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环评“开闸” 煤制气复苏之路障碍重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30 08:04:43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84


  煤制气占据了国家能源安全的制高点,而且能够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自然备受政府、企业的青睐。

  但是随着油价暴跌、天然气消费增长乏力,煤制气“大跃进”式发展的基础迅速消失。企业不得不衡量继续推进煤制气项目,是否能够实现盈利。

  “现在煤制气的投资回报周期基本都在10年以上。”高阳说。随着油价下跌,天然气市场低迷的持续,投资回报的周期可能会进一步拉长。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更关键的是,煤制气项目的投资可能会随着环保政策收紧和环评要求的提高,进一步增加。

  “环评对煤制气项目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环评不过。”王秀江解释到,“现在的技术水平下,企业只要愿意花大力气,是可以通过环评的。但随之而来的是,项目建设成本可能会随之大幅度的增加,到最后变成给银行打工。”

  水的配置也是头等大事。在煤化工项目中,水主要用作反应原料和冷却水,一部分水作为原料被消耗掉,大部分的水是用于冷却。

  在内蒙,一些待建的煤化工项目取自流经内蒙的黄河水,利用水权置换,将农业灌溉的节水部分置换成工业用水。在另一煤化工项目聚集地准东,其用水主要来自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当初为解决乌鲁木齐等发达地区的用水,政府实施了额尔齐斯河调水,如大规模煤化工项目投产,将与此前的借调水产生矛盾。

  “水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指望黄河水,但指标终究是有限的。”上述业内人士说,“说起来水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南水北调,甚至海水淡化,上空冷设备都可以。但是这最终还是要反应到你的财务上面去的。没有人会为了这个增加几倍的投资。”

  ▼不利的外部条件

  严苛的环评、糟糕的经济效益,这都不是煤制气产业止步不前的全部。还有很多从煤制气产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问题。大唐克旗40亿方煤制气项目从设计之初,就以北京为最主要市场,目标是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气源地。为此,甚至专门设计管道通往北京。

  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尽管在开车后遭遇停产的尴尬,后来还出现了连管道都未能及时贯通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还是顺利成为北京的气源。

  6    余下全文
 
关键词: 项目 大唐 管道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