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巴黎气候大会博弈激烈:发达国家碳排放债谁在偿还?中国扮演什么角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8 20:01:3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4


  此次巴黎大会就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未竟之业”,6年前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安排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巴黎大会的首要目标是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将确定2020年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即2020年前每年共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因此,巴黎大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各缔约方十分关切。据新华社消息,在大会开幕前,超过160个国家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INDC),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国家都提交了报告,提交报告的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碳排放的90%。

  但博弈仍将激烈进行,巴黎协议的成功仍面临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歧、资金技术支持、协议的法律效力等种种挑战。

  这些挑战将如何被克服?谁又能引导议题打破谈判僵局?作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历史性地站到了这一舞台的中央。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巴黎大会增信心

  中国政府对巴黎大会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当地时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协议应该遵循公约原则和规定,推进公约全面有效实施。既要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又要建立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

  习近平主席还表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

  中国是最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做了非常多的贡献和外交努力。这也成为本届气候大会被国际寄予厚望的关键因素。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新能源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1%,比2010年累计下降了15.8%。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2014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于随后在向巴黎气候谈判提交的文件中做出正式承诺;美国则承诺,到2025年碳排放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至多28%。

    
 
关键词: 巴黎 气候变化 中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