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防范及法律规避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21:59:3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14


  合同能源管理是EMC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的安装调适、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的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涉及到多方主体的,而且环节复杂,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风险表现为项目可行性风险、项目融资风险、节能量预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设备买卖风险、支付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可以进行规避或者分散的;通过合理的规避和分散各种风险可以更好地维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基本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1.1项目可行性风险

  项目的可行性风险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客户就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进行预期,而现实的节能效益低于该预期,甚至低于节能服务公司开发该项目的成本。这一风险是与其他风险相结合的,其他风险的发生都有可能连带导致这一风险发生。这种风险是不能规避的,是开发、运营项目所必须承担的;但是可以通过降低其他风险发生的概率,将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在项目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担,又或者是将项目所有权进行转让从而将其可行性风险进行转嫁,也是可行的。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之一便是节能服务公司承担项目可行性风险。在实践操作中,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与合同能源管理的其他参与主体,比如投融资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商、保险公司等的业务合作中进行风险转移。比如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债权转移给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成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际债权人;对项目风险进行投保,与保险公司分担项目风险等等。

  1.2项目客户风险

  项目客户风险是指因为用能客户的原因导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失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用能客户的密切配合,用能客户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市场发展前景、信用度良好,防止节能项目开始后,用能客户的经济效益下滑,甚至破产,使得节能项目的实施没有保障,进而节能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用能客户的风险防范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进行尽职调查,对用能客户的基本情况(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资本到位情况,股东名称及实力、组织结构形式等),财务状况(主营业务、兼营业务、总资产、负债情况、净资产、利润额、应收账款等)以及重大事项(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投资项目、重大体制改革、重大司法诉讼等)进行调查研究。可是由于实践中双方的交易地位不平等,尽职调查的范围也必定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是最基本的业务情况、财产情况、重大事项必须要请专业律师参与调查,确定项目客户等信用级别。节能服务公司在这一环节应注意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他们的客户信誉评估系统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同时对客户群进行正确评价和细分,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本公司的技术特点和全省的行业特点,将客户分为三类:黄金客户、机会客户和高风险客户,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从而将客户信誉风险降到最低。[1]

  1.3项目融资风险

  项目融资风险是指因为节能服务公司融资能力不足,导致项目的流动资金链断裂,使得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不能继续运营,导致项目失败。这一风险的防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内部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增加自己的经济实力,提高自己的项目融资能力;第二,外部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保证融资的主体的多样性,与节能设备供应商、节能技术服务商、保险公司等通过前期投资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再者也可以灵活运用节能收益等作为融资担保,扩大融资范围。

  1.4项目节能量预测风险

  项目节能量风险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客户就节能测量、监测等未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争议,无法确定真实的节能量。节能量风险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节能服务合同中约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采用的用能量测量、检测、监测、核实的具体技术方案;2)在节能改造开始前确定用能客户的原用能量,或者确定相应的基准线;3)在节能项目改造完成后,合理、准确地检测、核实改造后的实际用能量;4)为防止用能企业故意消减生产规模,减少用能量,可以对企业的节能前的生产规模和节能后的生产运营规模做出详细约定;5)为防止节能服务公司不合理的扩大节能量,节能服务公司也应在原用能量和现用能量方面委派相应的技术人员参与确认。为了规范节能量的确定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研究制定《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实际操作中节能量标准的确定主要有三种途径:1)加强技术计量,2)双方约定认可,3)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中立的第三方确定具体的节能量。

    
 
关键词: 风险 项目 合同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