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土壤热相分离技术 重度污染土壤的福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21:41:05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3


  被有机污染物严重侵蚀的土壤,通过分离设备的进料斗,源源不断输送到温度小于500摄氏度的低温燃烧室,土壤中的水分和污染物质很快被分离出来,并输进了提取罐,水分经过冷却进入水处理系统;而分离出来的污染物,经过过滤系统进行痕量过滤,再返回到高温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这是江苏省吴江市举行的中加合作示范项目“土壤热相分离技术”工程化应用启动仪式现的一幕场景。

  这块土地为何难修复?

  项目的启动源于一块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位于江苏省吴江市桃园镇的文明村,形成了一片废旧铁质包装桶的集散地和交易场所。各类化工原料和油脂铁质包装桶在这里汇集,经过清洗、再加工、翻新之后,又被销往其他各地。

  自这个市场开张第一天起,大量的有机化工废液与废渣被倾倒在这块1.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时间一久,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石油烃类、苯系物等有毒有害残留物,导致空气中一直散发着浓烈的有毒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对人体呼吸道产生了严重刺激。很快,被污染严重侵蚀的土壤变得寸草不生,周围河道看不到鱼虾,黑臭成灾,住在村里的百姓怨声载道,污染投诉接连不断。

  时至2005年,吴江市政府组织联合执法小组一举取缔了这一废旧铁质包装桶交易市场。虽然交易市场被取缔,但各类有毒有害的危险废弃物和高浓度有机污水还在。经专家们取样实测,属于重污染区的土壤面积达到了9930平方米,占整个区域面积的60%,其余为中度和轻度污染区域。另外,留存在场地上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也达到了上万吨。

  在随后的日子里,吴江市政府曾多次请来土壤修复的工作人员,想修复这块污染严重的场地。但是,当工程技术人员头戴防毒面具,进入桃园镇这块污染场地后,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怎样降低污染风险?

  “对这块场地的修复,难度真得太大了”,回顾生态修复的艰难历程,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首席专家林玉锁感慨地说。

  2006年,当国家开始把土壤修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吴江市桃源镇这块已经废弃的有机污染场地随后就被列为“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而后,项目交由林玉锁所在的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承担。

  据了解,当研究人员初次进入污染场地时,一股股刺鼻性挥发性气体,时时刺激着研究人员的神经,尤其是污染场地中间的池塘,遭受重污染的河水水质发黑,周围寸草不生。在随后的进场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都要防毒面具不离身,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关键词: 土壤 场地 污染物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