表示,小鹏汽车去年大肆扩招埋下了管理隐患,“从华为、小米这些智能手机公司挖来的中高端人才、传统汽车公司跳槽过来的腰部人才,以及小鹏汽车早年的元老级员工之间,彼此理念不一,内耗严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鹏汽车的产品策略相当混乱。当内部各执己见,达不成统一意见的结果往往是妥协和折衷,正如何小鹏当初想建一个开放的论坛,可囿于传统汽车行业的理念,最终论坛是建了,但不允许自由评论,形同虚设。而放到产品开发、销售上,在这种状态下,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出现定位分歧、配置混乱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传统车企与互联网造车势力的理念冲突早已公开化,何小鹏当初一句“智能汽车核心在运营,而不是在制造”更是在整个汽车产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我们看不到的是,这种理念冲突可能在造车企业内部更为激烈。

近日何小鹏坦言,“去年我们进入了太多人,对于管理的沉淀,价值观的一致性就没组好,的确我们在文化上要做优化”,但是,市场给不给他和小鹏足够的时间,还不知道。

挖人容易,留人难

互联网造车,靠速度抢占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先机,也靠速度短暂跑赢了转型之中的传统车企,但急速行驶中早已埋下了隐患。就比如人才储备,互联网车企以高薪诱惑从传统车企挖来了大量业内人才,迅速组建成一支造车队伍,渡过了量产和交付的难关,可这支队伍并不稳固。

早在这次大幅架构调整之前,小鹏汽车已经经历了若干次组织架构和人事的调整。

先是今年2月,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刘毅林调往自动驾驶中心,原高德地图产品副总裁陈永海加入小鹏汽车,接管原本由纪宇负责的互联网中心;在上海,小鹏汽车还裁掉了一支原本属于互联网中心的研发团队。

当然,最为严重的一次是5月。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数位高管离职,同时多个部门出现调整、裁员。其中,小鹏汽车负责出海业务的副总裁何利扬离职,而负责出海业务的营销副总经理张一博、原北区总经理、销售高级总监张传金也一起离职。更早一些,小鹏汽车的CMO(首席营销官)熊青云也选择了离职。

高管变动在小鹏汽车外部危机渐显的情况下,更传达出不利的信号,而最致命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流失。当前车企对于自动驾驶的研发普遍处于初期阶段,他们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摸索,可过快的高管变动和人才流失,会成为技术攻克和落地的一大阻碍。

何小鹏向来对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颇为自豪,据他所说,2021年底小鹏研发人员规模约4500人,其中约1/3为自动驾驶相关人才。可这两年从小鹏出走的技术大拿不少,如费了大力气挖来的、硅谷华人圈著名机器学习博士谷俊丽,早已从小鹏离职,还有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现在则加入了蔚来。

无独有偶,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车企普遍开始技术人才流失:理想汽车智能驾驶AI算法负责人、AI首席科学家王轶伦近期离职,蔚来助理副总裁、自动驾驶系统工程负责人章健勇离职…

这很难不让外界质疑互联网造车企业是否真的如对外宣传的那样,对技术研发倾尽其力,又或者他们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去构建技术的护城河。毕竟从产品端来看,我们目前似乎并没有从产品中感知智能所带来的体验升级。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造车人才已开始出现回流现象,不少蔚小理的高管选择逃离新造车势力,回到传统车企中。不管出于各种原因,这都意味着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企业对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在减弱。

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白热化,但实质上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把这个赛道炒热了。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业内“一哥”,小鹏汽车从短暂的殊荣,进入未知的险境,也仅仅不到半年时间。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原文标题 : 互联网造车,没有“一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