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现状,像极了合资车当年在中国的样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02 12:13:22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35


02

自主品牌在俄罗斯突飞猛进

去年5月份,由于受到战争影响,雷诺汽车匆忙撤离俄罗斯,既没有留下技术文件,原来的供应链也全部停摆,一片狼藉的工厂被政府接管。

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月,俄罗斯政府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策略之一便是重启“莫斯科人”品牌,原来的工厂前期用CKD的方式生产中国江淮旗下的产品,先动起来,过几年再研发升级新平台。

这其中,江淮提供了JS4燃油版,JS4电动版,S7和Sehol X6和Sehol A5 Plus供莫斯科人贴牌使用。

这几款车在内卷到极点的中国市场其实属于二三线,销量也很一般,但是在俄罗斯就属于还不错的产品,远比质量不佳的俄本土汽车靠谱,基本上可以实现对欧美日低端车的替代。

江淮的能力有限,所以能放下身段让人贴牌。

再看奇瑞、长城、吉利这种自主大厂在俄罗斯的表现你会发现,它们更能体现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奇瑞集团在俄罗斯市场有三个品牌,分别是:奇瑞、星途和OMODA。

2022年这三个品牌销量分别是3.8万、1.3万和1521辆,总销量排名自主第一。

其中,仅瑞虎7 Pro一款车就卖了19292辆,勇夺SUV销量榜第二名。

长城汽车早在几年前就斥巨资投资俄罗斯,新建的图拉工厂十分先进,耗资5亿美元,于19年竣工,是中国品牌在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厂。

2022年,长城在俄罗斯一共卖了3.5万台,排名自主第二,吉利汽车排名第三,卖了2.4万台。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自主军团销量并不算太大。

可是,去年俄罗斯由于战争影响汽车销量下滑,全年只卖出去了68.74万辆,因此,中国品牌市占率达了37%,而且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据统计,2022年一年内,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就新增了487家销售门店,总量超过一千家,占俄罗斯全行业三分之一。

这样的体量优势,像极了以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状态。

在俄罗斯,中国品牌除了BBA无法撼动,再往下基本上可以稳了。

03

我国汽车出口业务已经爆发

在欧美日韩汽车大厂集体离开俄罗斯的情况下,中国品牌汽车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很多人认为:这完全是机会使然,并非竞争得来的成果。

可是回顾过去的二十年,汽车工业后来者真正算得上崛起的就只有中国,我们国内的市场就是全球竞争最惨烈的地方。

奇瑞、吉利、长城等都是在老牌合资大厂的“毒打”下成长起来的,还有一堆二线甚至三线自主品牌其实产品并不差。

所以,有些品牌走出去就能有很好的收获,它们能够承接欧美日韩的市场,除了机会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

现在,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也早已不是吴下阿蒙,目前排在日本之后位居世界第二。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万辆,同比增长54%,这个增长幅度对于大宗消费品简直逆天,超过榜首的日本指日可待。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的出口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好的表现,以往我们的汽车出口以非发达国家为主,主要靠便宜。

现在,我们的燃油车能够在东南亚、南美、中亚等地区和日系展开正面的竞争,而且不落下风。

更劲爆的是,新能源的发展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从产业链到具体的产品力都有领先优势。

去年下半年,比亚迪正式登陆日本,同时,比亚迪还收到了德国租车公司10万辆大单。

与此同时,蔚来、红旗、MG等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也混得风生水起。

结束语

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了一汽,新中国才得以开始生产汽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俄罗斯要借助当年学生的帮助才能维持生产,真是不胜唏嘘。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启了全球扩张的阶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会看到很多当年的领先者被我们超越。生在这样的时代,何其有幸!

       原文标题 :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现状,像极了合资车当年在中国的样子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