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揭露事实!解析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5 08:03:52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092


政策和市场推动技术升级

11月22日,工信部官网披露《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对动力电池(在汽车上配置使用的、能够储存电能并可再充电的、为驱动汽车行驶提供能量的装置,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不包括铅酸类电池)生产企业进行管理。

征求意见稿大幅抬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八条,“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而此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的年产能门槛设定在2亿瓦时。门槛一下子被提高到了原来的40倍,80亿瓦时。门槛提高后,国内能达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屈指可数。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产能达到80亿瓦时的动力企业,只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情况

解析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倘若此政策实行,可以预计国内锂电产业将开始“两极分化”及整合,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产能规模大、流动资金多、技术持续进步的企业,投机者面临淘汰出局。这将促进国内动力锂电池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包括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

无论从政策还是市场考量,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只有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之路,才能更好地保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而只有通过排名靠前、技术实力雄厚、集中度很高的几家企业构筑起合理化生产的产业格局,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动力电池发展面临问题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选择的是与美国相同的磷酸铁锂路线,但锂电池技术整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日本。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的30%-40%,充电次数也能达到中国的几倍。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尚需克服以下问题。

1. 专利

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专利由美国德州大学Goodenough团队在1996年获得。加拿大H-Q和Phostech则取得其独家专利和商业授权。目前陆续发展出了敷碳、金属氧化物包覆、纳米化等改性和制备技术,藉此提高磷酸锂铁粉体的导电性,并派生出更多专利。专利问题是国内磷酸铁锂等制造企业难以避开的问题。

2.制造一致性

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都是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如果一致性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所生产的锂电池也就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

3   内容导航第1页:揭露事实!解析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第2页:政策和市场推动技术升级 第3页:几点建议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