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合资品牌,向死而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17 19:24:19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408


自我革命,刻不容缓

没错,中国车市用以发展的主体框架,是由一家又一家的合资公司所搭建。建起中国第一家4S店的广汽本田、愿意将最新技术引入国内的神龙汽车,或是教会所有人如何进行本土化改变的上汽大众等,二十多年间,它们就是中国汽车得以快速发展的“教师爷”。

掌管市场久了,合资车企会因此而捋不清中国车市蜕变的速度,这很正常。只是,伴随近乎所有的二线合资品牌都被迫退出中国,行业转型将整个市场的发展风口交于中国企业,从“能文能武”退化为“吴下阿蒙”,相信也不是它们想看到的。

去年,当主流合资品牌的总销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他们还有理由将这一切归结于疫情未了、供应链紧张的外部原因。可如今呢?经过一个季度的市场再教育,从试图跟上行业的发展节奏,到索性对自我痛下革命的“快刀”,方寸间的不同,必将编织出不同的故事结局。

就像,逆势取得销量上扬的成绩时,丰田不愿放下身段,继续将希望寄托在bZ4X、bZ3身上,最终获得市场一片嘘声,是真实存在的;在“利润奶牛”GL8的地位开始受到动摇时,别克选择用诞生于奥特能纯电平台的E5向自家的昂科威发起猛攻时,市场一片叫好,也是真实存在的。

两种处事模式,我们虽然难以界定,谁优谁劣。单就中国车市今年以来所呈现的发展状态,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也很难倒推出,合资品牌究竟该以何种路数完成市场重建。

但我们却能得出的一点是,曾经光芒万丈的合资车企在失去技术庇佑和品牌支撑后,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现在的年轻人中,还有多少人会为选择中国品牌的汽车而自卑?还有多少人不愿将“崇洋媚外”的有色眼镜摘下?答:很少。那这样的话,试问,包括丰田、本田、大众在内的一线合资品牌,还有资格对市场接下来的走向指指点点吗?

事关它们的活法,业内业外都讨论了很久,很多概念和模型也经由一些车企进行了模拟和试用。行至于此,当市场用自己的方式对其加以验证,证明了奋起直追的中国车企早已蜕变成了精明的猎手,那结果只有一个,传统合资品牌要想留在中国,有且仅有“自己取代自己”这一条出路。

日系三强至今都还没明白,为什么没人愿意为旗下电动化产品的高价值买单,大众也依旧未能在科技和实用间找到平衡,通用却悟了。

究其原因,不就是市场现存的红利还未消耗殆尽,让那些荣耀一生的合资品牌没法放下脸面所致?未来,只要市场将其逼至墙角,尊严和态度又有何用,发动“自我革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很快,由上海车展带去的市场冲击会在车市显现,参展的合资品牌悉数会在战场上短兵相接。而最终,生的希望只会留给那些决心和中国品牌一同前行,不带一丝傲慢的有志者。

       原文标题 : 合资品牌,向死而生 | 新·秩序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